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7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2篇
  1篇
中国医学   5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目的 研究紫花地丁Viola yedoensis 药效活性部位醋酸乙酯提取物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现代化学成分分离纯化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该部位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芹菜素(2)、槲皮素(3)、5,7-二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4)、柚皮素(5)、芦丁(6)、7-羟基-8-甲氧基香豆素(7)、秦皮乙素(8)、咖啡酸(9)、2-羟基-1-(4-羟基-3-甲氧基)苯基-1-丙酮(10)、3,4-二羟基苯甲酸(11)、3-羟基-4-甲氧基苯甲酸甲酯(12)、奎宁酸(13)、4-muurolene3,10-diol(14)、β-谷甾醇(15)。结论 除化合物8和15外,其余13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化合物4、5、7、9~14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得。  相似文献   
82.
目的: 测定紫花地丁中微量元素3种形态的含量,对微量元素在紫花地丁中的存在形态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采用盐酸浸提和滤膜分离得到紫花地丁中微量元素的无机态,颗粒态和溶解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各形态的含量,并进行了系统的形态分析。结果: 9个微量元素大多均以无机态的形式存在,有机态所占比例在10%~53%之间。汞的有机态比例虽在90%以上,但主要存在于颗粒态中,因此减低了水煎液中汞的毒性。除汞外,其他微量元素的可溶态比例均较高,在42%~92%之间,它们在水煎液中的浸出率均不超过51%。结论: 浸出率较低,可知传统的水煎液有利于减低重金属的含量;而有机态占有一定的比例,为后期紫花地丁的物质基础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3.
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析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的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目的、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的理论和假说、研究思路与方法等,为进一步研究中药药效物质基础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综述了血清药物化学在中药复方物质基础、配伍规律、质量标准及复方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方面的现状,并对今后血清药物化学应用于复方的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5.
琥珀的化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琥珀为古代松科松属植物的树脂埋藏地下后年久凝结而成的化石样物质,在世界的分布面极广(除南极洲外,各大洲均产琥珀,其中主要产于波罗的海南海岸和加勒比海地区)。琥珀可用作化妆品,同时具有“安五脏,定魂魄”等功效,由此开发的琥珀安神胶囊等产品证明了其疗效。早在19世纪末就有学者对琥珀的理化性质进行探讨,但由于它呈非晶态,溶解性又很差,给分子结构的研究带来了困难。……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应用于输卵管复通中的效果.方法: 208 例患者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行输卵管复通术.患者分为绝育术后组,不孕组(输卵管炎性阻塞) 及异位妊娠组;3 组均使用外科显微器械行输卵管端端吻合术、输卵管修补术或造口术,术中及术后常规行防粘连处理,术后第2次月经后3~7d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208例中12例失访(均为异位妊娠组),其余196例行子宫输卵管造影通畅率100%,妊娠率62.02%,其中绝育组为83.33%,异位妊娠组为59.56% ,不孕症组58.33%.结论:显微手术可应用于各种原因的输卵管复通术,术后复通率及妊娠率均较普通术式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7.
目的 比较鱼腥草不同提取部位的药理活性.方法 通过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实验,观察鱼腥草不同提取部位的抗炎作用;采用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实验,观察鱼腥草不同提取部位的止咳作用;采取醋酸引起的化学刺激致痛实验,考察鱼腥草不同提取部位的镇痛作用.结果 鱼腥草氯仿提取物、水提取物对二甲苯致小鼠耳炎症,浓氨水诱导法引起的咳嗽,醋酸引起的化学刺激致痛具有显著的抗炎、止咳和镇痛作用,正丁醇提取部位具有显著的抗炎和止咳作用.结论 抗炎和止咳的有效部位为鱼腥草氯仿部位、水部位和正丁醇提取部位,镇痛的活性部位为鱼腥草氯仿部位和水部位.  相似文献   
88.
石菖蒲质量标准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菖蒲系中医常用的芳香开窍药,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等功效,常用以治疗癫痫、痰厥、热病神昏、健忘、气闭耳聋、心胸烦闷、气滞胃痛、湿痹等病症。近年研究报道,石菖蒲有效成分为α-细辛醚、β-细辛醚(α-asarone、β-asarone),并有制成注射剂者,临床上治疗癫痫取得了一定疗效。但也有研究报道提出,α-细辛醚、β-细辛醚有致畸、致癌作用,对其临床意义提出了质疑。另一方面,石菖蒲的用药较为混乱,市场上常有水菖蒲或九节菖蒲混淆使用的情况,而现行药品质量标准尚不能准确鉴定,因而引起了各方面的注意,其研究报道较多,但前后文献所述有不少矛盾之处,药物基源常有误订。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相关文献的研究。现根据药材质量标准研究所涉及到的方面,经归纳整理,综述于后,以供进一步研究之参考。   1 药典收载情况   石菖蒲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下简称《药典》)历版收载药材,1977和1985年版所载石菖蒲原植物拉丁学名为Acorus gramineus Soland.[1],后经《中国植物志》天南星科作者李恒考订,认为Acorus gramineus Soland.是金钱菖蒲学名的误订,而石菖蒲的正确学名应为Acorus tatarinowiiSchott.[2]。1990、1995和2000年版《药典》采纳了《中国植物志》的订正学名[3]。显然这仅是药材原植物学名的更正,并非药材原物的改变[4]。  相似文献   
89.
自清代以来,作为传统中药的温里药在临床应用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涉及心血管、消化及神经内分泌系统等多个方面,其多项药理动物模型也日趋成熟。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的查阅,综述了温里药最新的药理活性研究进展,并对其中最具代表性的11味温里药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0.
紫花地丁药材及其混淆品的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并建立紫花地丁药材的指纹图谱。方法 采用RP-HPLC,C18柱,柱温:27 ℃;检测波长:236 nm;0.02%磷酸水-CH3CN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对38批以紫花地丁名称出售或使用的药材进行检测。结果 建立了紫花地丁药材的HPLC指纹图谱方法,标出紫花地丁药材13个共有峰,不同质量的药材的指纹图谱存在差异;紫花地丁药材与9批混淆品的指纹图谱明显不同。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具有重复性好、特征性强、方法简便等特点,能较好区分药材质量和区别紫花地丁与其混淆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