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2篇
基础医学   15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8篇
皮肤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4篇
综合类   74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11.
薛武军 《器官移植》2015,(3):131-133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正逐渐成为我国器官移植的主要器官来源。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受多种不稳定因素影响,其质量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导致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移植肾术后原发性无功能和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的发生率较高。因此,提高术前评估水平、改善供肾质量、降低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是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肾移植重点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目前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供肾的两种常用评估方法——术前供肾活组织检查和机械灌注,及改善供肾质量的方法——体外膜肺氧合(ECMO)进行述评,介绍其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心脏死亡器官捐献供肾移植单中心60例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中心DCD供肾移植的临床效果,总结DCD供肾移植的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间60例DCD和112例DCD供肾移植的临床资料.结果 依据《中国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指南》,实施DCD 60例,共捐献肾脏118个,实施肾移植112例.14例受者术后发生移植肾功能延迟恢复(DGF),发生率12.5%,其中未使用LifePort机械灌注冷保存DGF发生率23.1% (6/26),使用LifePort移植肾DGF发生率9.3%(8/86).14例DGF受者4例切除移植肾,10例肾功能术后16~52 d恢复正常.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6.3%(7/112),其中1例术后第12天移植肾破裂切除肾脏,其余经治疗后逆转.1例受者术后第15天因急性心肌梗死亡,1例术后第7天发生急性心功能衰竭死亡.移植肾存活的105例受者,随访1~15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结论 在我国实施DCD切实可行,是符合伦理和我国国情的器官来源根本途径.DCD供肾移植临床效果良好,Lifeport具有清除肾脏残余微血栓、疏通肾脏微血管、评估肾脏功能及预防DGF的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13.
AG490对SD/Waistar大鼠心脏移植物的免疫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Jak/STAT阻断剂(AG490)作为免疫抑制剂在动物大器官移植模型中的效果,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建立SD/Waistar大鼠心脏移植模型,移植当日起予AG490和/或环孢素A,共8 d,观察移植物存活时间,测定外周血IL-2、IL-6水平.结果 AG490能显著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与环孢素A联用有协同效应,作用更强.AG490降低大鼠移植后血清IL-2水平.结论 AG490阻断Jak/STAT通路可起到免疫抑制的效果,该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IL-2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采用 ELISA法对 87例肾移植患者在术前及术后都测定 s CD30。分析 s CD30在肾移植患者中对排斥反应的预测及诊断意义。结果表明 s CD30术前、术后均为阳性的患者 ,术后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为 35 .7% ,高致敏组人群检测结果阳性率较高。移植前评估血清s CD30 ,为临床考虑随后的肾移植排斥反应危险性提供了相关信息。  相似文献   
15.
Ksp-Gpx1-k1k1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构建含有肾组织特异性启动子(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在动物模型体内表达和基因治疗提供基础.方法 以KLK1 cDNA、GPX1 cDNA、Ksp-cadherin BAC为模板,PCR扩增获得人源Gpx1、KLK1、Ksp-cadherin cDNA.PCR产物大小与预期结果一致,序列分析完全正确.选择多个相应酶切位点,分步将Ksp-cadherin、Gpx1、KLK1插入至pIRES-EGFP质粒中.构建pKSP-GPX1-IRES-KLK1重组质粒.应用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方法验证所构建载体的正确性.结果 成功构建了含有Ksp-cadherin的GpX1与k1k1载体质粒.结论 该重组载体的构建为下一步构建转基因动物,研究其在哺乳动物肾组织内过表达及在移植肾缺血冉灌注损伤的基因治疗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膀胱癌是泌尿外科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的遗传免疫学因素近年来颇受人们的重视。本文利用人白细胞抗原A复合物(简称HLA)这一遗传免疫学标志,进行了HLA与膀胱癌关联的分析,以探讨HLA与膀胱癌易感性的关系。资料和方法采用上海中心血站提供的HLA分型血清盘,应用微量淋巴细胞毒性试验进行膀胱癌患者和对照人群血液标本的HLA-A、B分型。实验组膀胱癌65例,男性46例,女性19例,年龄38~75岁。在我院经手术或电切治疗,均经病理确诊为膀胱移行细胞癌。正常对照组为随机选择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达利珠单抗在预防同种肾异体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了已随访 1a的 2 8例 (男性 2 4例 ,女性 4例 ,年龄 32a±s 5a)应用 2剂达利珠单抗的病人的临床效果 ,并以同期肾移植 80例 (男性 6 8例 ,女性 12例 ,年龄34a± 11a)作为对照组。所有病人均给予以麦考酚酸酯 (mycophenolatemofetil,MMF) ,环孢素 (ci closporin ,CsA) ,甲基强的松龙 (methylprednisolone ,MPD)和泼尼松 (prednisone ,Pred)为基础的免疫抑制方案 ;达利珠单抗在基础治疗方案上 ,分别于手术前 2 4h内和手术后d 14按照剂量为 1mg·kg- 1通过静脉注射给药。观察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药物不良反应、感染发生率、病人和移植物的 1a存活率。所有病人均随访 1a以上。结果 :达利珠单抗组在 3mo内急性排斥反应发生率 (4% )显著低于对照组 (2 5 % ) ,差异有显著意义 (P <0 .0 5 ) ;达利珠单抗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无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的发生 ;在感染及不良反应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2组比较病人 1a的存活率 (达利珠单抗组为 89% ,对照组为 96 % )和移植肾存活率 (达利珠单抗组 89% ,对照组 94 % )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2剂达利珠单抗加上MMF ,CsA ,MPD ,Pred联合应用的免疫抑制方案对预防同种异  相似文献   
18.
1992年9月~1995年12月监测了132例肾移植患者术后白细胞介素(IL)2、sIL2R和IL6的变化,以探讨肾移植术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规律,及在诊治急性排斥和继发感染中的意义。一、资料和方法1临床资料。本组132例肾移植术后患者,男78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供肾脉冲灌注保存转运器(LifePort)保存心脏死亡器官捐献(DCD)供肾和扩大标准供体(ECD)供肾对肾移植术后受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466例器官捐献(DCD+ECD)供者和882例肾移植受者围手术期的临床资料。根据供肾保存方式不同,将309例DCD供者的左右两侧肾脏随机分为LifePort(DCD-LP)组(309例)和DCD冷藏组(309例);132例ECD供者的双侧供肾全部采用LifePort保存并转运,设为ECD-LP组(264例)。分别观察3组受者术后总体情况、术后早期移植肾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观察肾移植术前零点穿刺肾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比较肾移植术后有否发生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DGF)受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参数。结果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受者的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DCD冷藏组、DCD-LP组、ECD-LP组围手术期的人存活率均为100%,肾存活率分别为99.7%、100%、99.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DCD冷藏组比较,DCD-LP组、ECD-LP组的DGF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受者的术后早期肾功能,急性排斥反应、感染和外科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采用LifePort灌注能明显减轻肾小管的水肿、变性、坏死。发生DGF者的供肾LifePort灌注阻力指数明显高于未发生DGF者,而供肾LifePort灌注流量则明显低于未发生DGF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LifePort能有效改善离体DCD和ECD供肾质量,降低术后DGF发生率,促进移植肾功能恢复,并可在离体肾脏维护及评估中对术后恢复情况作出预判。  相似文献   
20.
学术背景:对于丧失胰岛细胞功能的糖尿病患者来说,最根本的治疗方法是行胰腺移植或胰岛移植,但此法存在胰岛来源短缺及需要终生服用免疫抑制剂等问题。目的:充分认识干细胞在定向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及其在糖尿病细胞替代疗法中的作用。检索策略:由论文的研究人员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ISI Web of Knowledge、Blackwell Synergy数据库2000—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stem cell,insulin producing cells,diabetes”,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2000—01/2006—12的相关文献,检索词“干细胞,胰岛素分泌细胞,糖尿病”,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此外手工检索相关干细胞中文书籍。共检索到111篇文献,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人/鼠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定向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整理不同的诱导方法包括基因修饰、序贯的诱导因子等。排除标准:明显不随机的文献、Meta分析、重复性文献。文献评价:文献的来源主要是通过对人,鼠胚胎干细胞、成体干细胞定向分化胰岛素分泌细胞的研究进行汇总分析。所选用的30篇文献中,1篇为综述,其余均为临床或基础实验研究。资料综合:①干细胞以其极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及多向分化潜能成为获得大量胰岛β细胞的最佳种子细胞来源。②目前已证实人/鼠胚胎干细胞可以在基因调控或条件诱导分化培养等情况下被诱导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③扩增及诱导胰腺干细胞分化是获得β细胞替代物的更直接的途径。但若将胰腺干细胞应用于临床,还需要做很多工作,如寻找最佳的扩增及诱导方案、最佳移植部位等。④胰腺外组织的前体细胞也因其可作为成体干细胞来源而受到关注,如肝干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函更新的研究着手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胎儿脐带血、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及胎盘多潜能细胞等定向分化,以寻求更多的种子细胞来源应用于细胞替代疗法。结论:尽管目前应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研究处于动物实验阶段,但各种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可能性为糖尿病患者点燃新的希望。深入了解胰腺个体发生机制及干细胞定向分化为胰岛β细胞分子调控机制,将加快糖尿病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