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46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5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9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现有数据的二次分析已成为提升卫生研究机构整体效率的一种日益流行的方法。该工作取决于政府、资助机构以及研究者,取决于他们能不能让没有参与原始研究、没有参与创建和维护登记系统的其他合格研究人员获得原始研究数据或登记系统的数据。二次分析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面临的障碍很多。因此提高这些数据可获得性的工作进展缓慢,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尤为如此。本文介绍了现有数据二次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概念,描述了若干个可公开获得的数据库,为现有数据的二次分析提供一般准则,并讨论了现有数据分析的优势和不足。  相似文献   
62.
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的编制及其效度检验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为了提高国内躯体疾病病人抑郁症的识别率,制定一个适合在中国使用的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并评估其效度。方法在《DSM-IV轴I障碍用临床定式检查病人版》(SCID)的“重性抑郁发作”基础上多次修订编制“抑郁症诊断筛查量表”。预试验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对二级综合医院的99例住院病人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评定员间针对有无重性抑郁发作的一致性极好(ICC=1.00);其中85例完成了盲法重测,重测一致性良好(ICC=0.91)。由受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士采用筛查量表对分层、随机整群抽样的北京35家一级、8家二级和7家三级综合医院年龄≥15岁、病情允许且交流无明显困难的2877例顺序就诊的门诊病人和调查期间在院的2925例住院病人进行调查,每个病例的筛查时间为15~20min。对所有筛选阳性和随机选择的10%筛选阴性的病人共565例由不知道筛选结果的精神科医师进行SCID检查。结果护士使用的抑郁症筛查量表诊断为重性抑郁发作与精神科医师使用的金标准SCID诊断为重性抑郁障碍的准确度为96.8%,Kappa值0.87,敏感度98.6%,特异度96.6%,假阳性率3.4%,假阴性率1.4%。结论抑郁症筛查量表的敏感性和特异性高,信效度好,适合非精神科医师使用,可以在抑郁症流调和临床中使用以代替复杂的SCID检查。  相似文献   
63.
探讨国内生活事件量表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其与生物医学模式的交互作用在精神或心理领域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生活事件恰恰是位于两者中间的“重要桥梁”。人们希望通过生活事件量表的应用,可以从中发现生活事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中所起的作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帮助。所以,生活事件量化得越好,越能更好地突出生活事件在疾病发生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4.
目的:了解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流行病学特点。方法:回顾性调查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上海市10所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所有自杀患者的急诊预检登记资料,统计分析其基线资料(性别、年龄、自杀时间分布、自杀方式等)。结果:收集所有在急诊科登记就诊的自杀患者1 042例,平均年龄(35.85±16.65)岁,其中男251例(24.09%),女789例(75.72%);按照年龄段将患者分为4组,未成年组107例(10.27%),青年组711例(68.23%),中年组131例(12.57%),老年组93例(8.93%);自杀方式中服用药物、毒物者比例最高(超过90%),其次为割腕、自缢等;近4年来自杀患者绝对人数呈逐年递增趋势,自杀行为有时间集中趋势,主要集中在3-9月份,每天多在午后或夜间(13∶00-14∶00,21∶00-24∶00)。结论:上海市综合医院急诊科就诊的自杀患者绝对人数近年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具有一定特点。建议建立全市有效的自杀监控登记网络。  相似文献   
65.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冲动及攻击行为的性别差异,为针对性指导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重庆市9 808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一般人口学、自杀行为、自杀意念、自杀态度、冲动行为量表、外显攻击量表等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自杀态度更倾向于包容和理解,其自杀意念及自杀行为的检出率(16.40%,2.46%)均明显高于男生(10.27%,1.11%)(x2值分别为9.997,62.507,P值均<0.01);在冲动行为调查中,女生在“动机性冲动”“认知性冲动”及总分均高于男生(t值分别为11.236,10.930,9.464,P值均<0.01);在攻击行为调查中,女生倾向于采取“愤怒及敌意”,而男生倾向于采取“身体及语言攻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3.843,3.050,-26.591,-8.729,P值均<0.01).结论 女生较男生易出现冲动行为,易采取愤怒及敌意的攻击行为,更容易产生自杀意念及行为,而男生则容易出现身体及语言攻击行为.  相似文献   
66.
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了解重庆市大学生自杀意念的报告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自制量表在重庆市随机抽取的11所大学中调查9808名大学生,了解自杀意念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模型发现其危险因素.结果大学生自杀意念报告率为13.0%,有自杀意念的男、女学生构成比为3:4;多因素分析显示其危险因素排列为:近一年感到绝望频率高(OR=5.07,95%CI:4.27~6.02)、近一个月心理问题对学习及日常生活的影响(OR=2.07,95%CI:1.79~2.38)、已发生性行为(OR=1.95,95%CI:1.65~2.30)、亲属有过自杀行为(OR=1.77,95%CI:1.52~2.08)、女性(OR=1.66,95%CI:1.45~1.90)、认识的人中有过自杀行为(OR=1.46,95%CI:1.28~1.67)、近一个月因疾病对学习及日常生活影响(OR=1.29,95%CI:1.08~1.52).结论 大学生样本中自杀意念报告率较高.应根据大学生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在高校制定和执行有针对性的自杀预防计划.  相似文献   
67.
中国人群自杀死亡报告准确性评估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目的 评估中国现有死因报告系统中自杀死亡报告的准确性,计算更准确的自杀率。方法 选择中国现有死因报告系统之一的全国疾病监测点系统的23个监测点,收集1995年8月至2000年8月死因为“伤害”或“精神病”的死亡案例,从中抽取1932例欲进行人户死因核查。最终1653例进入分析。将死亡医学证明书上记录的原始上报死因与详细入户调查后判断的死因进行比较,然后用此结果调整自杀率。结果 原始上报死因为自杀的857例中有16例(1.87%)通过调查后判断为其他伤害死亡;上报为其他伤害死亡的721例中有39例(5.41%)判断为自杀;上报为伤害死亡原因不明的35例中有17例(48.57%)判断为自杀;上报为精神疾病的40例中有6例(15.00%)判断为自杀。经错报漏报调整后,将粗自杀率从13.65/10万调整到了22.99/10万(95%CI:21.78/10万~24.25/10万)。结论 经准确性评估后,中国的实际自杀率高于公布的报告数据,自杀问题在国内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日趋突出。  相似文献   
68.
目的描述30例家庭暴力受害来电者自杀危险特征及热线咨询员干预方式。方法将30个首次拨打北京心理危机干预热线,以家庭暴力为主要问题的来电录音以文字的方式录入电脑,应用Atlas定性分析软件对内容进行分析。结果30例来电女性29人,在婚者29人,有自杀意念者占63.3%,有计划者占6.7%,有既往自杀未遂史者占43.3%,12.0%暴露有杀施暴者的想法。许多案例的自杀意念和行为由具体的暴力事件引发。来电者的危机产生于他们对暴力困境的不理解;对于面临的两难境地无法做出决定以及因缺少解决方法或自认为或事实上无能力改变现状。有效干预方式通常包括4个方面:减轻痛苦,系统评估暴力或自杀状况,保证安全,探讨解决问题方法。结论热线咨询员接受相关培训后可以为此类来电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干预,以缓解因家庭暴力导致的危机状况。  相似文献   
69.
甘肃省天水市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甘肃省天水市成年人群精神障碍的患病率及分布特点。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甘肃省天水市≥18岁人群11359人为调查对象,用扩展的一般健康问卷(GHQ-12)进行筛查,将调查对象分为精神障碍高、中、低危险3组,然后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对3组人群进行诊断检查。将计算出的患病率进行调整并推广至天水230万成年人口。结果:10249人完成调查,调整后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最近1个月)为17.90%(95%CI为15.72%~20.32%);患病率前三位分别是酒精使用障碍(3.16%)、重性抑郁障碍(2.73%)和未特定焦虑障碍(2.67%)。男性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为15.85%,女性为20.08%;农村为17.33%,城市为20.59%;男女、农村与城市之间精神障碍总的现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95%CI)分别为0.75(0.52~1.07)和0.81(0.57~1.15)],但酒精使用障碍男性的现患率高于女性(6.00%vs.0.14%,OR=45.59,95%CI:17.98~115.57),农村居民低于城市居民(2.43%vs.6.57%,OR=0.35,95%CI:0.15~0.85)。在有精神障碍的人群中,功能损害程度为中等到严重者占37.10%,但仅8.58%的患者曾经因心理问题在医疗机构就诊,并且仅5.29%曾经就诊于精神科。结论:甘肃省天水市精神障碍的患病率较高。酒精使用障碍和重性抑郁是特别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0.
中国的精神卫生问题--21世纪的挑战和选择   总被引:43,自引:3,他引:40  
中国的精神疾病负担 北京回龙观医院 (BeijingHuiLongGuanHospital) (Beijing  10 0 0 96) DepartmentofSocialMedicine HarvardMedicalSchool  精神障碍极少导致死亡 ,并且精神分裂症等一些重性精神障碍的患病率相对较低 ,因此 ,使用死亡率和患病率的传统方法来估计健康问题的重要性时 ,严重低估了精神障碍在全民总体健康中的相对重要性。1 什么是DALY和“疾病的负担” ?传统的评估疾病相对重要性的方法———死亡率和患病率———对于比较不同疾病对人群健康的总体影响来说 ,不太令人满意 ,这是因为死亡率没有考虑到疾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