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3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3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01.
目的:研究Ang-2在肿瘤患者与正常人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74例肿瘤患者和30例正常人血清中Ang-2的表达水平。结果:肿瘤患者血清中Ang-2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肝癌、非小细胞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胃肠肿瘤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9.5%、66.0%、100.0%、100.0%、94.1%。结论:Ang-2可作为肿瘤早期筛查和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2.
[目的]研究湖北海棠的毒性。[方法]小鼠急性毒性试验、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湖北海棠属实际无毒物质;Ames试验、微核试验和精子畸形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大鼠30 d喂养试验结果显示该样品30 d喂养对大鼠各项观察指标未见毒性作用。[结论]在本次实验条件下,湖北海棠为无毒物质,未显示有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03.
目的探讨余甘子的急性毒性、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方法采用最大耐受剂量法进行小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通过Ames试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检测余甘子的遗传毒性,大鼠灌胃给药30d观察其亚急性毒性。结果余甘子药液对雌雄小鼠的LD50均大于20 000 mg/kg。三项遗传毒性试验结果均为阴性(P0.05),亚急性毒性试验期内各试验组动物生长发育良好,各项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病理组织学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结论余甘子属于无毒级,在所测剂量及检测指标范围内未发现遗传毒性和亚急性毒性。  相似文献   
104.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它本身通常不是一种致命性的心律失常,但在部分患者中可使病死率增高。房颤可根据持续时间、临床表现的不同而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永久性3型;持续性心房颤动常不能自行恢复窦性心律,可发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2001年3月~2005年3月我们应用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取得了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2例心房颤动患者,男13例,女9例;年龄42~71岁,平均52岁。经体格检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确诊为心房颤动,入选标准:阵发性房颤15例,每周至少发作2次,每次至少持续…  相似文献   
105.
谢玮 《新医学》2002,33(4):225-226
1引言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是以病变累及右心室为特征,以右心室性心律失常为突出表现的一种疾病,临床较为少见,现报道1例如下. 2病例报告  相似文献   
106.
张跃丽  谭立芬  吴琼  陈碧琼  潘肖英  谢玮 《护理研究》2005,19(16):1453-1454
[目的]探讨翻转针柄法减轻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方法]90例需静脉补钾的门诊病人,采用自身对照法,将病人左手、右手静脉输液随机分为翻转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固定法,翻转组采用翻转针柄固定法.两手穿刺部位、方法和操作人员固定,两组均采用恒定的输液速度,观察穿刺局部疼痛情况.[结果]翻转组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7.250,P<0.05).[结论]翻转针柄固定法是减轻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7.
目的:分析江苏省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情况,为指导居民合理膳食和防控慢性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0—201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江苏省调查结果,采用多层多阶段与人口成比例的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6个县区共2 244例,采用连续3 d 24 h回顾调查法和调味品称重法进行膳食调查。依据《中国食物成分表》,计算钠的食物来源情况。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参考摄入量(2013)》比较,衡量江苏省成年人群膳食钠摄入水平。结果:江苏省成年居民人均每日膳食钠摄入量为(5 313.05 ± 3 047.93)mg,其中大城市较低为(4 940.88 ± 2 720.74)mg,中小城市为(5 238.15 ± 2 920.79)mg,普通农村较高为(5 667.05 ± 3 402.66)mg;男性平均每日膳食钠摄入量(5 686.65 ± 3 150.77)mg大于女性(4 994.72 ± 2 921.35)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8,P < 0.001);≥ 40~60岁组平均每日膳食钠摄入量为(5 526.31 ± 3 194.34)mg,高于≥ 18~40岁和≥ 60岁两个年龄组。97.9%的居民膳食钠摄入量超过适宜摄入量,93.8%超过建议摄入量。食盐、酱油、鸡精是膳食钠的主要来源,腌菜和酱料也提供了一定比例的钠。结论:江苏省成年居民膳食钠摄入量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相比处于较高水平,应大力提倡清淡饮食,积极采取措施限盐限钠,降低人群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108.
目的:确定已获得的多株抗突触蛋白γ(synulcein-γ, SNCG)单克隆抗体识别的抗原表位区域, 为相关后续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分别构建谷胱甘肽疏基转移酶(GST)与SNCG不同截短体的表达载体并表达GST-SNCG截短体融合蛋白, 采用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单抗与不同截短体融合蛋白的反应, 推知不同单抗的抗原识别表位区域。依据推测的抗原识别表位的区域, 构建并表达GST-表位小肽融合蛋白, 并用相应单抗进行ELISA和Western blot检测, 确定单抗的抗原表位区域。结果: 确定了11株SNCG单抗的抗原识别表位区域, 分别是9#、42#和3E4抗体的抗原表位位于SNCG第1到21位氨基酸, 11#和22#抗体的抗原表位位于SNCG第78~92位氨基酸, 1#、14#、18#、31#和36#抗体的抗原表位位于SNCG第93到110位氨基酸, 6C8抗体的抗原表位位于SNCG第111~127位氨基酸。结论: 确定了11株SNCG单抗的抗原识别表位区域, 为SNCG的进一步研究和血清学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110.
鹿茸草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是玄参科植物绵毛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 Franch.)或沙氏鹿茸草(Monochasma sheareri Franch. ex Maxim.)的全草,具有清热解毒、祛风止痛、凉血止血等多种功效。本文利用CNKI、PubMed和SciFinder以鹿茸草(Monochasma savatier Franch.或Monochasma sheareri Franch. ex Maxim.)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对鹿茸草的品种、药材标准、化学成分以及生物活性与药理作用等文献进行综述,为鹿茸草的研究、开发、应用以及临床合理使用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