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3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4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7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84篇
预防医学   3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目的 调查云南省南华县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凸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式,联合应用目测法、Adams前屈试验法和脊柱侧凸测量尺测量躯干旋转角(angle of trunk rotation,ATR)法,对云南省南华县6~18岁的儿童及青少年进行脊柱侧凸筛查。统计分析筛查阳性者的性别、年龄、民族以及脊柱侧凸严重程度分布特点,并探索Adams前屈试验阳性与ATR之间的关系。结果 本研究共筛查18 980人,其中阳性者1 011人,总体阳性率为5.33%,男性阳性率(4.77%)显著低于女性(5.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民族儿童、青少年的阳性率:白族>彝族>汉族>其他民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0);不同等级学校儿童、青少年的阳性率:高中>初中>小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各民族中女性的阳性率均高于男性,其中汉族和彝族中不同性别的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汉族中男性15岁时阳性率达到高峰(8.76%),女性14岁时达到高峰(11.39%);彝族中男性14岁时达到高峰(7.25%),女性12岁时达到高峰(9.03%)。脊柱侧凸严重程度分级:73.19%为脊柱侧凸Ⅰ度,23.05%为Ⅱ度,Ⅲ度仅3.76%。可疑侧凸部位以胸段为主,占比51.43%。当ATR≥2°时,Adams前屈试验即可呈阳性。结论 云南省南华县儿童及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检阳性率高达5.33%。彝族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凸筛检阳性率高峰期较汉族有所提前。需尽快完善我省脊柱侧凸筛查防治体系,并全面开展脊柱侧凸筛查工作。  相似文献   
43.
目的从患者视角对山西省三级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进行测评,为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提供参考。方法于2018年4—12月,选取山西省8所三级医疗机构1358名患者进行基于患者体验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量表调查,评价山西省三级医疗机构患者体验现状,并构建基于医院-科室-患者3个水平的多变量混合线性模型,分析患者体验的相关因素。定量资料数据若符合正态分布,则以±s表示。若不满足正态分布,则用中位数M(QR)表示。结果患者体验总得分为(626±126)分,处于中等水平。医院是否直属教学医院、患者因素(婚姻、职业、学历、有无医保、住院次数等)是影响患者体验得分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通过调查探讨患者就医体验的影响特征,可有针对性地改善医疗服务,提高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44.
目的建立严重僵硬性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在该模型上模拟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术(posterior vertebral column resection,PCVR)并分析其生物力学特点。方法以1例严重僵硬性脊柱侧弯患者CT为基础,使用Mimics10.01,Geomagic studio12,UG8.0等软件建立,优化俯卧位严重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验证模型与患者原始资料的几何相似性以及力学有效性。利用模型模拟PVCR术。结果成功建立严重僵硬性脊柱侧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验证该模型有效。利用模型完成PVCR术模拟。椎体切除后,断端在轴位、冠状位及矢状位均有移位趋势;术后矫形棒应力值区间为:0.0050214e~7 ~0.045217e~7 Mpa,应力值最大区域为截骨区及上下2个椎体,其应力值为0.045217e~7 Mpa,应力最小为端椎区域,为:0.0050214e~7 ~0.025121e~7 Mpa。螺钉应力值区间:3.1108e~7 ~2.7961e~8 Mpa,其中切除椎体的上位椎体凸侧第1枚螺钉应力最大,为2.4577e~8 Mpa。术后端椎区域T2/3及T7/8、T8... 更多  相似文献   
45.
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治疗食道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所收治的133例食道癌患者,分别使用左胸单切口、右胸与上腹双切口以及右胸、上腹以及颈部三切口的手术方式对患者开展治疗工作,同时对三种手术方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对三组患者的对比分析,单切口手术方式所需要花费的手术时间最少,而三切口患者淋巴结的清扫数目最多,且三切口患者的存活率最高。该三组患者在术后住院时间上对比不明显,不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单切口、双切口以及三切口手术方式在临床治疗食道癌的应用中均有一定的可取性,但就总的临床疗效来看,右胸、腹部与颈部三切口手术治疗的方式疗效最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存活率,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食道癌患者的痛苦,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6.
患者28岁,已婚,因晚期妊娠重度妊高征于1999年7月27日在当地医院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47.
本文对27例早期乳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科自2005年1月~2008年1月,共收治乳腺癌119例,病理组织学诊断为早期癌者27例(22.7%).均为女性,已婚并有生育史者25例,未婚2例.年龄36~79岁,平均48岁.绝经前发病17例,绝经后10例.有乳腺癌家族史2例,双乳同时癌、异时癌各1例.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重度脊柱畸形(severe spinal deformity,SSD)患者中,椎管内神经轴异常(intraspinal neural axis abnormalities,INAAs)及颈段发育异常(cervical abnormalities-CAs)的发生率及其临床相关性,以期降低矫形术中及术后医源性神经并发症的风险。方法选取200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诊治的SSD患者(冠状面Cobb角超过90°,和/或矢状面Cobb≥90°)。回顾性分析术前影像学检查,术前记录临床表现,神经系统查体。结果 108例患者中,44 (40.7%)例患者发现INAAs。最常见的INAAs是脊髓空洞,(16/44,36.4%)。17例(15.7%)术前有异常的神经病学体征,其中15例(88.2%)检出INAAs。对检出INAAs及未检出INAAs的2组患者,术前神经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经χ2检验后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As的发生率是51.9%(56/108),包括28例(25.9%)颈段INAAs (CINAAs)和35例(32.4%... 更多  相似文献   
49.
枕颈融合术(OCF)是治疗颅颈交界区不稳和畸形的一种经典术式[1-2],广泛适用于类风湿病、创伤、肿瘤、结核及先天性畸形等造成的上颈椎不稳患者,在复位、恢复和重建枕颈部稳定性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3-6]。呼吸/吞咽困难是OCF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其发生与口咽间隙的机械性变窄,与枕颈过屈固定、类风湿关节炎(RA)、咽部水肿及寰枢椎半脱位(AAS)等密切相关,常需要行翻修手术[1,4,7-11]。呼吸困难为患者主观上感觉空气不足、呼吸费力;客观上表现为呼吸用力,可伴有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的改变[12]。拔管后的气道阻塞是颈椎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之一,致使再次插管、气管切开及拔管时间延长,可在短时间内导致患者窒息死亡[1,13]。吞咽困难是指食物由口到胃的过程中受阻而产生的梗阻感,长期吞咽困难可导致吸入性肺炎、营养不良、脱水,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死亡率[14-15]。本文对OCF术后呼吸/吞咽困难的发生机制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防、处理和预后作一综述,以期为OCF的安全实施和并发症的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0.
经口咽入路为治疗齿突病变的常用手术入路,因解剖学和组织学特异性,经口咽入路术后可因缝合张力过高、黏膜水肿严重、进食时机把握不当、切口感染等并发术后切口裂开。本院2020年9月收治1例齿突囊肿术后切口裂开患者,通过总结其诊疗过程分析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及诊疗措施,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