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篇
  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12篇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目的 分析云南省细粒棘球蚴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1 (co1)和NADPH脱氢酶第1亚基(nd1)的基因型和序列多态性。方法 动物源棘球蚴采自云南省香格里拉市、大关县、洱源县、泸水市、维西县的屠宰场牛、羊和放养猪的肝脏或肺病灶组织分离的包囊,人源棘球蚴采自从剑川县、云龙县、隆阳区和玉龙县医院手术摘除的病灶组织。病原学鉴定后选取细粒棘球蚴,用DNA提取试剂盒提取基因组DNA, PCR扩增co1和nd1基因并测序,通过BLAST比对分析序列一致性和单核苷酸多态性,用MEGA-X软件采用邻接法构建基于co1和nd1的系统进化树。结果 共采集62份棘球蚴样品,其中36份经病原学检测确定为细粒棘球蚴。co1基因测序成功32条,其中15条为G1型,17条为G5型,长度分别为824 bp和807 bp,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获得的登录号分别为OP413393~OP413402、 OP413498~OP413506和OP420520。nd1基因测序成功34条,其中11条为G1型,23条为G5型,长度分别为882 bp和888 bp,提交GenBank数据库获得的登录号为OP471626~OP4716...  相似文献   
52.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K-B法对109株ICU患者下呼吸道标本分离的鲍氏不动杆菌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依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2007年标准判断结果,同时用标准菌株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对鲍氏不动杆菌敏感率最高的是头孢哌酮/舒巴坦(77.1%),其次为亚胺培南(57.8%)和美罗培南(54.9%),其他抗菌药物敏感率<50.0%,耐药菌株存在较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且ICU已检测出泛耐药菌株.结论 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鲍氏不动杆菌耐药现象非常严重,应继续加强对该菌的监测与控制,严防耐药菌株在ICU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3.
度重视,且要加强预防措施,以降低其感染率,合理谨慎使用抗菌药物仍是延缓其耐约株产生的最好方法.  相似文献   
54.
五种中药对139株微生物体外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连翘、大青叶、夏枯草、盐肤木树皮水煎液,以及半枝莲挥发油对临床分离菌株的抑制作用,探讨中药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方面的综合作用。方法:将5种中药制成一定浓度的水煎液,按K-B法测定5种中药、中药联合左氧氟沙星及中药联合维生素C对139株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微生物的体外抑制作用。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3种中药及左氧氟沙星对139株微生物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及半枝莲挥发油对139株微生物有一定的抑菌作用,而连翘、夏枯草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较差;大青叶、盐肤木树皮水煎液、半枝莲挥发油与左氧氟沙星联合应用后对139株微生物的抑菌效果有所增强;在中药中加入一定浓度的维生素C后,增加了中药对微生物的抑菌作用。结论:利用现有的抗感染中、西药物进行组合是一种有效治疗微生物感染性疾病的途径。  相似文献   
55.
目的建立人工寰齿关节置换的活体动物模型,探索出适合的手术方式,为后续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方法依据15套干燥犬寰枢椎标本解剖学参数,设计并制造人工寰齿关节;18只正常成年雄性杂种犬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假体置换组和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组,建立犬人工寰齿关节置换以及相关对照组的动物模型,通过一般情况观察及影像学检查比较各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实验动物恢复情况。结果人工寰齿关节置换手术操作简便、不易造成副损伤。术后X线片和三维CT可见假体位置正确,螺钉均位于预先设计好的钉道内,无假体松动和脊髓受压。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恢复时间与传统Harms钢板融合内固定术相似,同时具有保留寰枢椎运动功能的显著优势。结论我们所设计的非限制型人工寰齿关节能够从结构和功能上对寰枢椎进行仿生,达到了兼顾寰枢椎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双重目的,为寰枢椎疾患的手术治疗提供了一种选择,符合颈椎非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6.
目的: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对健康成人腰椎终板结构进行解剖测量与研究,为腰椎假体的优化设计与临床应用提供有益指导。方法:有偿征集60名健康成人(男女均等),签署知情同意书后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影像科行全腰段CT扫描。将扫描数据导入计算机辅助软件Mimics 16.0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采集指标包括正中矢状径、最大冠状径,凹陷深度、正中矢状面凹陷角,冠状面凹陷角等共9项,最后利用统计学软件对采集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上下终板的正中矢状径与最大冠状径不但具有性别差异(P<0.05),而且随着腰椎序列的增加呈增大趋势。上下终板凹陷深度无性别差异(P>0.05),自L1至L5变化较小,分别在1.5~2.0 mm与2.2~3.9 mm波动;同一序列男性下终板凹陷深度大于上终板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上下终板凹陷深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上下终板矢状面凹陷角与冠状面凹陷角随着椎体序数的增加整体变化较小而且绝大部分椎体序列上矢状面与冠状面凹陷角均无性别差异(P>0.05)。统计学显示靠近尾侧腰椎终板最大凹陷处位于终板平面偏背侧。结论:人体腰椎终板解剖结构比较复杂,熟悉掌握终板解剖参数以及术前充分利用CT辅助测量对于腰椎假体的研制及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个体化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的可行性及围手术期管理的注意事项。方法 :根据10只雄性1~2岁、体重35~45 kg波尔山羊腰椎术前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数据,术前确定理论撑开高度,再根据理论进钉点确定钢板长度、弧度、放置位置及上下位螺钉长度等参考值,设计并进行3D打印腰椎侧前路接骨板。全麻下切除山羊腰椎椎体及相邻椎间盘,将植骨后的钛笼植入山羊体内,使用3D打印侧路接骨板进行固定。术后进行饲养、补液、抗感染及术后并发症处理、呼吸消化围手术期管理等。结果:成功建模,10只山羊术后X线片及CT三维重建显示钛笼及接骨板位置较好,固定可靠。术后3个月山羊行腰椎CT三维重建及显微CT,观察脊柱融合情况。影像学检查显示,侧路接骨板固定钛笼植骨融合均在钛笼两端与椎体间形成致密的骨小梁。结论:该3D打印技术建立山羊腰椎融合模型,是一种有效,成功率高,融合可靠稳定的方法,围手术期管理其方法科学、实用,且更加人性化,对确保腰椎侧前方钉板内固定系统成功置入,并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8.
江西农村"两网"建设随机调查评估报告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检查与评估江西农村药品“两网”建设工作情况。方法:采用自研评估体系和计算机评估系统。对江西省19个县(市)的“两网”建设工作进行随机性评估。结果:19个县均达到了“两网”建设的预期目标。结论:农村药品“两网”建设深受当地政府、业主和农民的欢迎。  相似文献   
59.
目的:明确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死亡风险。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住院患者60例的临床资料。以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病例组(42例),非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Non-MDRAB)血流感染患者为对照组(18例),分析MDRAB血流感染危险因素及其感染患者相关死亡风险。结果:除替加环素与多黏菌素外,2018—2020年鲍曼不动杆菌对临床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超过70%。不恰当的经验性抗生素治疗(OR=8.62;95%CI:2.078~35.751)和有过ICU入住史(OR=5.952;95%CI:1.461~24.249)是住院患者MDRAB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与Non-MDRAB血流感染患者相比,MDRAB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具有更高的死亡风险(log-rank P<0.05)。重症肺炎(HR=2.667;95%CI:1.011~7.039)和休克(HR=5.294;95%CI:1.522~18.411)是鲍曼不动杆菌血流感染患者住院期间的潜在死亡因素。结论:本研究进一步明确了MDRAB血流感...  相似文献   
60.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的检测及耐药性观察   总被引:84,自引:0,他引:84  
目的:探讨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3种检测技术及调查产ESBLs细菌的耐药现状。方法:对538株肠杆菌科细菌用VITEK32测定ESBLs,同时用复合纸片法表型确证试验及双纸片协同法进行对照监测。结果:仪器法,确证法、双纸片法检测ESBLs菌株阳性率分别为20.1%,19.5%,双纸片法阳性率为13.0%,产ESBLs菌对12种常用抗菌药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结论:选择准确快速的检测方法,提高ESBLs菌株的阳性检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