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2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7篇
药学   30篇
中国医学   34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21.
背景:幽门螺杆菌(H.pylori)的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但关于根除治疗前后Hpylori感染与炎症的关系以及评价治疗效果时应用何种方法、在何部位取活检的研究不多,仍存在争议。目的:探讨并比较H.pytori感染根除治疗前后不同活检部位组织学检查和^13C-尿素呼气试验(UBT)检查的准确性。方法:受试者在根除治疗前后于胃窦、胃体和胃角处分别取黏膜活检标本各1块,以Giemsa染色、改良甲苯胺蓝染色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pytori感染情况。并对部分Hpytori感染的组织学检查和^13C-UBT进行评估。结果:治疗前胃窦、胃体、胃角Hpytori感染率分别为6113%、66.0%和59.6%。对4810例证实有H.pytori感染的患者在根除治疗后随访6周,有22.0%的病例有细菌残留,胃窦、胃体和胃角处Hpytori感染率分别为17.4%、17.3%和18.3%,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Hpzlori感染者根除治疗前99.7%有活动性炎症,99.0%有慢性炎症。根除治疗后尽管有细菌残留,但炎症活动性减低。组织学检查H.pytor/感染的患者中,根除治疗前有78.3%^13C-UBT阳性:根除治疗后,仅有49.6%^13C-UBT阳性。结论:根除治疗前^13C-UBT和组织学检查结果的符合度较高,但对抗H.pytori治疗效果的评价,组织学检测优于^13C-UBT。  相似文献   
122.
患者女,66岁,主因“进食胸骨后不适2年,加重4月”于2007年2月入院。患者2年前出现进食胸骨后不适,无伴随症状。近4个月自觉进食后胸骨后不适症状加重,伴有反酸、烧心,有时恶心、呕吐,偶有进食哽噎及异物感,无纳差及消瘦,二便正常。曾两次在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诊断为“食管息肉”,  相似文献   
123.
目的 比较圈套器冷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与圈套器热切除术 (hot snare polypectomy,HSP)在治疗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中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1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西院区消化科行内镜下息肉切除的187例患者,共284例息肉,其中145例息肉采用CSP治疗,139例息肉采用HSP治疗。本研究主要评价指标为息肉的完整切除率,次要评价指标为标本回收率、操作时间、治疗费用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包括术中出血率、迟发出血率及穿孔率。结果 CSP组的完整切除率为90.34%,HSP组为92.09%,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6)。在术中出血方面,CSP组发生7例,HSP组发生5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06)。CSP组发生迟发出血1例,HSP组无迟发出血。两组均未发生穿孔。所有息肉切除所获标本均成功收回。CSP组平均操作时间短于HSP组 (70.6 s vs 75.2 s,P<0.001)。CSP组治疗平均费用低于HSP组(1 371.00元 vs 2 434.90元,P<0.001) 。CSP组平均住院时间短于HSP组(2.9 d vs 3.6 d,P<0.001)。结论 CSP与HSP同样为切除直径4~9 mm无蒂结直肠息肉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但CSP操作更省时,患者花费更少、住院时间更短。  相似文献   
124.
不同产地半枝莲药材及其混淆品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香爱  袁志芳  刘伟娜  李敏  张兰桐 《中成药》2007,29(10):1412-1415
目的:研究并建立半枝莲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C18柱,甲醇-乙腈-0.05%磷酸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C,对30个不同来源的药材进行了检测。结果:建立了半枝莲药材HPLC-UV指纹图谱共有模式,14个共有峰被标定。并对30批半枝莲及其混淆品的进行了相似度比较。24批半枝莲药材的相似度均在0.7以上,6批混淆品均在0.4以下。结论:HPLC指纹图谱鉴别半枝莲及其混淆品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可作为半枝莲药材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125.
目的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m, RP-HPLC)测定朱砂莲块根中马兜铃酸A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测定,C18柱(250 mm×4.6 mm,5 μm)为固定相,以甲醇-水-冰醋酸(59∶40∶1)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15 nm,柱温为室温,进样量为20 μL.结果马兜铃酸A与共存的成分能很好分离,在 1.33~26.6 m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 98.60 %,RSD为 0.81 %(n=5).结论该法简便、快速、准确,适用于马兜铃酸A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26.
HPLC法同时测定马鞭草中马鞭草苷和戟叶马鞭草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建立马鞭草药材中马鞭草苷(verbenalin)及戟叶马鞭草苷(hastatoside)的测定方法 .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乙腈-水(15:85)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38 nm.结果 马鞭草苷、戟叶马鞭草苷在17.2~155.2μg/mL和25.5~229.9μg/mL与峰面积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89%(RSD=1.1%),99.00%(RSD=0.4%).结论 本法操作简便、准确,具有良好的重现性,为马鞭草药材的合理应用及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