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39篇
  免费   418篇
  国内免费   184篇
耳鼻咽喉   71篇
儿科学   89篇
妇产科学   46篇
基础医学   277篇
口腔科学   109篇
临床医学   751篇
内科学   387篇
皮肤病学   56篇
神经病学   313篇
特种医学   249篇
外国民族医学   4篇
外科学   672篇
综合类   1841篇
预防医学   893篇
眼科学   61篇
药学   634篇
  26篇
中国医学   808篇
肿瘤学   254篇
  2024年   35篇
  2023年   138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8篇
  2020年   169篇
  2019年   144篇
  2018年   154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57篇
  2015年   140篇
  2014年   339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312篇
  2011年   335篇
  2010年   293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48篇
  2007年   356篇
  2006年   372篇
  2005年   333篇
  2004年   280篇
  2003年   295篇
  2002年   201篇
  2001年   281篇
  2000年   266篇
  1999年   251篇
  1998年   170篇
  1997年   182篇
  1996年   154篇
  1995年   161篇
  1994年   127篇
  1993年   85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2篇
  1989年   39篇
  1988年   43篇
  1987年   22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28篇
  1984年   17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10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6篇
  1965年   4篇
  1962年   3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4篇
  195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91.
小剂量氟哌啶醇,哌替啶辅助氯胺酮麻醉剖宫产254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4年始用小剂量氟哌啶醇、哌替啶辅助氯胺酮静脉麻醉于剖宫产,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共254例,合并妊毒症62例、风心病21例。麻醉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7±1.1min(6~15min)。术前苯巴比妥钠肌注或不用,禁食,未行气管内插管。入室后先静滴东莨菪碱0.3mg、氟哌啶醇0.03~0.05mg/kg、哌替啶0.4~0.6mg/kg,面罩吸氧,滴入  相似文献   
92.
93.
氯化胆硷对补体的灭能作用林金学(福建永安市立医院,福建永安366000)胶乳凝集试验(LPAT)检测抗"O"时,血清需预先经过56℃30分钟灭能,有时因灭能不彻底,导致凝集颗粒细小,影响判断。为克服此不足,笔者在血清生理盐水中加入氯化胆硷进行化学灭能...  相似文献   
94.
  目的  鼾症患儿病因多且复杂,部分患儿常规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术后效果不佳,本研究将小儿鼾症手术与下鼻甲后端消融术联合应用,探讨其在改善鼻腔通气功能的应用价值。  方法  纳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于2021年6—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经过多导睡眠监测(PSG)确诊的小儿鼾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30例,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消融术)和实验组(30例,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及腺样体切除联合下鼻甲后端消融术)。治疗前后均行PSG、鼻阻力测定及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特异性生活质量调查(OSA-18)量表填写。比较2组术前、术后6个月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相关水平及OSA-18量表总评分,2组中鼻阻力值异常患儿术后第1、2、3周的鼻阻力值。  结果  实验组患儿术后的AHI[(3.60±1.63)次/min]、LSaO2[(96.07±2.29)%]指标及OSA-18总评分[(22.57±2.79)分]优于对照组[(8.63±1.30)次/min、(91.23±1.22)%、(25.57±4.7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周2组鼻阻力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改善(均P>0.05),术后第2、3周2组鼻阻力均显著改善(均P<0.05),且实验组鼻阻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鼻阻力异常患儿行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扁桃体切除及腺样体消融联合下鼻甲后端消融术更有利于改善患儿术后鼻腔通气功能, 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5.
表皮生长因子影响肿瘤患者舌苔变化的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EGF)对食管癌细胞Eca-109细胞周期及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达的影响,探讨EGF促进肿瘤患者舌苔增厚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EGF-R的表达和细胞周期。结果 EGF能明显促进Eca-109细胞膜上EGF-R的表达,使细胞增殖活性大大增强。结论EGF有是通过促进EGF-R的表达影响舌苔形成。  相似文献   
96.
我国HIV-1 B''亚型毒株gag基因变异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我国人免疫缺陷病毒1型(HIV-1)B’亚型主要流行株在宿主免疫压力下的基因变异及抗原表位的变化特征,探讨选择压力、基因离散率和抗原表位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然后将所得序列进行系统进化树和氨基酸变异分析,使用GCG软件包的Distance程序对P17和P24两个区段计算基因距离,用Diverge程序计算同义替换(1(s)和非同义替换(1(a)及二者之间的比值,并对我国人群中较常见的HLA型别限制的CTL表位的突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Ks/Ka值〈1,而P24区段的Ks/Ka值〉1;P24部分的基因离散率低于P17部分;P17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34.94%,而P24区段抗原表位的保守率为67.38%;从基因离散率、所受的选择压力及抗原表位的突变率3个方面来看,HIV-1的P17区段均明显大于P24区段。结论HIV-1B’亚型毒株的P17区段的抗原表位变化较大,而P24区段的抗原表位相对较为保守。提示P24区段的CTL表位更适合于表位疫苗的研制。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CR,FQ-PCR)开展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核酸定量检测中的测量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乙型肝炎病毒核酸定量检测的实验分组设计与数据处理分析,计算分析该检测方法不同来源的测量不确定度值。结果对3组不同水平浓度值样本来源的数据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统计分析,QDNA的组标准差远远大于LGQDNA的标准差,初始浓度数值经过对数转化后离散程度降低,统计平均值也发生了偏离。LGQDNA为3.465、4.927和6.018的样本,其浓缩过程来源的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20、0.019和0.009;LGQ无偏估计在3.706、6.750的样本的核酸提取来源相对不确定度分别为0.016和0.009;数据分析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0~0.008;热循环仪来源的LGQ不确定度为0.002~0.008。结论使用核酸浓度值QDNA与使用其对数值LGQDNA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的结果存在差异;标本制备过程中的浓缩和DNA提取是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HBV核酸定量检测时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来源,标本制备环节是影响该项检测的关键因素,包括试剂、方法和操作者的准确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99.
B7-H3是B7家族的最新成员,B7-H3 mRNA广泛存在于非淋巴组织,其受体在活化的T细胞表面可被诱导表达,且此受体不同于CTLA-4、ICOS和PD-1。在抗人CD3单克隆抗体存在的情况下,B7-H3可增加CD4^ 和CD8^ 细胞的生成,且是剂量依赖性的,并可选择性的增加IFN-γ的生成,参与T、B细胞的活化和机体免疫,在肿瘤治疗、器官移植和自身免疫病的治疗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0.
目的:通过测定退变颈椎间盘压缩性能的改变,同时观测软骨终板基质蛋白多糖(proteoglycan PG)的变化,为退变的椎间盘显现异常力学特性作一分子机制上的探讨。方法: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保持45°低屈曲住5小时/次·天,取C5-6椎间盘进行生物力学测定;同时生化测定椎间盘终板糖胺多糖(glycosaminoglycan,GAG)总量、硫酸软骨素(chongdroitin sulphate,CS)和硫酸角质素(keratan sulphate,KS)比值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含量;总结分析颈椎间盘退变时基质各成分的系统变化及其对椎间盘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模型组终板抗压强度、断裂时的最大形变、终板基质蛋白多糖总含量、硫酸软骨素/硫酸角质素比值、透明质酸含量都低于对照组(P<0.05),并随造模进程的深入而减小。结论:长时间的应力不均状态,造成椎间盘终板材料力学特性改变;颈椎间盘基质蛋白多糖含量和成分改变是颈椎间盘生物力学性能减退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