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25篇
  国内免费   23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61篇
综合类   75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28篇
中国医学   117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41.
治法的概念、内涵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谢鸣 《中国医药学报》2002,17(3):137-139
  相似文献   
42.
目的 观察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伴外踝畸形愈合的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41例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行踝上截骨术治疗,对其中21例伴外踝畸形愈合的患者行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17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 17例获得14~43个月(平均21.5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3.3周(11~16周).完全负重时间平均为12周(11~15周).术前踝关节AOFAS评分为23~46分(平均27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55~91分(平均80分),其中优5例,良8例,一般3例,差1例,优良率76.5%.术后1例发生切口皮缘部分坏死,经保守治疗痊愈.2例术后出现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2例患者在最近X线片显示关节炎有轻微进展.无螺钉松动、断裂及内固定失效等其他并发症.结论 伴外踝畸形愈合的踝关节二期创伤性关节炎采用腓骨退旋延长术治疗,近期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43.
方解是关于成方制方学理的理论解说,是方剂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历版《方剂学》统编教材中的方解为考察对象,围绕方解的称谓、叙述风格、结构模式等,结合实例分析比较,以探查方解理论的演变轨迹.研究发现,现代方解由最初基于全方功用对方中药群功用的大体叙述,逐渐发展为基于方证病机及立法对方中药药味配伍关系的分析,即形成了以“君臣佐使”理论为分析工具、以“方证病机-治疗立法-配伍原理-制方特点”为叙述内容、以阐释成方制方原理为目标的一种范式.目前教材在方解的方证病机分析、君臣佐使确定、多维交互配伍认识、一方多证述理等方面还有待研究和规范.  相似文献   
44.
本文对生精补血汤的补血及抗应激作用进行了观察,结果生精补血汤能增加正常小鼠白细胞和显著减轻^60Co照射及腹腔注射环磷酰胺所致的外周白细胞或血红蛋白的降低;能显著降低^60Co照射小鼠的死亡率和延长小鼠常压下缺氧的存活时间及游泳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45.
微创截骨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囊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采用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32例(49足),男2例(2足),女30例(47足);年龄23~80岁,平均57岁。手术前后对患者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拇外翻角),IM角(第1、2跖骨间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进行比较;采用拇外翻疗效评定标准从畸形纠正、拇趾跖趾关节活动度、患者满意度等情况对疗效进行评定;同时按照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小趾-跖趾-趾间关节评分系统(AFAS)对手术前后的AFA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30~60min,平均40min;32例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5个月。术后负重正位X线的HAV角,IM角,第4、5跖骨间角,改良第4、5跖骨间角,小趾内翻角及第5跖骨外翻角均较术前明显减小(P〈0.05),术后AFAS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按照上述疗效标准:优33足,良15足,差1足。结论:微创截骨矫正术治疗拇外翻合并小趾内翻具有损伤小、痛苦少、手术时间短、恢复快、矫形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查肝郁、脾虚、肝郁脾虚证模型大鼠性腺功能的变化和柴疏四君汤对其影响。方法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肝郁模型、肝郁给药、脾虚模型、脾虚给药、肝郁脾虚模型、肝郁脾虚给药组,共7组,每组10只。肝郁模型、脾虚模型、肝郁脾虚模型组及各相应给药组大鼠分别采用慢性束缚、饮食失节+过度疲劳、慢性束缚+饮食失节+过度疲劳的方法,连续造模4周。于造模第15天,各给药组分别予柴疏四君汤3.57 g/(kg·d)灌胃,各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蒸馏水,连续14天。检测各组大鼠血中的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睾酮(T)。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肝郁、脾虚及肝郁脾虚模型组GnRH、T、E2、FS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肝郁模型组LH升高(P〈0.05),肝郁脾虚模型组LH降低(P〈0.01)。与肝郁模型组比较,脾虚模型组T、FSH、LH降低,E2升高(P〈0.05),肝郁脾虚模型组FSH和LH亦降低(P〈0.05);与脾虚模型组比较,肝郁脾虚模型组T升高(P〈0.05),FSH降低(P〈0.05)。分别与相应模型组比较,肝郁给药组FSH降低(P〈0.01)和LH升高(P〈0.05),脾虚给药组T升高,E2和LH 降低(P〈0.05, P〈0.01),肝郁脾虚给药组T降低(P〈0.01),GnRH、E2、FSH、LH升高(P〈0.05, P〈0.01)。结论中医肝郁、脾虚、肝郁脾虚3证模型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性腺轴功能异常。柴疏四君汤对3证均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其中对肝郁脾虚证的性腺轴功能具有较为全面的改善作用。该结果为中医疏肝健脾方与肝郁脾虚证具有较高的关联性提供了一定的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47.
背景:髋部骨折的病情较复杂,临床医师选择适当治疗方案和手术入路的主要依据来源于影像学检查,常难以准确判断空间立体关系. 目的:探讨基于64排螺旋 CT 扫描数据对髋部骨折进行虚拟手术设计的可行性和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将髋部骨折患者.dicom 格式 CT 数据导入 Mimics 软件,进行图像分割,建立骨折三维模型并进行虚拟复位,将.stl 格式复位模型导入 Imageware12.0,根据钢板放置位置选择合适长度钢板,螺钉固定.并快速成型形成实体与导航模板. 结果与结论:重建三维可视模型可准确反映出骨折特点、骨折移位方向和程度,并可进行任意旋转观察,实现了内固定手术模拟.可见术前应用计算机辅助虚拟现实手术设计可以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手术方案,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8.
酸枣仁汤对EPM大鼠血清NO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对酸枣仁汤抗焦虑作用的可能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采用国际通用的焦虑动物模型--高架十字迷宫模型(The elevated plus-maze test,EPM),观察酸枣仁汤对EPM大鼠血清NO、IL-1β、IL-6、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酸枣仁汤7.5 g/(kg*d)能升高EPM焦虑模型大鼠血清NO水平,明显改善经高架探究后大鼠血清IL-1β、TNF-α水平的降低.结论.酸枣仁汤抗焦虑作用可能与影响血中NO浓度,调节IL-1β、TNF-α等细胞因子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9.
在"方证相关"理论指导下,通过对古代乌梅丸类方的搜集整理与分析,探讨乌梅丸类方的方证规律。结果显示古代乌梅丸类方所治疾病以痢疾、泄泻、蛔虫病为主;证属虫积、虚寒及寒热错杂;主症有大便脓血、脘腹疼痛、食欲不振等。类方中除乌梅外,干姜、黄连使用较多,黄连、附子、桂枝的用量配比较大;主要加味有吴茱萸、麦芽、神曲等。结果提示古代乌梅丸类方以寒热夹杂的泻痢为主治,以乌梅丸原方为基础在温里、健脾、消食方向上增味,涉及祛寒温中、健脾消食、调和寒热的配伍诸法。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肝郁证雌性大鼠的神经内分泌状态及因证治方柴胡疏肝散的干预作用。方法Wistar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模型组,柴胡疏肝散大、小剂量组共4组,每组10只。慢性束缚法复制肝郁证模型,连续4周。2个中药干预组大鼠在造模第2周末,分别按1.26 g/(kg·d)和0.31 g/(kg·d)剂量给予柴胡疏肝散灌胃,每日1次,连续2周;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给予等量蒸馏水。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下丘脑组织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促甲状腺释放激素(TRH)、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五羟色胺(5-TH)、多巴胺(DA)、β内啡肽(β-EP);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皮质酮(CORT),促甲状腺素(TSH)、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泌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_2)、睾酮(T)。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浆5-HT、DA、NE降低,血浆E、β-EP升高(P0.05,P0.01);下丘脑组织CRH、TRH,血清ACTH、CORT、T3、T4均升高,血清TSH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GnRH,血清FSH、LH、PRL、P、T、E_2均升高(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柴胡疏肝散大剂量组血浆5-HT、NE升高,E、β-EP降低(P0.05,P0.01),下丘脑组织CRH,血清ACTH、CORT降低(P0.01),下丘脑组织TRH,血清T3、T4降低,TSH升高(P0.01),下丘脑组织GnRH,血清FSH、LH、PRL、P、T均降低(P0.05,P0.01);柴胡疏肝散小剂量组大鼠下丘脑CRH,血浆β-EP和血清ACTH、T4、FSH、LH、PRL、P、E_2均降低(P0.05,P0.01),血浆DA升高(P0.01)。结论慢性束缚法雌性肝郁模型大鼠存在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表现为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轴的功能亢进,并伴有下丘脑和(或)垂体的负反馈调节障碍。柴胡疏肝散对该模型大鼠神经-内分泌轴的异常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大剂量作用优于小剂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