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董茜  李东旺 《海南医学》2008,19(3):12-13
目的分析主动脉夹层(AD)的主要患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6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83.3%)以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螺旋CT、MRI诊断AD的敏感性分别为90%、93.8%和100%;综合治疗后存活24例(66.7%),死亡12例(33.3%)。结论主动脉夹层基础疾病主要是高血压,以急性剧烈疼痛为主要症状。超声、CT、MRI检查有助于诊断。本病死亡率高,对高危病例积极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可能进一步降低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62.
背景与目的:FGFR2是受体型酪氨酸激酶,c—Cb1是泛素蛋白酶体通路中的一个新的RING Finger型泛素连接酶,本研究探讨FGFR2和c—Cb1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构建胃癌组织芯片,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两种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FGFR2和c-Cb1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7.4%和71.0%。FGFR2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c—Cb1蛋白表达与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有关(P〈0.05),而与性别、年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无关。FGFR2与c—Cb1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结论:FGFR2和c-Cb1在胃癌中高表达;FGFR2及c—Cb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胃癌的浸润深度及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FGFR2与c—Cb1的表达强度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陕西省森工医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盆腔炎性疾病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头孢曲松钠和奥硝唑,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基础上给予康复炎胶囊进行治疗。两组患者随访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22.0%、40.0%、10.0%、28.0%,观察组患者治愈率、显效、有效、无效率分别为42.0%、28.0%、24.0%、6.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V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两组患者VAS评分有所降低;治疗前两组患者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PCT、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随着治疗的进展两组患者PCT、CRP浓度有所降低;治疗前两组患者PCR、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集中在恶心呕吐中,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8.0%,观察组患者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炎胶囊能有效改善患者炎症水平,康复炎胶囊联合抗生素能相比于单纯抗生素治疗更能有效地提高患者治疗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64.
目的 观察兔眼玻璃体积血后不同时间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ERG)及超微结构的变化,为玻璃体积血治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新西兰大白兔32只,右眼均为实验眼,自体全血0.2 mL玻璃体内注射构建玻璃体积血模型,左眼为空白对照眼。随机分为4组,分别于造模后3 d、7 d、14 d及30 d选取一组常规检查后记录ERG的变化,随后处死动物立即摘取眼球制备标本观察超微结构。结果 实验性玻璃体积血3 d后常规ERG波形消失,造模后7 d逐渐出现。强闪光源刺激下,造模后3 d实验眼ERG的b波振幅与a波振幅与对照眼相比均明显降低(均为P<0.01)。a波振幅在造模后30 d明显恢复,与对照眼无明显差异(P>0.05),较造模后14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波振幅在造模后7 d时开始回升,与对照眼无明显差异(P>0.05),较造模后3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后14 d及30 d接近正常。扫描电镜显示实验眼造模后3 d无玻璃体后脱离(posterior vitreous detachment,PVD)发生,造模后7 d部分性PVD占1/8,完全性PVD占1/8,造模后14 d部分性PVD占2/8,完全性PVD占5/8,造模后30 d部分性PVD占1/8,完全性PVD占7/8;对照眼各阶段未见PVD发生。结论 玻璃体积血后约1周可轻度可逆地影响视网膜功能并加速导致PVD形成,为实验及临床判断玻璃体积血后视网膜功能变化和临床玻璃体手术治疗的时间窗的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5.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严重分娩期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我国孕产妇死亡率虽有下降,但产后出血仍居产妇死亡的第1位〔1〕。及时有效地处理产后出血,对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十分关键,尤其是剖宫产术中出血,迅速有效地制止出血是急救的关键。因此选择一种  相似文献   
66.
C反应蛋白与房颤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完全清楚,近年来有研究发现炎性因子在房颤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作为观察指标,拟对CRP与房颤的关系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7.
<正> 患者24岁,孕2产1,原发性痛经10年,因停经36天、下腹部疼痛1月、加重1周于1994年6月3日入院。3年前妊娠35周,早产一男婴,健在。2年前因停经40天、下腹部痛伴阴道出血,诊断为“宫外孕”经中药治疗好转。1年前自然流产1次。妇科检查: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有举痛、摇摆痛,宫体前位,在子宫右上方可触及一约5×4×3cm的实质性包块,与子宫关系密切不能分离,活动好,有触痛。B超提示:子宫横切呈马鞍状,右侧宫腔内有2.0×  相似文献   
68.
在医学伦理学的指导下,通过对现代东西方医学伦理的比较,以认识不同的医疗道德准则、教育方式、实践行为,这无疑是医学伦理研究的重要课题。在现代科学研究中,比较研究作为一种先进的科研方法已被确认,特别是在社会科学方面。在比较鉴别中寻异同,在比较鉴别中找捷径,在比较鉴别中求发展,把一时一地一域的思想优势、实践优势以及成果优势,结合自身情况加以分析、筛选、综合利用,由此创造出自身的合并优势、合并效益。  相似文献   
69.
2006年6月-2007年5月应用甲氨蝶呤(MTX)与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70例,取得明显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6年6月-2007年5月收治的宫外孕患者共70例,年龄20~43岁,停经时间35~57 d,其中59例有明显的停经史,11例无停经史,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少于月经量,36例伴下腹隐痛,每例患者均经B超及β-HCG检查.……  相似文献   
70.
张从正幼年从父学医,青年时期在浑源(今山西浑源县)刘从益门下学医,承袭了扁鹊及张仲景的学说,後来又自学了刘完素的学说.可谓博采众家之长。在大定、明昌年间,就以医术名闻天下,到了金代兴定时期(7277—1222),金宣宗完颜徵召张从正入太医院。但是不久,张看到社会朝戈暮戟,战乱不断,疫病流行,加之不满金朝的统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