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1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36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1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51篇
中国医学   163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报道了1例胰腺分裂症(PD)合并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瘤(IPMN)伴发胰腺炎病例,采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联合胰管腔内超声检查术进行诊断和治疗,并对PD的造影图像特征和IPMN的超声图像特征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102.
目的评价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参与骨科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管理的效果,为进一步优化围术期血糖管理模式提供方案。方法以2018年10月至2019年7月在某院骨科住院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2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104例,接受传统的血糖管理,观察组104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分泌专业临床药师的干预与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血糖达标率、低血糖发生率、平均住院日以及患者满意度,并对管理过程中药师提出的建议进行汇总。结果干预组患者血糖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70.04%±10.01%vs.51.76%±12.89%),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0.79%±1.06%vs.2.52%±1.99%),平均住院天数有所改善[(17.05±5.56)d vs.(14.16±4.66)d],此外,患者满意度提高。临床药师针对干预组药学监护提出的用药建议共272条,医生采纳了194条,采纳率为71.3%。结论临床药师的参与和管理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围术期血糖情况,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临床药师可作为多学科治疗团队中的一员,在围术期血糖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3.
104.
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子宫内膜异位症患病率有上升趋势,已成为妇科常见病,日益受到重视。本院从185年~188年收治子宫内膜异位症25例,其中合并不孕者8例。本文就其发病情况及症状、治疗、预后做一分析。 1 临床资料:①一般情况:本组均为住院病人共25例,其中2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15例行腹腔镜检查证实,22例由于诸因素而保守治疗。本组年龄最小的21岁,最大的56岁,平均37.71岁,以31岁~40岁者居多,占45%。月经初潮前发病尚未有报道,发病绝大部分在生育年龄,绝经后因卵巢功能衰退内膜萎缩,故患病明显下降。②妊娠情况:本组未婚患者13例。  相似文献   
105.
赤芍对大鼠脂肪肝模型胰岛素抵抗及瘦素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研究赤芍对大鼠脂肪肝模型瘦素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其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用高脂饮食联合四环素腹腔注射致大鼠肝脂肪变性造模,并分为赤芍高剂量组、赤芍低剂量组、东宝肝泰组,分别灌胃给药49 d后检测血清瘦素及胰岛素抵抗指数,并设模型组及空白组作对照.结果:赤芍高低剂量组及东宝肝泰组体重及肝指数均较模型组低,瘦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指数与模型组比较明显下降 (P<0.05).提示赤芍有改善瘦素及胰岛素抵抗作用.结论:改善胰岛素及瘦素抵抗可能是赤芍治疗脂肪肝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6.
近几十年来,脂肪肝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并日趋增多,目前研究多认为,氧应激和机体抗氧化能力的失衡可能是影响脂肪肝进展的重要因素。现中医药抗脂肪肝的临床及实验研究报道已显示出其一定的优势,其中化痰祛浊、疏肝健脾的方药抗脂肪肝效果尤为显著。本研究通过比较  相似文献   
107.
目的:观察利胆消石方联合胆道塑料支架置入术(ERBD)治疗胆总管结石所致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仅行ERBD术;观察组行ERBD术后加用利胆消石方口服,比较两组术后TBIL及ALT情况,以及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的成功率。结果:治疗后3d,TBIL、ALT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TBIL、ALT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再次行ERCP取石成功率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胆消石方联合ERBD术可有效解除胆总管结石引起的梗阻性黄疸,并可提高二次取石的成功率,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8.
赵文霞 《河北医药》2014,(7):1023-1024
目的观察麝香保心丸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0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60例。在抗血小板、他汀类药物治疗基础上,治疗组加用麝香保心丸2丸/次,3次/d。对照组加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每次50mg,1次/d。2组均以4周为1个疗程,6个疗程后,比较心电图、血脂、颈动脉内砷膜厚度。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心电图改善率分别为91.7%和73.3%,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脂、颈动脉内一中膜厚度改善情况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麝香保心丸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及颈动脉粥样硬化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9.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常因免疫功能低下、免疫调节功能失调/紊乱,不能有效的清除病毒,致使HBV在体内不断复制,导致病情进展、恶化,因此,在抗病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同时,免疫调节治疗显得尤为重要。中医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调节治疗有多层次、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优势。从中医药免疫调控防治慢性乙型肝炎的理论基础、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证分型与机体免疫状态的关系、中药复方及中药单体成分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防治作用等方面,将近年来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功能影响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0.
目前脂肪肝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重大疾病。通过对脂肪肝的中医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治法方药的概括,从而阐述中医药在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