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目的: 观察《金匮要略》经方组合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从经方中探索临床有效治疗高脂血症的方法。方法: 将60只SD大鼠成功造成高脂血症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脂必妥组、金匮方1组(泽泻汤加茵陈蒿汤)和金匮方2组(泽泻汤加大黄蛰虫丸),每组15只,并设正常对照组,观察大鼠血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结果: 金匮方1组和金匮方2组能明显降低高脂血症大鼠TC,TG水平(P<0.05),还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多项指标(P<0.05),与脂必妥作用相当。结论: 金匮方1组、金匮方2组能有效降低高脂血症大鼠的血脂及改善血液流变性,为治疗高脂血症经方的组合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22.
口疮是以口腔局部出现小溃疡,灼热疼痛为特征的口腔黏膜病。目前,因口疮导致疼痛、饮食困难至医院就诊的患者日益增多,笔者意识到有必要使其引起重视。下面就对口疮的中医认识作一浅析。  相似文献   
23.
从热疗历史探讨中医治疗肿瘤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用热疗治病历史悠久 ,灸法是其中之一 ,现代热疗应属于中医外治法的一种。通过剖析中西医热疗治肿瘤的历史 ,提出中医热疗治疗肿瘤的理论。并认为肿瘤为寒痰内凝所致 ,根据中医阴阳学说的理论阐述热疗治疗肿瘤的机理  相似文献   
24.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提出:“察颜切脉,先辨阴阳”。明代医家张景岳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3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中医治病,首辨阴阳,对于临床较为棘手的慢性便秘的治疗同样遵循。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升白细胞作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评价参麦注射液的应用价值。方法:将60例癌症化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参麦组)40例和对照组(惠尔血组)20例。治疗组在每一个化疗周期的前一周给予参麦注射液100mL加入到5%GS250mL中静滴,qd,连用15天;对照组在化疗期间根据血常规检验结果,当WBC≤3·0G/L时给予惠尔血75μg于皮下注射,待WBC≥10·0G/L时停药。结果:参麦组的升白细胞作用为100%,且所有病例均按时完成化疗计划;惠尔血组升白效果100%,但呈波动性变化,且有12例患者伴有周身剧痛。结论:参麦注射液升白细胞作用优于惠尔血,表现在作用持久、温和、安全、有效,临床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26.
改变孕妇体位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头位难产178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改变孕妇体位,纠正异常胎头位置,降低头位难产。方法:选取2001年8月~2002年10月来我院分娩的2360例孕妇,其中头位难产240例,对其中的178例采取孕妇侧卧位,依胎儿脊柱侧行对侧卧位,利用胎儿重力、羊水浮力、子宫间歇性收缩的合力作用,使胎头下降时逐渐从枕后位转至枕前位娩出。适时人工破膜,合理静滴缩宫素,降低头位难产率和剖宫产率。结果:有144例(80.9%)经纠正孕妇体位胎方位由枕后位转为枕前位,经阴道分娩。34例(19.1%)行剖宫产术。结论:在产程中指导孕妇侧位,可纠正异常胎头位置,是降低头位难产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7.
目的:研究溃疡性结肠炎中医证候与其内镜下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分级的方法来描述18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电子结肠镜的内镜特征,黏膜组织学分期,并同时进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Ⅰ型中,以大肠湿热证和脾胃气虚证为多见,脾虚湿热证少见(P0.05);内镜分型Ⅱ型中,三证型出现几率相当;内镜分型Ⅲ型中,以脾虚湿热证多见,与其他2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黏膜组织学检查活动期多见于大肠湿热证、脾虚湿热证中,与脾胃气虚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缓解期多见于脾胃气虚证,脾胃湿热证亦多见,与大肠湿热证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溃疡性结肠炎内镜分型、黏膜组织学分期与中医证候有明显的相关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结肠镜检查可作为望诊之延伸应用于临床,为中医辨证提供有力的客观化指标。  相似文献   
28.
目的 观察调肠理气片优化方对功能性便秘(FC)气秘证大鼠排便时间、小肠推进率、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影响,以观其疗效并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以优化方治疗FC气秘证模型大鼠,记录各鼠首粒黑便时间、小肠推进率;检测结肠组织内胃动素(MOT)、CGRP浓度,并与泽马可组、模型组、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治疗后,优化组、泽马可组、空白对照组大鼠排便时间较短且相近(P>0.05),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小肠推进率方面,泽马可组高于其他各组,其余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优化方组结肠组织内MOT浓度仅次于空白组、CGRP浓度仅高于空白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肠理气片优化组方对FC有一定的疗效,对相关胃肠激素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作用部位可能以结肠为主.  相似文献   
29.
赵小青  陈延 《今日药学》2009,19(7):47-47
1 病例报告 患者何XX,女性,35岁,因"反复呕吐1年余,加重3个月"于2008年9月10日住院,2008年7月曾行胃镜检查,提示胃窦多发溃疡,并幽门不全梗阻,9月8日有使用抑酸药物史,但具体药物不详.  相似文献   
30.
急性腹痛(acute abdominal pain)是指发生于一周内、由腹腔内或腹腔外器官疾病所引起的腹部疼痛[1].若除外脏器的穿孔、破裂、梗阻、扭转、绞窄等急腹症外科情况者称为内科腹痛.因导致急性腹痛的病因复杂,涉及多个脏器,稍有疏忽便易造成误诊.本文收集我院2005-2008年40例内科急性腹痛的误诊病例,作一简要回顾性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