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46篇
  免费   475篇
  国内免费   294篇
耳鼻咽喉   36篇
儿科学   94篇
妇产科学   99篇
基础医学   366篇
口腔科学   196篇
临床医学   1378篇
内科学   678篇
皮肤病学   114篇
神经病学   164篇
特种医学   275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969篇
综合类   2679篇
预防医学   1239篇
眼科学   123篇
药学   1074篇
  16篇
中国医学   932篇
肿瘤学   179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196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211篇
  2019年   234篇
  2018年   261篇
  2017年   167篇
  2016年   211篇
  2015年   227篇
  2014年   499篇
  2013年   439篇
  2012年   536篇
  2011年   580篇
  2010年   615篇
  2009年   535篇
  2008年   591篇
  2007年   577篇
  2006年   485篇
  2005年   474篇
  2004年   421篇
  2003年   415篇
  2002年   347篇
  2001年   334篇
  2000年   277篇
  1999年   234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71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10篇
  1994年   121篇
  1993年   76篇
  1992年   79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52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62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52篇
  1985年   29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2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9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3篇
  1963年   4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6 毫秒
61.
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脑动脉痉挛的发生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脑血管痉挛(CVS)的发生、表现和治疗效果。方法400例患者经股动脉穿刺对双侧颈内动脉、椎动脉等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共470例次,其中,52例在造影后接受了介入治疗。造影剂为含碘300mg/mL的非离子型造影剂。对造影和治疗过程中出现重度CVS者经导管注入0.3%罂粟碱10mL解痉。结果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CVS的发生率为17.7%(83/470),其表现为颈动脉管壁不光整,呈波浪状14例(16.9%),颈动脉管腔轻度变窄36例(43.4%),中度25例(30.1%),重度6例(7.2%),颈内动脉不显影2例(2.4%)。轻至中度CVS未作特殊治疗,无不良反应或后遗症发生;8例重度痉挛者经导管注入罂粟碱后6例明显缓解,1例遗留后遗症,1例病死。结论脑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过程中CVS的发生率不容忽视,造影剂的高渗刺激、导管导丝机械性刺激和血管内压力改变是CVS的高危因素,动脉内注入罂粟碱有良好的解痉作用。  相似文献   
62.
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女性患者的骨密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低角度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女性患者的骨密度(BMD)和骨矿含量(BMC),探讨其与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方法研究对象为218例Cobb角15~40°的女性AIS患者。运用双能X线骨密度吸收仪测定非优势侧股骨颈和腰椎的BMC/BMD。探讨这两个部位的BMC/BMD与患者的年龄、生长发育、人体测量学和侧凸角度等的相关性。结果所有患者的年龄平均为(13.4±1.4)岁,Cobb角平均为(28.3±6.2)°。股骨颈BMD平均为(0.827±0.103)g/cm2,腰椎BMD平均为(0.887±0.124)g/cm2,显著低于同龄健康女性儿童;股骨颈BMC平均为(3.49±0.56)g,腰椎BMC平均为(29.78±7.37)g。患者的BMC/BMD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体重、身高、Risser征、月经状况、BMI和年龄显著相关。逐步回归分析显示,体重和年龄是影响患者BMD的主要因素。结论低角度女性AIS患者存在全身性的骨量减低,且与Cobb角无显著相关,而与生长发育和人体测量学相关指标显著相关。这提示AIS患者的骨量减低与生长发育和低体重有关。  相似文献   
63.
350例住院银屑病患者伴发疾病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银屑病伴发疾病情况。方法对350例住院银屑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及伴发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50例银屑病患者中,男256例,女94例,男女之比为2.72∶1;平均年龄38.16±16.23岁;平均初发病年龄27.47±13.76岁;平均病程10.37±9.83年。伴发各种感染16.57%,高脂血症24.57%,糖尿病9.14%,高尿酸血症8.00%,低蛋白血症5.14%,冠心病16.86%,高血压7.14%,心律失常6.29%,脑卒中1.14%,脂肪肝29.14%,肝酶升高25.71%,肾损害16.00%,各种良、恶性肿瘤4.00%。结论银屑病所伴发的系统损害可能与其具有共同的遗传学、病理生理学基础,并对其发生、发展和预后发挥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64.
我院急救科85~86年间收治心脑肺三衰重危病儿141例,死亡64例,死亡率45.4%。现将死亡病例分析如下。一、临床资料:男42例,女22例。3岁以下婴幼儿46例,占71.2%。入院时,并发呼吸衰竭63例,心力衰竭62例,脑水肿62例,休克42例,DIC42例。血气分析PO_2<50mmHg43例,PCO_2>40mmHg25例。均有不同程度低氧症及酸硷失衡。心电监护均显示严重心律紊乱及/或心肌损  相似文献   
65.
类风湿病属中医痹证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难治病。本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类风湿病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了中医对该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概括了目前中医药物治疗该病的方法有:辨证分型论治;固定成方、验方辨证加减治疗;辨病施治;单方单药治疗。探讨了中医药物治疗该病的机理,最后对这一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提出要充分发挥中医药的伉势,以期在治疗类风湿病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66.
粘附分子的异常表达参与了许多疾病的发病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粘附分子的表达与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tticiency,CRI)的发生发展关系,本文运用流式细胞式仪对CR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粘附分子CD54和血小板粘附分子CD62P的表达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7.
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选择性绿激光汽化术(PVP)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应用PVP治疗180例BPH患者。使用Laserscope公司生产的绿激光系统,平均功率80W,治疗时间20~140min[(42.5±19.4)min)],能量值10.2~54.2万焦耳[(12.4±5.6)万焦耳],术后留置尿管1~5d。结果术后52例出现一过性的终末血尿,12例暂时性尿失禁,18例短暂性排尿困难,3例迟发性出血。随访3~6个月,术后最大尿流率(Qmax)、IPSS评分、膀胱残余尿量(BRU)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PVP治疗BPH操作简单,安全可靠,并发症少,恢复快,是治疗BPH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68.
目的 探讨保护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的技术要点.方法 对收治的94例T1b~T2c前列腺癌患者行保留控尿功能的前列腺癌根治术,即腹腔镜下精细解剖前列腺尖部,保护EUS及其控尿神经,膀胱颈后唇成形后与尿道吻合;并同前期42例行常规前列腺癌根治术(LRP)的患者比较,术后30、60和90 d评估患者的控尿状况.控尿标准: 站立或行走时无尿液漏出,或全天使用尿垫不超过1块.结果 术后30、60 d控尿率LRP组为27.7%(13/47)、66.0%(31/47);CSLRP组为55.3%(26/47)、85.1%(40/47),均有统计学差异(χ2=7.406,4.663,P<0.05).术后90 d两组控尿率为78.7%(37/47)和91.5%(43/47)(χ2=3.02,P>0.05).结论 利用腹腔镜的优点,保护EUS和膀胱颈后唇成形加强尿道后壁,能明显加快前列腺癌根治术后控尿的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69.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中药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转移对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新生血管形成情况。方法:日本大耳兔4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中药组、基因组和综合组。治疗8周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股骨头滑膜VEGF阳性细胞率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股骨头血管数目改变情况。结果:模型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减低,与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与中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VEGF阳性细胞表达率较高,与中药组及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血管数目:在A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在B区,各组较模型组血管数目均有增加,对照组、基因组、综合组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综合组与基因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中药组虽然血管数目较模型组多,但是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VEGF基因转移均可促进股骨头缺血坏死处局部新生血管形成和侧支循环的建立,尤以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效果为好,为临床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基因疗法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70.
例1 男,21岁,河北理工大学学生,2008年3月21日就诊。耳鸣4年余。自述4年前劳累后出现左侧耳鸣如蝉,未经治疗,休息后症状消失,但此后凡逢用脑过度、生气、巨大噪音均会出现耳鸣,一般最多持续2~3d,休息后自会消失,由于学习紧张耳鸣复发并加重,断断续续,至今,时轻时重。在当地西医院诊断为神经性耳鸣,经多处中、西医治疗效果不佳。刻诊:左耳持续耳鸣如蝉,尤其夜间明显,不能入睡,右耳不鸣,全身无其他不适,无体力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