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21.
目的:分析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方法:选取2018年—2019年度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563张,依据《处方管理办法》要求,分析其中药处方用药不合理的原因,以及单处方中药味数的占比情况。结果:563张中药汤剂处方中,不合理处方225张(占39.96%),其中用药不规范处方98张(占43.56%),占总处方的17.41%;用药不规范类型主要有中医特色缺乏占13.33%;其次为超大剂量用药占10.20%,再次为未(明确)标注用药方法及脚标占8.00%;再则为诊断与用药不符和不合理配伍分别占6.67%和5.33%;单张处方用药味数≤13味、14~20味和21~30味的分别占22.91%、61.99%和15.10%。结论:医院门诊中药汤剂处方用药规范性有待提升,行政部门应积极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促进中药汤剂处方用药的规范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2.
人瘦素的基因克隆及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构建重组人瘦素哺乳细胞表达载体并在COS-7细胞表达重组人瘦素。方法 提取脂肪细胞总RNA,用RT-PCR扩增人瘦素cDNA并克隆至载体pUCm-T,并对克隆基因进行DNA序列分析。以克隆的人瘦素cDNA为模板,用特异引物扩增瘦素基因,经KpnI和BamH I酶切,插入相应酶切的哺乳细胞表达载体pcDNA3,构建重组哺乳细胞表达载体并转染COS-7细胞,RT-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其在COS-7细胞中的表达。结果 RT-PCR扩增的DNA片断和预期的人瘦素cDNA大小一致;序列分析显示,克隆的基因序列和文献报道的人瘦素基因序列一致;经RT-PCR和Western印迹鉴定,转染的COS-7细胞可表达、分泌人瘦素。结论 构建了人瘦素的哺乳动物细胞表达载体,并成功地在COS-7细胞中获得重组人瘦素的分泌表达。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以下简称急性A型夹层)患者围术期急性肺损伤(ALI)及其与炎性细胞因子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安贞医院2013年01月至2013年12月,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0例围术期临床资料,包括患者在全身麻醉、深低温停循环(DHCA)下行孙氏手术(主动脉弓替换及象鼻支架置入术)。分别于术前、麻醉诱导后、手术结束前、手术结束后,入ICU 6小时各时点计算氧合指数(PaO2/FiO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DO2)。测定各时点血清样本IL-6、IL-8、IL-10和TNF-α浓度。结果:17例患者术前PaO2/FiO2<300mm Hg(1mm Hg=0.133k Pa),符合ALI诊断标准。随时间延长患者血清IL-6、IL-8、TNF-α浓度呈逐渐增加趋势,血清IL-10浓度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r=-0.829,P<0.01)、IL-8(r=-0.701,P<0.01)与PaO2/FiO2呈负性相关性;IL-10与PaO2/FiO2呈正性相关性(r=0.410,P<0.05)。结论:急性A型夹层患者术前即可发生ALI。随着围术期进程的发展,肺损伤程度呈现逐渐加重趋势。急性A型夹层患者血清IL-6、IL-8及IL-10浓度变化与ALI密切相关,提示急性A型夹层患者机体炎症和抑制感染平衡的失调是导致围术期发生ALI的重要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24.
目的:探讨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在氙气延迟后处理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实验动物分为7组(n=16):脊髓缺血再灌注组(I/R组)、脊髓缺血再灌注+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组(I/R+wortmannin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二甲基亚砜(DMSO)组(I/R+DSMO组)、脊髓缺血再灌注+PI3K/Akt阻断剂+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wortmannin+Xe组)、脊髓缺血再灌注+阻断剂溶剂DMSO+氙气延迟后处理组(I/R+DMSO+Xe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6、12、24、48 h观察记录大鼠后肢运动功能,于缺血再灌注后4 h(n=8)和48 h(n=8)行尼氏染色、TUNEL染色检测存活及凋亡指数,行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脊髓组织中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其余各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降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Xe组较I/R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显著增加,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提高、凋亡数量显著减少,p-Akt水平显著增高(P0.05)。I/R+wortmannin+Xe组较I/R+Xe组大鼠在各检测时点后肢运动功能评分明显下降,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存活数量显著减少、凋亡数量显著增加,p-Akt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氙气延迟后处理通过激活Akt信号通路对大鼠脊髓缺血再灌注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5.
目的:分析孕产妇行心血管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例孕产妇行心血管手术的麻醉资料.平均年龄(28.3±4.7)岁,妊娠8w至产后2d,术中行二尖瓣手术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置换+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例,主动脉瓣手术1例,黏液瘤切除术3例,Bentall+主动脉弓置换术2例.3例先行剖宫产的患者采用小剂量氯胺酮或雷米芬太尼麻醉诱导,待胎儿娩出后再使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加深麻醉外,另6例均采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心血管手术中采用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为主的静吸复合麻醉,其中芬太尼平均用量(50±0.5)μg/kg,舒芬太尼平均用量(5.3±2.0)μg/kg.1例孕妇心脏复跳后因心功能低下采用体外膜肺(ECMO)辅助后脱机.结果:孕产妇术后顺利康复6例,死亡3例,术后病死率为33.3%,死亡原因为低心排血综合征、肺部感染与肾功能衰竭,其中3例行血液透析治疗,1例行ECMO及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术后新生儿健康成活5例,家属放弃抢救胎儿2例,人工流产2例,胎儿丢失率为44.4%.结论:孕产妇实施心血管手术的危险性较高,加强围术期麻醉管理,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与手术方式,采取多学科合作的综合处理,有利于母婴顺利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26.
目的 筛选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本院2007年11月至2009年2月行OPCABG的患者2379例,记录术前、术中与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可能有关的因素.根据是否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分为2组: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和非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组.采用1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筛选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果 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368例(发生率15.5%),无一例患者死亡.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室壁瘤、术中房颤、术中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术前射血分数<40%、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合并瓣膜病、心肌梗死史、入室心动过速、急诊手术、左主干病变为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结论 术前合并室壁瘤、瓣膜病变、左主干病变、心肌梗死史、术前室性期前收缩、射血分数<40%,术中房颤、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入室心动过速和急诊手术为OPCABG患者术中发生急性心功能失代偿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7.
董秀华  尹瑞春  李敬 《河北医学》2010,16(11):1322-1323
目的:观察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7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予散结镇痛胶囊口服)及对照组(予消炎痛口服),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散结镇痛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具有治愈率及总有效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8.
剖宫产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100例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秀华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2):102-103
目的:探讨硬膜外自控镇痛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08年1月,在本院行剖宫产术并自愿接受硬膜外自控镇痛的产妇100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剖宫产术后使用盐酸哌替啶50mg肌内注射被动镇痛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镇痛方法对剖宫产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镇痛效果,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术后24h内活动,睡眠时间及泌乳情况,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能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安全性高,能有效提高产妇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9.
110例心脏黏液瘤摘除术麻醉处理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回顾性总结安贞医院110例心脏黏液瘤摘除术麻醉处理的经验。方法:麻醉诱导用咪达唑仑0.1~0.2mg/kg,芬太尼4~10μg/kg或舒芬太尼0.5~1.0μg/kg静脉注射,肌肉松弛用哌库溴铵0.1~0.2mg/kg或维库溴铵0.15~0.2mg/kg静注。麻醉维持持续静脉注入芬太尼或舒芬太尼+丙泊酚,并酌情间断吸入异氟烷或七氟烷辅助麻醉。结果:本组77例(70%)患者在急诊手术下完成麻醉,麻醉诱导时发生低血压者17例(15.45%)。体外循环(CPB)前发生高血压者6例,窦性心动过缓者16例,心房纤颤者6例,CPB后发生低血压者8例,心动过缓者5例,发生的低血压、高血压和心律失常者经用药物处理后得到控制。结论:心脏黏液瘤往往按急诊手术处理,围术期低血压及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高,经用药物处理后可得到纠正。平稳的麻醉诱导对预防瘤体脱落和术中心脏功能的维护很重要。  相似文献   
30.
董秀华  常云 《四川医学》1999,20(2):206-207
我们采用β-七叶皂甙钠对脑梗塞急性期进行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受观察的病例均为脑梗塞急性期患者,诊断符合全国第二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男20例,女16例,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