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91.
目的探讨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6例神经根型颈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试验组患者给予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比较2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均比治疗前明显降低,而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及血浆肿瘤坏死因子含量降低更明显。治疗4周后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川归胶囊联合舒筋通络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2.
已往临床上抢救危重病人常采用四肢静脉穿刺输液,但有一些病人如冠心病并心力衰竭、CoPD并呼衰、哮喘病人等,这些病人四肢循环极差或肿胀明显,往往一次穿刺不成功,需经多次穿刺。所以,迅速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即时应用,是抢救病人成功与否的关键。我院自2004年1月起抢救危重病人采用颈外静脉留置输液的方法,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AO微创内固定系统(LISS)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干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十多段粉碎性骨折采用AO微创内固定系统治疗,对术前及术后X线片检套、术后伤口愈合及膝踝关节功能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3~24个月(平均17个月)。14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延迟愈合;1例内固定断裂,再次手术植骨内固定,于术后18个月愈合;15例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为术后6~15个月。无明显短缩、成角及旋转畸形。对照测试膝踝关节功能,按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10例、良4例、中2例、差0例,本组优良率为87.5%。结论AO微创内固定系统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胫骨近端及胫骨十多段粉碎性骨折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4.
目的:筛选香荷药条的组方剂量。方法:按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实验,以MIC为指标评价筛选处方。结果:经实验筛选的最佳组方剂量为薄荷脑5mg/ml,冰片0.5mg/ml,醇提取含生药量为2g。结论:以正交试验法优选的香荷条处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5.
前列清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林华  张志祖  董玉珍 《中药材》2000,23(5):289-290
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前列清口服液中盐酸小檗碱的含量、该法准确、灵敏,可作为该经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96.
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结果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7.
目的 评价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骨盆骨折的安全性及疗效. 方法 2003年6月至2008年3月38例骨盆骨折按Tile分类确定为不稳定性骨盆骨折,B1型5例,B2型7例,B3型4例,C1型8例,C2型9例,C3型5例.均行切开复位内固定,其中B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固定,C型骨折应用骨盆重建钢板、骶骨棒和骶髂关节螺钉固定. 结果 38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9-29个月,平均15.4个月.骨折愈合,骨盆环无畸形,下地行走,无腰腿痛及步态异常;功能评分:优占83.4%;良占8.9%,可6.7%,优良率达到占93.3%. 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可重建骨盆的稳定性和早期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治疗不稳定骨盆骨折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98.
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的损伤病情严重、恢复慢,并发症较多手术风险大,但正确、及时有效的手术治疗可以使脊柱、脊髓功能获得最大程度的恢复,降低伤残率.自2005年2月~2008年2月,笔者采用一期前后联合手术内固定治疗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46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9.
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在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在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例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患者采取后路椎管减压和椎弓根螺钉固定,椎间隙植碎骨融合,从一侧由后斜向前呈45。置人cage。结果随访15~28个月(平均21个月)。症状改善率82.4%,椎体融合率88.2%。3例椎间隙高度丢失1~1.5mm,3例出现固定相邻上或下腰椎不稳。未出现螺钉松动、断裂及cage明显后移。术后3例椎体滑移基本矫正,2例滑移小于1.5min。结论cage联合椎弓根螺钉治疗不稳定性腰椎管狭窄症,症状改善明显,能有效复位椎体及恢复椎间隙高度,稳定椎体,提高融合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0.
目的观察Schwann细胞(SC)脊髓内移植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机制。方法取2 d龄SD大鼠坐骨神经培养、纯化、传代SC,并行纯度鉴定。另取48只SD大鼠制作坐骨神经缺损模型,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于脊髓腹角注射SC;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两组分别于术后1、4、8周各取8只大鼠,取L4~6段脊髓,观察运动神经元数目并计算存活百分率,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神经元的超微结构。结果 SC经培养纯化后纯度为95.6%±2.5%。实验组伤侧神经元数目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运动神经元存活率为87.2%±4.6%,高于对照组的58.4%±5.4%(P〈0.01)。实验组神经元细胞器及大部分神经纤维的髓鞘结构较对照组清晰完整。结论 SC对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是促进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存活和再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