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9篇
  免费   75篇
  国内免费   27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50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42篇
内科学   7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35篇
特种医学   68篇
外科学   57篇
综合类   257篇
预防医学   71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16篇
  1篇
中国医学   57篇
肿瘤学   5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89篇
  2010年   106篇
  2009年   82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63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韩丽娟  赵林   《妇幼护理》2022,2(15):3517-3520
目的 探讨应用外科手套压缩疗法对预防乳腺癌采取紫杉醇化疗所致末梢神经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2 年 6 月收治的采取化疗 81 例乳腺癌。通过随机数字表法的原则分为对照组(40 例)和观察组(41 例)。两组均采取以紫杉醇 为主的化疗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常规护理联合外科手套压缩疗法,持续观察 3 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末梢 神经炎发生率、末梢血氧饱和度、舒适状态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末梢神经炎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22.50%) (P<0.05)。两组干预后患肢与健肢手指 SpO2均较干预前提高,而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 Kolcaba 舒适 量表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癌紫杉醇化疗 患者实施外科手套压缩疗法,能够有效预防化疗所致末梢神经炎的发生,提高双侧手指末梢 SpO2水平以及化疗舒适度。  相似文献   
942.
目的:探讨PVP或PKP在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中的应用及临床疗效。方法:按椎体压缩程度对26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患者行PVP或PKP,椎体压缩<1/3采用PVP治疗,椎体压缩>1/3采用PKP治疗。其中行PVP治疗24个椎体,PKP治疗14个椎体,对术前、术后3d、末次随访时进行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定期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9个月),术前VAS评分为(8.7±0.62),术后3dVAS评分为(3.65±0.52),末次随访时VAS评分为(2.25±0.47),采用配对t检验对术前、末次随访时VAS评分进行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01,α=0.05)。结论:按照骨折的个性选择PVP或PKP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43.
赵凤菊  赵林 《甘肃医药》2012,(9):685-686
目的:通过对14例患儿视网膜细胞瘤的放射治疗临床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和治疗经验。方法:对14例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的临床资料、诊治过程进行分析和讨论。结果:69.2%的病例就诊年龄小于5岁,1例(7%)为双眼发病,2例(11.2%)具有肿瘤家族史,14例中以中晚期患儿最多见,病理检查大多可见有视神经和巩膜浸润,治疗以眼球摘除术为主,辅以放、化疗。结论:视网膜母细胞瘤(RB)仍是儿童最常见的眼部恶性肿瘤,对于晚期患儿,眼球摘除术仍然是治疗的主要方法,病理诊断对于选择治疗方法更有帮助。强调早期诊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对有肿瘤家族史的小儿应行早期眼底全面检查。  相似文献   
944.
毛朝亮  吴晓乐  赵林  许晴晴 《医学综述》2012,(18):3125-3127
目的在不限定药物、病情的情况下对比快速尿素酶试验和14C尿素呼气试验诊断幽门螺杆菌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68例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均在住院后3 d内完成快速尿素酶和14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并对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两种诊断幽门螺杆菌在此类患者感染有差别(P<0.01),且在慢性胃、十二指肠炎及消化性溃疡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在无法避免影响幽门螺杆菌感染诊断因素的情况下,快速尿素酶试验要优于14C尿素呼气试验,从我国胃镜检查基本普及的临床实际出发,优先选择快速尿素酶试验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945.
目的研究艳丽齿唇兰石油醚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反复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及制备薄层方法对艳丽齿唇兰石油醚部位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常数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艳丽齿唇兰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鉴定出6个化合物,包括2个木栓烷型三萜、1个羽扇豆烷型三萜、2个植物甾醇和1个长链脂肪烷烃,其结构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烷(2)、豆甾醇(3)、sorghumol(4)、十八烷(5)、菜油甾醇(6)。结论 6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为首次从开唇兰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946.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ive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reating Tourette syndrome(TS).Methods:Ninety children with TS were randomiz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izing digital table method:the 60 patients in the treated group were treated by Ningdong Granule(宁动颗粒,NDG) plus haloperidol,and the 30 in the control group treated by haloperidol alone.The course for both groups was 6 months.Condi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estimated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ith Yale Global Tic ...  相似文献   
947.
目的:探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早期应用左旋精氨酸甲酯(L-NAME)对脑组织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线栓/再灌注模型,设定对照组、再灌注组、生理盐水(NS)组及L-NAME组,取缺血区组织检测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做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免疫组化染色,光镜下计数ICAM-1阳性血管数。结果:L-NAME组ICAM-1阳性血管数明显少于再灌注组及NS组(P<0.01)。L-NAME组MPO活性明显低于再灌注组及NS组(P<0.01)。结论:再灌注早期应用L-NAME能明显减少缺血区中性粒细胞浸润及ICAM-1的表达,有助于改善炎症反应导致的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48.
2009年1月,我们收治1例呼吸麻痹并留置气管插管应用呼吸机重症肌无力的患者,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49.
目的观察紫杉醇+顺铂同步放、化治疗局部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将70例Ⅱb-Ⅳ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单纯放疗组36例,同步放、化疗组34例,体外照射常规分割每周5次,2Gy/f,总剂量:50Gy/25f/5W,铱-192腔内近距离治疗1次/周;A点剂量:36-42Gy/6-7f。化疗方案采用紫杉醇135mg/m^2,第1天静滴;顺铂30mg,第1—4天静滴,28d为1周期,共用两周期。结果同步放、化疗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患者骨髓抑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毒副反应明显高于单纯放疗组(P〈0.05)。晚期放射性直肠炎、放射性膀胱炎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顺铂化疗同步配合放疗能提高局部晚期宫颈癌患者的近期疗效,毒副反应患者能耐受。  相似文献   
950.
任锦霞  赵林  罗洪涛 《甘肃医药》2009,28(4):253-256
目的:观察放化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07年3月收治的48例采用放化疗联合唑莱膦酸治疗乳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患者均接受了局部骨转移灶30Gy/10f放疗,4周期含蒽环类,紫杉类,长春瑞滨,铂类药物的联合方案化疗及2周期唑莱膦酸治疗。结果:疼痛缓解率:完全缓解(CR):52.08%(25/48),部分缓解(PR)35.42%(17/48),轻度缓解(MR):8.33%(4/48),无效(NR):4.17%(2/48),总有效率(CR+PR)为87.50%(42/48)。骨转移灶控制率:完全缓解(CR):12.50%(6/48),PR(部分缓解):33.33%(16/48),NC(无效):39.58%(19/48),PD(进展):14.58%(7/48)总有效率(CR+PR)为45.83%(22/48)。治疗结束后2个月活动能力改善情况:显效:29.17%(14/48),有效60.42%(29/48),无效10.42%(5/48),总有效率:89.58%(43/48)。结论:放化疗联合唑来膦酸是治疗乳腺癌骨转移的一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