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6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46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90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目的观察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联合恩替卡韦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田东县中医医院、藤县中医医院、那坡县中医医院、南宁市武鸣区中医医院的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160例。对照组口服中药安慰剂,2袋/次,2次/d,同时餐前或餐后2h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0.5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服用恩替卡韦分散片基础上口服白花香莲解毒颗粒,2袋/次,2次/d。两组患者均治疗48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HBV DNA下降值、病毒应答率、HBV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和症状积分。结果治疗后,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76.88%,显著低于治疗组的8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症状积分与对照组治疗同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24、48周时,两组HBVDNA下降值均较同组治疗前升高(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 DNA下降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周时,治疗组病毒应答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12、24、48周时,治疗组HBVDNA转阴率、血清生化应答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48周时,治疗组HBeAg转阴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4、48周时,治疗组HBeAg血清转换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白花香莲解毒颗粒能够显著提高HBV DNA转阴率,增加HBeAg血清学转换率,改善肝功能及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72.
中药贴敷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73.
“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肝与大脑的关系、肝与大肠的关系、脑与大肠的关系、通腑开窍法的中医认识、现代医学对通腑开窍法机理的认识等方面探讨了“通腑开窍”法治疗肝性脑病的理论及历史渊源,为肝性脑病治疗学带来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74.
B超监测1878例药物流产及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 1 997年 3月至 1 999年 3月在门诊接受药物流产 (药流 )的 1 878个病例进行B超监测 ,协助临床医师及时处理药物流产患者 ,效果良好。1 资料和方法1 1 检查对象  检查对象为门诊准备进行药物流产的患者。停经 4 9天之内 ,年龄 1 8~ 4 4岁 ,孕次为 1~ 5次 ,产次为 0~ 2次 ,药物流产前的B超检查确定为宫内孕 ,流产后两周常规做B超检查。1 2 仪器、方法  使用阿洛卡SSA~ 2 80B超仪 ,探头频率为 3 5MHz。检查前 1小时嘱患者饮水 1 0 0 0ml,膀胱适度充盈 ,取仰卧位 ,于下腹部耻骨联合上行多切面探查 ,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75.
指端损伤是临床上常见的外伤之一 ,尽管有多种修复方法 ,但对修复指端软组织缺损均有不足之处。 1 999年 5月~2 0 0 2年 5月 ,我们采用同指背侧的逆行岛状皮瓣对 2 4例指端损伤进行修复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解剖学基础手指背侧皮肤主要由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 ,而由掌背动脉终末支形成的指背动脉 ,血管较细短 ,只参与对指背近节皮肤的供血。手指近节指背近 1 / 3至远端 ,由众多来自指固有动脉背侧支供血。其中以近节中远 1 / 3、中节中段及远节指间关节平面的背侧支最多 ,这些分支相互吻合 ,形成指背动脉网 [1 ]。拇指掌侧指动脉在…  相似文献   
76.
杨云燕  邱华 《当代医学》2021,27(35):145-146
目的 探究胱抑素C在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9月至2020年8月本院新生儿科窒息新生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窒息程度分为轻度窒息组(n=34)与重度窒息组(n=26),选取同期新生儿科非窒息新生儿50名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血浆胱抑素C(CysC)水平、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肾功能指标[尿素(Urea)、肌酐(SCr)],分析胱抑素C对新生儿窒息后肾损伤的诊断价值.结果 重度窒息组CysC、β2MG、Urea、SCr水平均明显高于轻度窒息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窒息组CysC、β2MG、Urea、SCr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窒息新生儿胱抑素C水平会出现升高现象,且窒息程度越严重,胱抑素C水平越高,因此,通过胱抑素C的测定有助于诊断窒息新生儿早期肾损伤情况,可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且联合β2微球蛋白检测,可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77.
解毒化瘀Ⅱ方对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Ca^2+稳态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Ca^2+稳态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4—05/2005—12在广西中医学院中医肝病治疗中心实验室完成。选择Wistar大鼠84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每组12只。解毒化瘀Ⅱ方由菌陈30g,赤芍50g,白花蛇舌草30g,大黄15g(后下),郁金15g,石菖蒲15g组成,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生药9.1,28.76,57.55g/kg、乳果糖组给予3.5g/kg、安宫牛黄丸组给予1.5g/k。使用时,用蒸馏水将解毒化瘀Ⅱ方的配方颗粒剂配成0.033,0.11。0.22g/mL,乳果糖配成0.0875g/mL,安宫牛黄丸配成0.0375g/mL,空白组与模型组分别给予蒸馏水代替。每天灌胃量40mL/kg。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2次/d,间隔12h,共给药5d12h。除空白组外均采用皮下注射硫代乙酰胺法复制暴发性肝衰竭大鼠模型,造模完成12h后测定各组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活性及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及Ca^2+含量。结果:纳入动物8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模型组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各剂量组能降低大鼠血清单胺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脱苷脱氨酶水平,并呈现量效关系,以解毒化瘀Ⅱ方高剂量组的作用效果最佳,其与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剂量组、乳果糖组、安宫牛黄丸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分别为(377.08&;#177;69.01),(792.32&;#177;155.36),(657.96&;#177;141.70),(457.92&;#177;85.35).(445.42&;#177;78.52)μkat/L;(10.82&;#177;1.88),(22.13&;#177;5.36).(17.12&;#177;4.37).(13.36&;#177;3.36),(16.39&;#177;3.21)μkat/L;(10.29&;#177;1.63),(26.23&;#177;6.49).(18.08&;#177;1.72),(12.39&;#177;2.74)。(14.70&;#177;3.51)μkat/L:(414.58&;#177;86.18).(943.19&;#177;219.88).(669.13&;#177;189.37),(507.10&;#177;105.85).(582.78&;#177;111.36)μkat/L,.P〈0.01]。②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与空白组比较降低,Ca^2+含量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解毒化瘀Ⅱ方中、高剂量组大鼠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与模型组比较升高[分别为(210442&;#177;525.77),(2830.73&;#177;614.62),(1491.63&;#177;461.26)μkat/g;(3773.25&;#177;565.11),(4424.22&;#177;529.10),(2756.22&;#177;488.43)μkat/g,P〈0.05,0.011,Ca^2+含量降低[分别为(19.74&;#177;7.56),(12.58&;#177;5.54),(26.69&;#177;6.26)mmol/g,P〈0.05,0.01]。③肝线粒体内Ca^2+的含量变化与肝线粒体内单胺氧化酶(r=-0.906,P〈0.01),钙镁三磷酸腺苷酶(r-0.915,P〈0.01),呈显著的负相关;与血清中单胺氧化酶(r=0.865,P〈0.01),谷草转氨酶(r=0.883,P〈0.01),谷丙转氨酶(r=0.879,P〈0.01),脱苷脱氨酶(r=-0.843,P〈0.01),呈显著的正相关。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Ca^2+超载具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可能与调节肝线粒体内钙镁三磷酸腺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78.
目的通过观察解毒化瘀Ⅱ方对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Bcl-2、细胞色素C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以硫代乙酰胺(TAA)皮下注射复制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SPF级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解毒化瘀Ⅱ方低、中、高剂量组,安宫牛黄丸组,乳果糖组;造模前3d开始灌胃给药,共给药5.5d;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及细胞色素C在肝线粒体和细胞质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表达强度显著降低,细胞色素C在细胞质中的表达增强,在线粒体中的表达减弱;解毒化瘀Ⅱ方能提高急性肝衰竭大鼠肝线粒体内Bcl-2的表达,抑制细胞色素C从肝线粒体释放到细胞质中,并呈现剂量-效应关系。结论解毒化瘀Ⅱ方对暴发性肝衰竭大鼠肝细胞的保护作用机制有可能是通过增强肝细胞线粒体Bcl-2表达,抑制肝线粒体膜通透性转换孔开放,阻止细胞色素C释放到细胞质,抑制肝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79.
目的 观察绞股蓝皂苷(GPS)对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通过高脂饲养联合链脲佐菌素注射建立T2DM并发NAFLD模型(M组)、NAFLD模型(NM组),T2DM并发NAFLD模型给予GPS(1 g.kg-1.d-1)(JH组),GPS(0.5 g.kg-1.d-1)干预(JL组).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检测血糖(B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透明质酸(HA)的变化;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肝组织层粘连蛋白(LN)表达.结果 肝组织α-SMA表达:以空白对照组(N组)扩增倍数为1计算,M组为3.1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M组为2.37,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为2.26,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L组为2.63,与J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LN免疫组织化学检测:M组LN沉积最严重,JL与NM组程度相似;JH组LN沉积最轻.HA变化:M组、NM组、JH组、JL组明显上升,与N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JH组、JL组与M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糖水平:JH组(10.86±3.46) mmol.L-1、JL组(14.78±3.39) mmol.L-1,与M组(18.84±4.24)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G水平:JH组(1.83±0.56) mmol.L-1、JL组(2.82±0.66) mmol.L-1,与M组(3.97±0.64)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TC水平:JH组(1.41±0.10) mmol.L-1,JL组(1.49±0.20) mmol.L-1,与M组(1.85±0.12) mmol.L-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PS能降低T2DM合并NAFLD大鼠肝纤维化程度.  相似文献   
80.
<正>肝衰竭是各种损伤因素多重打击下,导致肝功能严重障碍或失代偿,出现以黄疸、腹水、凝血功能不良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危重症候群。我国2018版指南将肝衰竭分为4类:急性肝衰竭(ALF)、亚急性肝衰竭(SALF)、慢加急性(亚急性)肝衰竭(ACLF)和慢性肝衰竭(CLF)[1]。肝衰竭病情进展迅速,缺乏理想的治疗手段,病死率仍居高不下。近年来,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在降低本病病死率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