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11.
目的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CD24和Lgr5在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患者100例,选择同期肠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正常的结直肠黏膜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24和Lgr5的表达,所有病理切片由两名病理科医师独立阅片后统计分析。结果 CD24在正常肠黏膜和炎性增生性息肉组不表达,在腺瘤性息肉和腺癌中强表达,CD24在非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癌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CD24阳性率与息肉病理类型有相关性(r=0.627,P0.01);CD24阳性率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递增,CD24阳性表达与息肉大小有相关性(r=0.345,P0.05);CD24阳性率随着无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逐渐递增,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CD24阳性表达与异型增生程度呈显著相关(r=0.579,P0.05);年龄40岁的患者CD24阳性率明显低于≥40岁患者(χ~2=5.401,P0.05);CD24和Lgr5阳性率在男性和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r5在正常肠黏膜和炎性增生性息肉组不表达或低表达,在腺瘤性息肉和腺癌中表达率高,且为强表达,Lgr5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高,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表达与息肉病理类型呈相关性(r=0.563,P0.05);Lgr5阳性表达率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但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率与息肉大小有相关性(r=0.419,P0.01),但是直径1.0 cm息肉组与1.0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r5阳性率随着无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组逐渐递增,但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表达与异型增生程度有相关性(r=0.524,P0.01)。但无异型增生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腺癌组之间两两比较,Lgr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r5阳性率在40岁和≥40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P0.05)。结论 CD24和Lgr5都是结直肠息肉恶变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它们的检测可以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12.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9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与对照组30例,治疗组辨证分型为风热型、风寒型、瘀血型及肝郁型,予中药内服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予卡马西平片、苯妥英钠片口服。在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8.3%)明显高于对照组(16.7%),总有效率治疗组(95.0%)也明显高于对照组(66.7%),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愈率高,不易复发,无后遗症。  相似文献   
113.
目的:探讨痛痒消洗剂对肛瘘术后创伤模型大鼠创面的影响。方法:6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高锰酸钾组和痛痒消洗剂高、中、低剂量组5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背部造成全层皮肤切除伤口,并滴加粪便混悬液建立感染性开放创面模型。分别于第7天和14天每组随机抽取6只大鼠处死取样,观察大鼠一般情况,计算每组创面愈合率,运用HE染色法镜下观察各组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的形态结构学改变;运用Masson染色镜下观察创面纤维化的情况。结果:治疗的第3、7、14天,痛痒消洗剂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高锰酸钾组(P<0.05);痛痒消洗剂组在治疗第7天大鼠创面新生肉芽组织中的炎症细胞比模型组和高锰酸钾组明显减少,在治疗第14天成纤维细胞均多于模型组和高锰酸钾组。结论:痛痒消洗剂可通过降低炎症反应、加快肉芽组织生成,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4.
目的 考察痛痒消洗剂对肛周脓肿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痛痒消洗剂。检测临床疗效、IL-10、HMGB1、IL-5、sICAM-1、VEGF、ColⅢ、bFGF、水肿评分、肉芽生长评分、VAS评分、腐肉完全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肛管静息压、SF-36评分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组IL-5、HMGB1、sVCAM-1、水肿评分、VAS评分降低(P<0.05),IL-10、VEGF、ColⅢ、bFGF、肉芽生长评分、肛管最大收缩压、直肠肛管抑制反射阈、肛管静息压、SF-36评分升高(P<0.05),以观察组更明显(P<0.05),观察组腐肉完全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痛痒消洗剂可调节肛周脓肿术后患者Th1、Th2细胞免疫,抑制机体炎症,提高VEGF、ColⅢ、bFGF水平,缓解水肿和疼痛,促进肉芽生长和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5.
急性心力衰竭(AHF)的发病机制复杂, 使用B型利钠肽(BNP)、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诊断并评估患者严重程度、预测患者预后的效果有待提高。近期研究表明, 氨基酸、脂肪类及糖类代谢标志物能够精准跟踪AHF进展状况, 并提高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果。本文主要从信号通路异常激活、胰岛素分泌失衡等机制发现心脏代谢需求显著增加的原因, 根据支链与芳香族氨基酸、血清游离脂肪酸与脂肪酸结合蛋白以及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的代谢途径与含量变化综述了AHF的潜在病理机制及其预测效果, 以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6.
随着微生物快速鉴定技术日趋兴起, MALDI-TOF MS已成为临床鉴定真菌的重要工具。蛋白质提取方法的适用性及标准化等问题阻碍MALDI-TOF MS技术在真菌领域的发展。本文分析真菌细胞壁复杂结构, 介绍MALDI-TOF MS商业质谱系统推荐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整理MALDI-TOF MS鉴定各种属酵母样真菌和丝状真菌的蛋白质提取方法, 如直接涂抹法、甲酸乙腈萃取法、磁珠研磨法等, 总结目前MALDI-TOF MS鉴定真菌时蛋白质提取方法应用现状及积弊, 以期为后来相关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