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26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46篇
药学   16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2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01.
初诊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特征。方法收集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和单纯2型糖尿病组,进行两组间各指标的比较。结果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组较单纯2型糖尿病组患者的SBP、DBP、空腹血糖(FPG)、2h后血糖(2hP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P〈0.05),体重指数(BMI)、腰臀比(WHR)、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水平(2hINS)、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谷氨酰基转移酶(GGT)、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U)升高尤明显(P〈0.01),合并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及肥胖例数明显升高。而TC、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LT、AST、GGT可能成为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标志;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患者具有更严重的胰岛素抵抗、高血压及肥胖倾向,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2.
目的 观察生物电刺激治疗恶性肿瘤放、化疗过程中白细胞减少的新意义。方法 将 6 6例白细胞减少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白细胞增长仪治疗 8d ,对照组用常规升白细胞药物治疗 15d。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 86 .85 % ,显效率 82 % ;对照组有效率2 6 .6 6 % ,显效率 2 0 .0 % ;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生物电刺激升白细胞效果显著 ,与放、化疗联合应用 ,有标本兼治作用  相似文献   
203.
回顾性调查我院内科医院感染状况 ,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收集于 1997年 5月~ 1998年 5月间住院病例共 773例 ,采用回顾性监测方法 ,按国家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逐项登记姓名、性别、年龄、原发病、医院感染部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进行总结分析。2 结果2 .1 一般资料 调查的 773例病例中 ,发生医院感染 5 8例 ,感染率为 7.5 %。 5 8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19例 ,年龄最大 81岁 ,最小 2 3岁 ,平均年龄 5 8.6岁 ,住院时间最少 3天 ,最多 90天 ,感染次数最多的为 4次。2 .2 医院感染例次率  5 8人次中医院感染 77…  相似文献   
204.
目的 探讨认知与行为干预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8月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6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及常规护理,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接受认知与行为干预模式指导下的...  相似文献   
205.
2000~2004年新疆乌苏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沙吾莲  董玉梅 《地方病通报》2006,21(6):126-126,128
目的分析了解新疆乌苏市2000~2004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死亡原因相关因素,为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和提高本市儿童生存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0~2004年乌苏市5乡11镇5个牧场5岁以下儿童连续5年的死亡情况回顾调查,所有调查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果通过在全市实施1996~2000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妇幼卫生合作项目,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与1995年执行项目前相比明显下降,各年龄组儿童死亡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死亡儿童年龄越小所占比例越高;早产和低体重、出生窒息为近年来儿童死亡的第1、2位死因。结论今后儿童保健的重点在农牧区,重点保健对象是围产儿和新生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