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8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4篇
中国医学   43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51.
采用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柱、正相硅胶柱、Sephadex LH-20柱色谱以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等分离纯化方法,从翠云草7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9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方法鉴定其结构分别为:滨蓟黄苷(1)、印度荆芥苷(2)、芹菜素-6-C-α-L-吡喃阿拉伯糖-8-C-β-D-吡喃葡萄糖苷(3)、芹菜素-6-C-β-D-吡喃葡萄糖-8-C-α-L-吡喃阿拉伯糖苷(4)、芹菜素-7-O-β-D-吡喃葡萄糖苷(5)、2,3-二氢穗花杉双黄酮(6)、4'-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7)、2,3-二氢-4'-甲氧基穗花杉双黄酮(8),2,3,2",3"-四氢-4'-甲氧基罗波斯塔双黄酮(9),化合物 1~5 为黄酮苷类化合物,并且均为首次从卷柏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7为首次从翠云草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2.
近年来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大量呫吨酮类化合物,多数有异戊烯及其衍生物取代基,具有抗肿瘤、抗氧化、抗疟等多种活性,进行结构修饰后可得到活性显著的化合物。对近5年来分离的呫吨酮类化合物及其药理活性研究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53.
紫花八宝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谭桂山  左春旭 《药学学报》1994,29(7):519-525
从景天科紫花八宝[Hylotelepium mingjinianum (S.H.Fu)H.oh的]干燥全草中分得12个化合物,经光谱(UV,IR,MS和NMR)解析和化学分析鉴定其结构。其中两个为新黄酮甙,分别是3,5,7,8,4'-五羟基黄酮-7-O-β-D-葡萄糖醛酸甙(3,5,7,8,4’-pentahydroxyflavone-7-O-β-D-giucuronide,xT)和3,5,7,8,4'-五羟基黄酮-8-O-α-D-2"-O-(2-甲基丁酰)葡萄糖醛酸甙[3,5,7,8,4’-petalhydroxyfl-avone-8-O-α-D-2"-O-(2-methylbutanoyl)glucuronide,xII]。XI和XII分别命名为紫花八宝甙甲(mingji-nianuronideA)和紫花八宝甙乙(mingiinianutonideB)。十个已知物(1~X)为正三十三烷、木栓酮、β-谷甾醇、胡萝卜甙、原儿茶酸、没食子酸、槲皮素、槲皮素-3-O-α-L-鼠李糖甙、槲皮素-3-O-β-D-葡萄糖甙和山奈素-7-O-α-L-鼠李糖甙。  相似文献   
54.
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利拉萘酯乳膏中利拉萘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65∶35),柱温为35℃,检测波长为284 nm,流速为1.2 mL.min-1。结果利拉萘酯在40~200μg.mL-1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平均回收率99.1%,RSD为0.8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利拉萘酯乳膏含量的测定。  相似文献   
55.
目的研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卷柏75%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红外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卷柏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分别是橡胶树双黄酮(1)、selaginellin(2)、selaginellin A(3)、穗花衫双黄酮(4)、十八烷酸(5)、β-谷甾醇(6)。结论其中化合物2为首次从卷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6.
不同生长季节兖州卷柏中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兖州卷柏中特征成分穗花杉双黄酮的含量测定方法,比较不同生长季节兖州卷柏中穗花双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HPLC法对样品中总黄酮醇苷和总内酯进行定量分析.对样品中穗花双黄酮进行定量分析.结果:5月份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最高,9月份后稳花杉双黄酮含量有所降低,12月份穗花杉双黄酮含量最低.结论:不同季节兖州卷柏中穗花杉...  相似文献   
57.
薄叶卷柏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薄叶卷柏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色谱法对薄叶卷柏70%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利用核磁共振谱、质谱等方法对分离得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是4′,7-二羟基二氢黄酮(1)、4′,5,7-三羟基查尔酮(2)、1,2-二羟基丙醇棕榈酸酯(3)、甘草次酸(4)、木栓烷酮(5)、二氢芹菜素(6)、胡萝卜苷(7)、β-谷甾醇(8)以及十七烷酸(9)。结论其中化合物1~5为首次从卷柏属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7为首次从薄叶卷柏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8.
灵芝口服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血液疾病的临床观察及实验研究秦群谭达人谭桂山贺艳娟谢俊明谢兆霞(湖南医科大学附属湘雅医院长沙410008)灵芝在我国民间和传统医药中带有神秘的色彩。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发现该药具有防癌抗癌,提高免疫功能,镇静安神和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功能[1]。我们于1994年初将其用于恶性血液疾病的实验与临床研究。认为灵芝可作为恶性血液疾病的辅助治疗药物。现报告如下。1临床观察11一般资料患者48例,男33....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建立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吴茱萸提取物中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及吴茱萸次碱含量的方法。方法 :十八烷基键合硅胶柱 ,流动相乙腈 -水 -四氢呋喃 -乙酸 (5 1∶4 8∶1∶0 .1)。检测波长 2 10nm。结果 :3种成分能很好的分离。吴茱萸内酯、吴茱萸碱和吴茱萸次碱的线性范围分别为 :0 .86 6~ 2 .5 99μg·ml- 1(r =0 .9999)、0 .4 19~ 1.2 5 8μg·ml- 1(r =0 .9999)、0 .4 0 7~ 1.70 7μg·ml- 1(r =0 .9995 )。平均回收率吴茱萸内酯 (% )为97.0 1(n =5 ) ,RSD(% )为 1.6 8;吴茱萸碱 (% )为 99.74 ,RSD(% )为 0 .17;吴茱萸次碱 (% )为 99.0 1(n =5 ) ,RSD(% )为 0 .2 4。结论 :方法简便快速 ,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60.
药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针对1998年全国高等教育专业调整及原来专业划分的情况,并根据我们的办学实际情况,从强调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的角度出发,经广泛调研和充分论证,我院本着对课程设置强调"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突出特色、提高综合素质"的改革原则,改革了以往将课程分为普通课、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模式;提出了将课程划分为素质构成课程和能力构成课程两大类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