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4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7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8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监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环境及消毒灭菌效果,分析造成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版《消毒技术规范》的规定,对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使用中消毒剂等采样进行细菌学检查。结果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医疗用品等细菌总数均超标,且某些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结论严格无菌操作,规范监测管理是降低及控制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2.
连续5年临床分离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近5年来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文件(2003—2007年)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对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所有被测药物中对563株鲍曼不动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抗菌药物,但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2007年分别达22.6%和23.2%。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鲍曼不动杆菌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3.
许建成  周琪  黄晶  续薇 《中国药房》2008,19(32):2505-2507
目的:了解近5年来我院临床分离克雷伯菌属的耐药变迁。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的标准判断结果;采用WHONET-5软件对耐药性数据进行分析。结果:2003~2007年我院收集克雷伯菌属840株,来自呼吸道标本、血液、分泌物者分别占59.3%、12.0%、10.1%。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克雷伯菌属检出率在51.0%~65.1%范围内。未发现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耐药的克雷伯菌属细菌,产ESBLs克雷伯菌属多重耐药严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应加强克雷伯菌属细菌耐药监测,了解其耐药变迁,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止耐药菌株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4.
105.
目的验证卫生行业标准WS/T 404.3-2012、WS/T 404.6-2015,判断其是否适用于本地区。方法根据WS/T 405-2012,选20-79岁汉族健康体检者,每个性别每10岁取20例以上。使用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血清钾、钠、氯、总钙、无机磷检测。分析5个参数的性别及和年龄差异,验证落在参考区间内的测定值是否≥90%。结果男性、女性12个亚组的血清钾、钠、氯、总钙、无机磷91%以上落在参考区间内,均通过验证。血清钾、钠、氯、总钙、无机磷均有年龄及性别差异。男性血清氯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而总钙、无机磷则呈逐渐下降趋势。女性各年龄段只有血清氯随年龄增长呈逐渐上升趋势。结论卫生行业标准WS/T 404.3-2012、WS/T 404.6-2015可以应用于本地区汉族人群。  相似文献   
106.
目的建立0~14岁长春市汉族儿童血清碱性磷酸酶(ALP)的参考区间。方法采用日立7600-21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4 211名健康体检儿童(男2 090名,女2 121名)血清ALP。弃离群值后,判断数据是否正态分布。One-Way ANOVA比较组间差异及确定是否需性别、年龄分组。非参数方法计算参考值的2.5百分位数和97.5百分位数,R语言计算90%置信区间。结果长春市儿童ALP参考区间有年龄及性别差异。婴儿出生1个月内ALP水平较低,此后开始增高,1个月至11岁儿童ALP水平相对稳定且无性别差异。12岁后儿童ALP水平逐渐出现性别差异,12~14岁女孩ALP水平逐渐下降,而12~14岁男孩ALP水平高于同年龄段女孩。年龄、性别合并后的参考区间包括0~30 d、1~12月、1~10岁、11岁、12~14岁(男)、12岁(女)、13岁(女)及14岁(女)。结论建立儿童年龄、性别相关的血清ALP参考区间对儿童预防保健及疾病状况分析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分析2个检测系统尿轻链κ-Ig、λ-Ig结果,评价可比性、一致性及偏移。方法 分别用BNⅡ(参比方法,X)与BA400(待评方法,Y)检测162例尿κ-Ig与132例尿λ-Ig水平各1次。采用ESD法剔除离群值。散点图、偏差图及Bland-Altman图用于分析Y随X变化的大致趋势、方法间差值潜在变化特征及一致性。根据方法间差值分布状态使用平均值或中位数初步估算偏移。2组间比较采用配对样本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选择Deming和Passing-Bablok回归模型拟合散点图,计算医学决定水平处的偏移及可信区间,以≤±12.5%为可接受标准。结果 经ESD检验和散点图、偏差图分析筛选出146对尿κ-Ig与122对尿λ-Ig测量结果。散点图显示2种方法间测量值大致呈线性关系,偏差图显示方法间差值呈混合变化(SD和CV)。尿κ-Ig在低浓度与高浓度处估算偏移及其95%CI分别为-1.47(-1.89~-0.97)mg/L、5.98%(3.20%~8.76%);尿λ-Ig在低浓度与高浓度处估算偏移及其95%CI分别为1.70(1.26~2.15)mg/L、18.87%(14.03...  相似文献   
108.
目的了解长春地区老年人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情况。方法采用VITEK-2微生物自动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使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采用WHONET-5软件对药敏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共分离革兰阴性杆菌910株,其中铜绿假单胞菌210株(23.1%),大肠埃希菌190株(20.9%),克雷伯菌170株(18.7%),不动杆菌100株(11.0%),阴沟肠杆菌60株(6.6%),其他革兰阴性杆菌180株(1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由低至高依次为亚胺培南5.5%、美罗培南6.6%、头孢哌酮/舒巴坦15.2%、哌拉西林/三唑巴坦18.4%、头孢吡肟20.1%、左氧氟沙星29.8%。所有革兰阴性杆菌对三代头孢头孢噻肟、头孢曲松的耐药率高达50%以上。结论长春地区老年患者下呼吸道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多重耐药非常严重,因此应定期监测该地区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趋势,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9.
目的 运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存储的数据,通过间接法建立长春地区健康成人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参考区间.方法 收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LIS中存储的体检中心20~<80岁健康体检者数据,对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BOX-COX转换及采用Turkey法剔除离群值.建立健康成人TBIL、DBIL的参考区间并进行验证.结果 经BOX-COX转换及Turkey法剔除离群值后纳入健康体检者共29155例.同年龄段不同性别间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TBIL、DBIL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男、女20~<40、40~<50、50~<80岁3个年龄段建立TBIL参考区间,男性分别为0~28.5、0~29.2、0~29.9μmol/L;女性分别为0~24.5、0~24.3、0~24.8μmol/L.男性DBIL参考区间为0~6.1μmol/L(20~<30岁)、0~5.7μmol/L(30~<50岁)、0~6.1μmol/L(50~<60岁)、0~6.4μmol/L(60~<80岁);女性DBIL参考区间为0~5.5μmol/L(20~<30岁)、0~5.2μmol/L(30~<40岁)、0~4.6μmol/L(40~<50岁)、0~4.4μmol/L(50~<70岁)、0~4.9μmol/L(70~<80岁).结论 基于LIS中的相关数据,采用间接法建立TBIL、DBIL参考区间简单可行,适于临床实验室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10.
目的检测肿瘤细胞表面标志物CD24和Lgr5在结直肠息肉和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方法选择行结肠镜检查或治疗患者100例,选择同期肠镜下活检,病理证实正常的结直肠黏膜2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D24和Lgr5的表达,所有病理切片由两名病理科医师独立阅片后统计分析。结果 CD24在正常肠黏膜和炎性增生性息肉组不表达,在腺瘤性息肉和腺癌中强表达,CD24在非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癌中阳性表达逐渐增高,CD24阳性率与息肉病理类型有相关性(r=0.627,P0.01);CD24阳性率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递增,CD24阳性表达与息肉大小有相关性(r=0.345,P0.05);CD24阳性率随着无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逐渐递增,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CD24阳性表达与异型增生程度呈显著相关(r=0.579,P0.05);年龄40岁的患者CD24阳性率明显低于≥40岁患者(χ~2=5.401,P0.05);CD24和Lgr5阳性率在男性和女性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gr5在正常肠黏膜和炎性增生性息肉组不表达或低表达,在腺瘤性息肉和腺癌中表达率高,且为强表达,Lgr5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炎性息肉、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腺癌中的阳性表达逐渐增高,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表达与息肉病理类型呈相关性(r=0.563,P0.05);Lgr5阳性表达率随着息肉直径的增加而逐渐递增,但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率与息肉大小有相关性(r=0.419,P0.01),但是直径1.0 cm息肉组与1.0 cm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r5阳性率随着无异型增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及腺癌组逐渐递增,但两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gr5阳性表达与异型增生程度有相关性(r=0.524,P0.01)。但无异型增生组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腺癌组之间两两比较,Lgr5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gr5阳性率在40岁和≥40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95,P0.05)。结论 CD24和Lgr5都是结直肠息肉恶变的重要参考指标,对它们的检测可以为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