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6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5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81.
目的观察内毒素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ATⅡ)钠泵的影响。方法 ATⅡ细胞成功分离纯化后随机分为两组:①对照组(PBS);②LPS组(1μg/mL)药物干预4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ATⅡ细胞上钠泵α1、β1亚基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钠泵α1、β1亚基蛋白的表达;用高效液相法测定细胞ATP、ADP、AMP和腺嘌呤核苷酸总量(TAN),间接测得钠泵的活性。结果 RT-PCR结果显示:LPS组α1、β1亚基的mRNA表达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LPS组钠泵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Ⅱ细胞上钠泵α1、β1亚基蛋白均有表达,各组亚基蛋白的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毒素能下调ATⅡ细胞钠泵α1、β1亚基的mRNA表达,应激调节钠泵活性,但对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提示钠泵的变化可能与内毒素性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82.
目的探讨挥发性麻醉药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对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及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7日龄大鼠提前0.5 h ip给予荷包牡丹碱8 mg.kg-1或蝇蕈醇1 mg.kg-1,然后暴露于含3.6%七氟烷或2.3%异氟烷的空氧混合气中,连续6 h。出生后第21天时行Morris水迷宫实验记录潜伏期;取海马,免疫组化及Western印迹法检测γ氨基丁酸-A(GABA-A)受体α1亚基和BDNF表达,逆转录-PCR方法检测mRNA表达。结果 氟烷组的连续5 d总潜伏期均显著延长(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对潜伏期无显著改善作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法和逆转录-PCR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七氟烷、异氟烷和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幼鼠海马GABA-A受体α1亚基蛋白与mRNA表达无明显差异;七氟烷和异氟烷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显著降低,分别降低了13%,25%和23%,21%(P<0.05)。与七氟烷和异氟烷组相比,提前给予荷包牡丹碱或蝇蕈醇组BDNF的蛋白和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结论 七氟烷和异氟烷急性暴露能够影响SD大鼠幼年期学习记忆功能,可能与BDNF的表达改变有关,GABA-A受体不参与神经发育毒性的介导。  相似文献   
83.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CCI)大鼠痛行为及脊髓背角和背根节趋化因子受体CX3CR1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72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CCI组、姜黄素组(Cur组)、溶剂对照组(SC组).各组分别于术前2d和术后1,3,5,7,10,14 d测定大鼠后足热缩足反射潜伏期(TWL)和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在术后3,7,14 d处死大鼠(n=6),分别制备大鼠L4-5节段脊髓和背根节的石蜡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测定CX3CR1在脊髓背角和背根节的动态变化.结果:与Sham组比较,CCI组术后各时间点TWL,MWT明显降低(P<0.01),且在术后3d都降至最低;与CCI组比较,Cur组术后7,10,14 d TWL明显增高(P<0.05),术后10,14 d MWT明显增高(P<0.05).同时,CCI大鼠术侧脊髓背角浅层和背根节的CX3CR1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多,而姜黄素能够明显减少CX3CR1阳性细胞的表达.结论:姜黄素能减轻神经病理性疼痛,其机制可能与减少脊髓背角和背根节CX3CR1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4.
目的 探讨脂氧素A4(LipoxirA4,LxA4)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攻击的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typeⅡpenumonocyte,AT Ⅱ)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QP)1,3,5的影响.方法 每次取SPF级健康SD雄性大鼠,体质量200~250 g一只,对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进行分离、纯化,鉴定,得到纯度为≥90%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将细胞随机分为:①溶剂对照(乙醇,0.7μL/mL)组;②空白组(无血清的培养基不含任何药物);③LXA4(1×10-7moL/mL)组;④LPS(1μg/mL)组;⑤LPS+LXA4(1μg/mL LPS+1×10-7moL/mL LXA4)组.药物刺激4 h后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AQP1,AQP3和AQP5的mRNA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IHC)检测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AQP1,AQP3和AQP5蛋白的表达.试验重复6次.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用1 μg/mL的LPS刺激肺泡Ⅱ型上皮细胞4 h后ATⅡ上AQP1,AOP3和AQP5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明显减低(P<0.01),而LPS+LXA4组中ATⅡ上AQP1,AQP3和AQP5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LPS模型组有明显增高(LPS+LXA4,AQP1:0.647±0.132,AQP3:0.900±0.856,AQP5:0.879±0.058;LPS.AQP1:0.297±0.133,AQP3:0.512±0.113,AQP5:0.647±0.110;P<0.01),且LXA4组中ATⅡ上AQP1,AQP3和AQP5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白组也有明显增高(LXA4,AQP1:0.539±0.142,AQP3:0.818±0.176,AQP5:0.841±0.066;Blank Control,AQP1:0.518±0.139;AQP3:0.138±0.136,AQP5:0.766±0.066;P<0.01).结论 大鼠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表达有AQP1,AQP3和AQP5,LXA4能促进脂多糖攻击的肺泡Ⅱ型上皮细胞上AQP1,AQP3和AQP5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85.
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合适浓度及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喉罩置入时七氟烷和丙泊酚的合适浓度,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别.方法:择期小儿腹股沟手术100例,年龄1-12岁,ASA Ⅰ~Ⅱ级,体重10-30kg.不用术前用药,常规禁食禁饮.基础麻醉:芬太尼2μg/kg、阿托品O.02 mg/kg及氯胺酮2 mg/kg于入室前10min肌肉注射.七氟烷组(S组,n=50)采用七氟垸和笑气吸入,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两组SA组(N=25)和SB组(n=25).丙泊酚组(P组,n=50)采用效应室浓度靶控输注,按照有无基础麻醉分为PA组(n=25)和Pb组(n=25).4组均根据Dixon序贯法来确定喉罩置入时的合适浓度.在咽喉反射消失、下颌松弛、睫毛反射消失时用翻转法置入.观察入室时、喉罩置入前和置入后的心率、呼吸频率、pETCO2、SpO2及异常情况.结果:SA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1.57%,SB组喉罩置入时呼末七氟烷浓度的ED50为2.10%;PA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4.10μg/mL,PB组喉罩置入时丙泊酚效应室浓度的ED50为3.69μg/mL.结论: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可能以丙泊酚靶控输注置入喉罩较妥,不需要基础麻醉的小儿则以用七氟烷吸入诱导置八喉罩为宜.  相似文献   
86.
【摘要]】目的 观察国人女性靶控输注不同丙泊酚浓度复合瑞芬太尼麻醉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ECe50值。 方法 50例女性乳腺良性手术患者随机分为2组(n=25),A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3.0 μg/ml;B组:靶控输注丙泊酚效应室浓度4.0 μg/ml(均为Marsh药代模型),待其效应室浓度和血浆浓度达平衡后给予靶控输注效应室浓度瑞芬太尼(Minto药代模型),运用Dixon’s序贯法确定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浓度,10分钟后置入喉罩并观察喉罩置入条件与成功率,计算出相应的瑞芬太尼适宜靶浓度(ECe50值)。 结果 两组患者年龄、体重、身高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血流动力学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2.89(95%CI 2.72~3.08)ng/ml;B组:瑞芬太尼ECe50值为1.58(95%CI 1.41~1.77)ng/ml。 结论 丙泊酚剂量的增加可减少喉罩置入时瑞芬太尼的ECe50。  相似文献   
87.
氟比洛芬酯用于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对膝关节镜手术超前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行膝关节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组(P组,n=20)、氟比洛芬酯常规镇痛组(R组,n=20)和对照组(C组,n=20).P组于手术切皮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 mg,R组、C组分别于手术结束前15 min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100mg、生理盐水10 mL,于术后2、4、8、12、24 h随访并记录VAS评分、镇痛满意率、24 h需追加镇痛药时间及例数,观察氟比洛芬酯相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P组术后2、4、8、12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评分(P<0.05),R组术后2、4、8 h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同时点C组(P<0.05).P组和R组镇痛满意率显著高于C组(P<0.01).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时间明显长于C组(P<0.01),且P组和R组追加镇痛药例数明显少于C组(P<0.01).3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能有效减轻膝关节镜患者术后疼痛,且不会增加术后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8.
目的 探讨雷公藤内酯醇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肺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将36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和雷公藤内酯醇处理组(Tri组)3组,每组6只.sham组仅行剖腹术;Tri组和模型组采用牛磺胆酸钠胰胆管逆行注射法复制SAP肺损伤模型,然后分别腹腔注射雷公藤内酯醇0.2 mg/kg或等量生理盐水.制模后6 h处死动物,取肺组织测定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蛋白含量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活性.结果 与sham组比较,模型组肺组织TNF-α mRNA与IL-1β mRNA表达及蛋白含量、NF-κB活性均显著升高;与模型组比较,Tri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 雷公藤内酯醇对SAP肺损伤大鼠具有一定保护作用,与抑制NF-κB活性进而下调TNF-α、IL-1β等炎症因子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短时间吸入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6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Ⅰ、Ⅱ、Ⅲ组),每组20只,通过腹腔注射氯胺酮(120mg/kg)和咪达唑仑(10mg/kg)施行麻醉,同时给予人工通气。结扎左冠状动脉导致心肌缺血10min后开放,再灌注24h。Ⅰ组为对照组,Ⅱ、Ⅲ组分别在再灌注前5min、60rain吸入10%的NO,再灌注24h后结扎左冠状动脉,注入荧光剂,心脏离体冰冻切片,HE染色,测量心肌梗死范围,取大鼠血液和组织中的NO代谢产物定量检测。结果大鼠吸收NO的速度(6.35±0.24)min内基本成线性分布,后趋于稳定。吸入NO后红细胞中的S-亚硝基硫醇、N-亚硝胺和亚硝酰基亚铁血红素水平均明显增加。再灌注前的5min、60min吸入NO的心肌梗死范围较未吸入NO分别减少28%、31%。结论短时间吸入NO能够明显减少心肌再灌注损伤的范围,提示短时间吸入NO对心肌缺血/再灌注也同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迅速通过血液从肺到心脏的NO代谢产物以生物活性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0.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根据治疗前后改良Kupperm en评分和血清E2、FSH、LH浓度的变化情况评价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改良Kupperm en评分明显下降(P<0.01),血中E2均显著升高(P<0.01),FSH明显下降(P<0.01),LH也明显降低(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疗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效果确切,对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患者的雌激素水平也产生了有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