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5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9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33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87 毫秒
91.
医学院校临床课教师是我国高校教师队伍中的特殊群体,他们日常的工作岗位在附属医院,不仅要承担临床教学任务,还要完成较为繁重的临床医疗工作,并从事医疗科研工作。应用模糊数学方法使考核由定性向定量转化,建立合理公正的临床教师年度教学能力考核评价体系,有助于充分调动临床教师的从教积极性,保障临床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2.
目的应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不同糖皮质激素反应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地塞米松浓度,为肾病综合征(NS)患儿糖皮质激素(GC)耐药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 24名初发未应用GC的NS患儿分为GC敏感组(SSNS)与GC耐药组(SRNS),提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后加入不同浓度地塞米松(Dex),培养后在0、12、24、36 h不同时间点收获细胞,应用乙酸乙酯萃取,流动相为乙腈-10 mmol.L-1磷酸二氢钠溶液(51∶49,加适量0.1%三氟乙酸),进样50μL检测,色谱柱C18(4.6 mm×250 mm,5μm),流速1mL.min-1,丙磺舒为内标,紫外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Dex浓度在16.365~61.820μg.mL-1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限8μg.mL-1;平均回收率为91.4%,日间精密度〈10%,SSNS患儿不同时间点细胞内Dex浓度有显著差异,一定范围内细胞内Dex浓度逐渐升高(P〈0.05);而SRNS患儿不同时间点细胞内Dex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RP-HPLC法能敏感、快速、准确地测定NS患儿单个核细胞Dex浓度,一定范围内不同浓度GC反应NS患儿不同时间点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Dex浓度,可能与GC反应差异性相关,不同GC反应NS患儿细胞内Dex浓度测定为临床GC耐药机制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3.
目的 研究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Toll样受体(TLR)2、TLR4的表达及其与滤泡辅助性T细胞(Tfh)免疫应答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10月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初发HSP患儿23例作为HSP组,另同时选取于门诊健康体检的儿童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两组...  相似文献   
94.
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2009年上海市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病学特征,探索疾病流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相关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集病例咽拭子开展甲型H1N1流感核酸检测,并采用流行病学描述方法对2009年5-9月上海市确诊病例开展流行病学研究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2009年5月25日上海市确诊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截至11月19日24时,上海市共报告1656例确诊病例,重症病例4例,无死亡病例。对最初315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以输入性为主(296例,93.97%),主要来源于澳大利亚(139例,44.13%)和美国(43例,13.65%)。病例的发现主要通过流感监测系统、口岸检疫、发热门诊和集中医学观察点4种途径,发病对象年龄段以10~29岁青少年为主(64.73%),有性别差异(P=0.003)。追踪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共5224人次,包括20名医务人员,无医务人员感染。结论疫情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甲流在上海社区间暴发的风险正在日益增加。  相似文献   
95.
PM_(2.5)颗粒物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氧化损伤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董晨  宋伟民  施烨闻 《卫生研究》2005,34(2):169-171
目的 探索PM2. 5颗粒物引起心血管疾病的机制。方法 ECV30 4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M2. 5颗粒物混悬液 (5 0、2 0 0、4 0 0 μg/ ml) ,染毒 2 4小时后运用MTT法测细胞存活率、测定细胞内SOD和GSH含量、并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凋亡来综合分析。结果 随着染毒浓度上升 ,ECV30 4细胞存活率逐渐下降 ,死亡率逐渐上升 ;染毒浓度为 5 0、2 0 0、4 0 0 μg ml,细胞内GSH含量 (mg gprot)分别为 2 0 . 6 4 3± 2 .16 7、16. 774± 2 911(P <0. 0 5 )、15. 6 5 8± 3. 4 71(P <0. 0 1) ,SOD含量 (U mgprot)为 5. 878± 0. 4 0 1、5 14 0± 0 . 4 4 8(P <0 .0 1)、4 . 817± 0 . 4 5 1(P <0 . 0 1)。结论 PM2. 5可通过氧化损伤途径使血管内皮细胞死亡 ,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6.
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目的 探讨过敏性紫癜 (HSP)肾脏损害的临床因素。方法 过敏性紫癜初发患儿 10 0例 ,根据尿常规检查 ,分为尿检正常组 (5 1例 )及紫癜肾组 (4 9例 ) ;紫癜肾组分为一过性尿异常组 (2 7例 )及持续性尿异常组(2 2例 )。观测临床指标 ,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紫癜肾组年龄、皮疹分布范围、腹痛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尿检正常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持续性尿异常组皮疹持续时间、血尿并蛋白尿发生率、2 4h尿蛋白定量均高于一过性尿异常组 ,有显著性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年龄增长、皮疹分布范围广泛、腹痛、消化道出血是HSP肾脏受累的危险因素 ,而皮疹持续、血尿并蛋白尿、尿蛋白大于 1.0 g/d ,与肾脏持续受累有关  相似文献   
97.
医生诊断、治疗水平的高低决定于其临床思维能力的高低,带好实习医师的关键是要帮助他们提升临床思雏能力。通过批改学生的实习周报可以了解他们诊疗思雏意识、方法上的不足与缺陷,帮助他们掌握收集临床资料的思维要领,分析临床资料的思雏程序,从而提高其临床实习的质量。  相似文献   
98.
目的了解我校五年制医学生科研素质现状,探讨培养医学本科生科研素质与创新能力的途径与对策。方法采取无记名问卷调查法,对我校2004届-2006届1,050名本科生进行科研素质调查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我院医学生科研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科研实践活动,没有科研课题设计和论文撰写能力的培养经历,利用图书馆和计算机检索文献的技能较差,搞科研积极性很低。通过我院加强对医学生进行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实习前后多数调查内容有显著提高。结论转变教学观念、创造科研环境和氛围、增加探究性、综合性实验,临床技能培训和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是培养和提高医学生科研素质和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
目的;观察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方法:治疗组191例用复方陈香胃片,对照组109例用胃必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9%,对照组总有效率88.07%,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复方陈香胃片治疗气滞型胃脘痛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00.
目的:以戊型肝炎病毒(HEV)ORF2编码的重组蛋白p166为例,研究蛋白标签GST对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抗原结构的影响.方法:以HEV中国株重组蛋白p166Chn-GST为免疫原,制备单克隆抗体(mAb),与代表HEV 4个基因型的摩洛哥株、墨西哥株、美国株和中国株p166的GST或His融合蛋白、中国株非融合重组蛋白p179Chn以及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进行ELISA检测,鉴定mAb所识别的抗原表位. 结果:获得3株稳定分泌抗p166Chn-GST的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的mAb 1A8、9B4和8H10与p166Chn-GST反应,与GST不反应.其中1A8和9B4可与带GST标签的4种p166-GST蛋白以及N和C端截短的p146Chn-GST、p137Chn-GST反应,而不与4种p166-His蛋白反应,也不与p179Chn反应,与HEV病毒颗粒竞争试验阴性,与GST融合的HEV无关蛋白无交叉反应性,表明1A8和9B4识别的抗原表位不是HEV病毒颗粒表面天然存在的抗原表位,而是GST与HEV ORF2编码蛋白的465-601aa区段序列共同形成的新的抗原表位.结论:GST能够赋予基因工程重组蛋白以新的抗原特性,它与融合表达的重组蛋白可以共同形成新的抗原表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