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7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5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51篇
内科学   96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8篇
综合类   16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雌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的相关性。方法运用双能量X线吸收法(DEXA)测定61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BMD,PCR-RFLP检测ER基因多态性。结果2型糖尿病组PP型的BMD与Pp型相比,在L2,L3,L4及L2~4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分别为0.045,0.021,0.019和0.019);与pp型相比,在L4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37)。Pp型与pp型相比,各部位BMD均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ER基因型分布频率为PP型0.128,pp型0.333,Pp型0.539,PP型腰椎BMD明显低于Pp型与pp型。结论2型糖尿病易合并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ER基因PP型与2型糖尿病患者腰椎低BMD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内活性氧簇(ROS)生成的影响。方法将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分成对照组、空病毒Ad组、d-PGC-1α感染组、PGC-1αsiRNA转染组,分别将四组细胞置于正常糖及高糖环境中进行培养。用活性氧检测试剂盒处理标本,以酶标仪检测细胞内荧光强度,显示细胞内ROS浓度。结果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糖组(P〈0.01);与对照组及空病毒Ad组比较,d-PGC-1α感染组ROS浓度明显降低,PGC-1αsiRNA转染组明显升高(P均〈0.01)。结论与正常糖组比较,高糖组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过度表达PGC-1α蛋白后,HUVECs内ROS浓度明显降低;抑制细胞内PGC-1α蛋白表达,则HUVECs内ROS浓度明显升高。提示PGC-1α可作为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新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23.
目的 探讨甲状旁腺素相关肽(PTHrP)对大鼠胰岛β细胞瘤株INS-1胰岛素含量的影响.方法 根据不同干预条件分为空白对照组、PTHrP干预组(分别应用1、10、100 pmol/L的 PTHrP 干预),48 h后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作用,Fura-3/AM荧光负荷技术测定Ca2+.Western Blot检测细胞胰岛素及胰腺-十二指肠同源框1(PDX-1)的表达.结果 PTHrP对INS-1细胞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及Ca2+负荷呈浓度依赖性关系.PTHrP组上调胰岛素及PDX-1表达,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PTHrP可以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及合成.  相似文献   
24.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INS-1细胞PTHrP及PTH1R的表达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对INS-1细胞PTHrP/PTH1R表达的影响以及对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 根据不同干预条件分为无糖组,正常葡萄糖组(5mmol/L)组及高浓度葡萄糖(30mmol/L)组,培养96h应用MTT检测各组细胞活力,应用Westernblot及RT-PCR检测PTHrP/PTH1R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 无糖组及高浓度葡萄糖组细胞活力比较正常葡萄糖组下降,高浓度葡萄糖组细胞活力低于无糖组,PTHrP和PTH1R蛋白或mRNA在高浓度葡萄糖组中表达显著下调。结论 表明不同浓度葡萄糖可以通过调控PTHrP/PTH1R的水平从而影响INS-1的增殖。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瘦素(Leptin)及其受体OB-RL在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边缘皮肤组织中的定量表达,探讨Leptin及其受体在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发生及难愈合机制中的意义.方法 以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边缘皮肤组织为观察组,以正常皮肤组织为对照组,采用HE常规染色观察两组皮肤基本组织学变化,通过反转录PCR法检测两组Leptin及OB-RL mRNA的表达.结果 观察组具有典型的组织学改变,与对照组清晰的表皮复层结构,丰富且规则、致密的胶原排列形成了鲜明的组织学反差.对照组及观察组表皮厚度分别为(0.99±0.23)mm、(1.63±0.33)mm,两组真皮层厚度分别为(2.71±0.38)mm、(1.38±0.41)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Leptin mRNA的表达在对照组及观察组表达分别为(0.46±0.05)%和(0.23±0.02)%, OB-RL mRNA在两组中的表达分别为(0.44±0.09)%和(0.28±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慢性皮肤溃疡Leptin及其受体OB-RL表达下调可能是其愈合延迟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6.
对我校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双语教学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了解南方医科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双语情况及教学效果如何。方法:对该校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共68名学员进行双语教学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共有91.18%的学员认为双语教学有必要或很有必要;对双语教学课程的内容理解方面,50%认为基本理解,25%可达到80%以上理解,22.06%仅听懂单词未理解意思;对教师英语水平的评价,50%认为英语水平一般,22.06%认为很熟练;41.18%希望采用中文讲解+英文投影的方式,32.35%希望采用英文讲解+英文投影的方式,26.47%希望采用英文讲解+中文投影的方式。结论:今后需不断加强双语教学师资力量的培养,进一步优化双语教学模式,以提高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双语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7.
MRI在甲状腺相关眼病严重度分级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甲状腺相关眼病(TAO)不同严重度分级的MRI影像变化。方法64例TAO患者采用NOSPECS标准评分及磁共振(MRI)行眼眶扫描,对MRI诊断及NOSPEC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NOSPECS2级1例,MRI表现为眼眶软组织影增厚;3级13例,其中8例MRI显示眼外肌增厚;4级45例,MRI表现为眼外肌增粗,以肌腹部增厚为主;5级3例,MRI对角膜的显示欠满意;6级2例,MRI表现为视神经轴受压、行程改变。MRI对眼外肌受累的显示率明显高于NOSPECS评分(P〈0.05)。结论MRI显示TAO不同严重度分级的病理改变,增加了早期不典型4级TAO的发现率,克服NOSPECS评分滞后的缺陷。  相似文献   
28.
29.
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脂代谢异常38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肾病(DN)和无肾病患者的脂代谢异常的特点。方法72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无DN组(UAER〈20μg/min)34例;DN组38例,其中微量白蛋白尿期组(UAER为20—200μ/min)20例,临床白蛋白尿期组(UAER〉200μg/min)18例。测定空腹血糖(FBC)、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1(ApoA1)、载脂蛋白B(ApoB),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DN组病程、TG、LDL—C、ApoB明显高于非D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的TC、HDL—C、ApoA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N组的FBG、糖化血红蛋白高于非DN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有明显的脂代谢紊乱,病程越长,DN发生机会越多,脂代谢紊乱越明显。  相似文献   
30.
There are many complications during the interferon alpha (IFNα) treatment for viral hep-atitis,and thyroid disease is the most common side-effect in endocrine aspects. Thus, clinicians are drawing much attention to the interferon induced thyroiditis (IIT). Though the etiology is not clear,some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the susceptibility to IIT, such as genetic predisposition, gender,and hepatitis C virus (HCV) in-fection. The pathogenesis may be secondary to immune modulation by IFNα and/or by its direct effects on the thyroid. Autoimmune IIT may manifest as Graves' disease, Hashimoto's thyroidit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yroid antibodies without clinical symptoms. Non-autoimmune IIT can manifest as destructive thyroiditis or hypothyroidism with negative thyroid antibodies. Screening for autoantibodies and serum 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is recommended before, during and after IFNα treatment. Early detection and therapy of these conditions is import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