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25篇
儿科学   1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36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5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1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2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血液胆碱酯酶(ChES)可分为存在于红细胞膜上的真性胆碱酯酶(AChE)和存在于血清中的假性胆碱酯酶(PChE),两者活性之和为总胆碱酯酶(TChE)。早在50年代,胆碱酯酶活力测定就开始应用于急慢性有机磷中毒的诊断['1,现在仍广泛用于环境检测[']、法医学鉴定、毒物分析[  相似文献   
82.
本文对急性上消化道出血24小时内行内窥镜检查,同时根据病灶具体情况选用较为合适的止血措施进行内镜下治疗的几个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强调急诊检查的重要性和内镜下各种止血方法应用时应因人而异,因病灶而异,更应掌握好适应证.对48例出血病例作了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3.
许建文 《广西医学》2005,27(6):910-911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临床上大多数纤维环未破裂此症患者经保守治疗可达到明显缓解或治愈,但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绝大部分需要手术治疗。笔者于2000年10月至2005年1月对51例破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  相似文献   
84.
许建文 《吉林医学》2008,29(24):2452-2452
1病历摘要 患者,男64岁,因双下肢浮肿半个月,加重3d伴发热、乏力、厌食人院。既往曾有心悸、胸闷病史。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双下肢浮肿、双脚疼痛,无气短、少尿,在家附近医院作心电图,有ST—T改变,诊断为冠心病、心力衰竭。给予口服双氢克尿噻、螺内酯及鲁南欣康,症状无缓解。1周前双下肢浮肿加重,小腿皮肤发红、多处起水疱,有灼热样疼痛感,伴发热、周身无力及厌食。患者先后到两家医院内科门诊就诊,经心电图超声及MRI等一系列检查未有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85.
PBL的全称是“Problem Based Learning”,指代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于1969年在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提出[1]。在1993年召开的爱丁堡世界医学教育高峰会议中得到推荐,目前已被广泛运用于欧美地区许多医学院校的教学中。近10年在我国医学院校中也逐渐得以开展。与LBL(Lecture Based Learning)传统教学法即以授课为基础的教学模式不同,PBL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医学教育。PBL教学方法被认为能够明显地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目的性[2]。《中医伤科学》是中医院校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骨伤专业学生而言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在《中医伤科学》教学中运用PBL教学模式。1《中医伤科学》的特点《中医伤科学》是一门运用中西医结合理论与诊疗方法研究骨、关节及软组织病损的课程,教材分为总论和各论两个部分,前者包括中医伤科发展简史、损伤分类与病因病机、临床诊查、治疗方法和创伤急救等部分,后者主要包括骨折、脱位、筋伤、内伤和骨病等。从内容看,总论部分以专业理论、诊疗大法及原则为主,各论则以具体伤病的诊疗为主,总体属于基础学科和临床实践相结合、中医...  相似文献   
86.
目的:了解随访和中长期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康复情况的影响,寻求保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方法。 方法:随访观察2000-01/2005—06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174眼),男38例,女49例.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初次治疗后给予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长期干预方法:通过强烈要求患者定期复诊、电话和信件联络、定期走访部分病例等方法,对患者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给予指导,并每一两周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尽力控制空腹血糖〈6.7mmol/L:同时给予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发现眼底病变有所进展的患者,及时给予眼底补充光凝治疗。使用SPSS1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 结果:有随访(复诊)记录者87例(174眼),其中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2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2眼;157眼接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在接受初次诊治后3个月时均保持随访,在接受初次诊治后6,12,24,36,48个月时保持随访观察的病例分别为79,65,48,45,36例。随访时间最长50个月。①患者初次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有提高(χ^21-2=10.79.P〈0.05),并且在初次治疗后的第1~3年延缓了视力的继续损害(χ^22-3=2.99,χ^22-4=0.91,以χ^22-6=5.41,χ^22-6=4.18,P〉0.05)。②初次治疗后48个月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还是较初次治疗后3个月时有所下降,但和初次治疗前无明显差异(χ^22-7=9.59,P〈0.05,χ^21-7=8.86,P〉0.05);对数据的分析还发现,初次治疗后6,12,24,36个月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和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就是说视力无明显提高或降低(χ^21-3=2.98,χ^21-4=8.51,χ^21-5=3.78,χ^21-6=5.67,P〉0.05)。③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持续高水平、高血压、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是否定期看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是否定期到眼科复诊、是否接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等7个因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康复有关的重要独立因素为是否定期看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持续高水平、是否定期看眼科医生和持续高血压。 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同时,眼科医师与内科医师密切协调,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中长期干预,很大程度上减缓和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发展得到一定控制,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7.
目的:了解随访和中长期干预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视力康复情况的影响,寻求保护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的方法。方法:随访观察2000-01/2005-06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眼科治疗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87例(174眼),男38例,女49例,在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接受初次治疗后给予干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中长期干预方法:通过强烈要求患者定期复诊、电话和信件联络、定期走访部分病例等方法,对患者的饮食控制、药物治疗给予指导,并每一两周对患者血糖水平进行检测,尽力控制空腹血糖<6.7mmol/L;同时给予长期口服药物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对发现眼底病变有所进展的患者,及时给予眼底补充光凝治疗。使用SPSS10forWindows软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COX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有随访(复诊)记录者87例(174眼),其中非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102眼,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72眼;157眼接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在接受初次诊治后3个月时均保持随访,在接受初次诊治后6,12,24,36,48个月时保持随访观察的病例分别为79,65,48,45,36例。随访时间最长50个月。①患者初次治疗后3个月时视力有提高(χ21-2=10.79,P<0.05),并且在初次治疗后的第1~3年延缓了视力的继续损害(χ22~3=2.99,χ22~4=0.91,χ22~5=5.41,χ22~6=4.18,P>0.05)。②初次治疗后48个月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还是较初次治疗后3个月时有所下降,但和初次治疗前无明显差异(χ22~7=9.59,P<0.05,χ21~7=8.86,P>0.05);对数据的分析还发现,初次治疗后6,12,24,36个月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视力和治疗前并无明显差异,就是说视力无明显提高或降低(χ21~3=2.98,χ21~4=8.51,χ21~5=3.78,χ21~6=5.67,P>0.05)。③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持续高水平、高血压、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是否定期看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是否定期到眼科复诊、是否接受眼底激光光凝治疗等7个因素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预后有明显影响(P<0.05)。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康复有关的重要独立因素为是否定期看内科医生(内分泌科医生)、糖尿病病程、空腹血糖持续高水平、是否定期看眼科医生和持续高血压。结论:在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同时,眼科医师与内科医师密切协调,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中长期干预,很大程度上减缓和减轻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症,使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损害的发展得到一定控制,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8.
背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较好.目的:全面综述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蛋白质组学相关的研究.方法:检索万方、清华同方等中文数据库及Pubmed 数据库2001-01/2010-12 的相关文章,中文检索词为"中医证型、蛋白质组学、腰椎间盘突出症",英文检索词为"syndrome type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rotcomics,lumbarintervertebral disk protrusion".纳入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清蛋白质组学研究及蛋白质组学、中医分型与中医药3 者关联的研究,排除重复研究及Meta 分析类文章.结果与结论:计算机检索得到361 篇文献,中文79 篇,英文282 篇,阅读标题与摘要进行筛选,排除与此文无关的文献.对29 个符合要求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认为,部分疾病的中医分型与血清蛋白质组学有关,机体某些特异性标志蛋白表达可能与椎间盘退变相关.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中医血瘀证、湿热证、寒湿证等证型的关联性得到了部分实验及临床的验证,但缺乏蛋白质组学相关性研究.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肥胖与腰椎间盘退变的关联性。方法筛选符合既定相关标准的研究对象150例,分为病例观察组60例、病例对照组60例、健康组30例,均进行MRI检查,再根据Pfirrmann分级方法判断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然后运用统计软件对所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病例观察组及病例对照组腰椎间盘退变为Ⅴ级与健康组腰椎间盘退变为Ⅴ级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对照组中,肥胖者腰椎间盘退变为Ⅳ~Ⅴ级所占比例与超重及正常体重者间腰椎间盘退变为Ⅳ~Ⅴ级所占比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中,肥胖者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也比超重及正常体重者严重。结论体质指数越大,腰椎间盘退变的程度越高,肥胖可能是引发腰椎间盘退变的危险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90.
[目的]探讨运用步行负荷试验检查对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责任节段"定位的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一2009年10月收治的40例影像学表现为多节段退变件腰椎管狭窄症患者,运用步行负荷试验结合影像学检查,进行"责任节段"定位判断诊断,以便确定临床症状产生的责任区域,并与影像学检查对比分析.同时根据上述方法对确定的"责仟节段"运用"选择性椎板减压加神经根管扩大术"治疗;疗效则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协会JOA评分标准评定.[结果]加例患者步行后较静息时的临床体征均有不I司程度的加重或引发新的临床体征.步行后和静息时腰痛、下肢感觉障碍及下肢麻木、放射痛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MRI及CT检查显示受累168条神经根,经步行负荷试验定位诊断并经手术证实,实际累及110条神经根(X<'2>值=8.173),影像学检查与步行负荷试验检查阳性神经根的构成分布相同,狭窄节段以L<,4、5>为主,其次为;L<,5>S<,1>及L<,3、4>节段,而L<,1、2>及L<,2、3>,节段虽影像学有狭窄,但少见有临床症状及体征(但也可能与样本量过少有关).本组40例患者均针对"责任节段"行椎板减压及神经根管扩大手术,其结果显示:术前评分(7.02±0.42)分;术后评分(13.12±0.34)分;末次随访评分(12.96±0.65)分;术后与术前评分比较P=0.0000,提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术后与术后最终随访时评分比较P=0.121 5,提示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对于多节段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运用步行负荷试验结合影像检查,进行临床功能定位检查,可在术前明确本病的"责任节段",便于医牛选择手术减压的范围及部位,减少或避免了医源性腰椎不稳的发生.对仅有影像学狭窄征象而无临床症状的间隙无需进行"预防性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