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42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92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中国医学   5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72.
73.
目的:探讨从肺论治中风及其后遗症的重要意义。方法:运用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对肺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中风及其后遗症病理变化关系进行探析。结果:认为肺与本病之风、火、痰、瘀、虚等病理因素及其发生、转归关系密切,从肺论治对本病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4.
目的评价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患者靶控输注瑞芬太尼联合颈丛阻滞的效果。方法择期行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的患者30例,ASAⅠ或Ⅱ级,年龄30~64岁,颈丛阻滞满意后,在手术开始前5min靶控输注瑞芬太尼,初始血浆靶浓度为1.6ng/ml,术中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刺激强度调整目标浓度,每次递增或递减0.2ng/ml,直至镇静达Ramsay镇静评分2~3分,或镇痛达口述镇痛评分(VPS)0~1分,手术结束前5rain停药。于颈丛阻滞前(TO)、颈丛阻滞后10min(T1)、手术开始后5min(T2)、30min(T3)、术中气管牵拉明显时(T4)和术毕(T5)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Ramsay评分及VPS评分;记录呼吸抑制、肌肉僵硬、恶心呕吐及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记录每例患者瑞芬太尼的最大血浆靶浓度,计算其平均血浆靶浓度。结果与TO时比较,各时点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msay评分和VPS评分T2时开始升高,T3、T4时达高峰,T5时下降(P〈0.05),Ramsay评分均为2~3分,VPS评分均为0~1分,镇静镇痛效果良好。无一例发生不良反应。瑞芬太尼的最终血浆靶浓度范围为1.6~5ng/ml,平均维持浓度为(3.4±1.0)ng/ml。结论瑞芬太尼低血浆靶浓度TCI联合颈丛阻滞用于双侧甲状腺次全切除术安全有效,可以达到清醒镇痛的目的,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预防控制性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某农村地区,2000—2007年陆续发现的110对配偶-方为HIV-1感染者,均为1990—1997年间-次性输血而感染,无其他感染因素,感染后与配偶无保护性生活7.51年,感染者的配偶否认除夫妻无保护性传播以外的艾滋病传播因素。对感染者配偶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免疫印迹试验(Western—blot)检测HIV抗体。结果HIV-1的夫妻间传播率为17.3%,年均传播率为2.3%。其中妻子传给丈夫的概率为19.1%,平均年感染机率2.7%;丈夫传给妻子的概率为9.5%,平均年感染机率1.1%。无保护性生活时间越长、妻子感染时丈夫的年龄越小感染率越高,测算夫妻间每次无保护性交的感染机率为0.024%~0.032%。HIV阳性妻子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丈夫的机率是0.028%~0.037%;HIV阳性丈夫每次无保护性交传染给妻子的机率是0.011%~0.015%。结论在夫妻-方感染日期明确、夫妻无保护性生活年限明确的情况下,得到的HIV-1的夫妻传播率,对预防控制艾滋病性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母乳喂养传播艾滋病病毒Ⅰ型(HIV-1)的机会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来自某地一次输血感染HIV-1的母亲出生的子女进行回顾性定群研究,并采集血标本检测HIV抗体。结果母乳喂养组的母婴传播率为37.3%(25/67),远高于非母乳喂养组的11.1%(3/27)。母亲感染1年内是母乳喂养传播率第一峰值期,第1-2年是谷底期,第3-9年逐年上升,第7-9年是第二峰值期,第二峰值高于第一峰值。存在不同母婴传播因素的母乳喂养传播率,均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或家庭日常生活接触组。母乳喂养9个月以下未发现母乳喂养传播者,而母乳喂养10个月以上的传播率逐渐升高。结论母乳喂养是HIV-1传播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7.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炎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所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60%,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对治疗肝硬化腹水有很好的疗效,能改善患者症状,恢复肝脏功能,减少复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8.
目的 探讨使用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APACHE)-Ⅱ评分指导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诊手术决策的可行性及意义,提出急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控制性手术的指征.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244例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接受急诊手术的患者,根据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分值分为两组,再分别将两组采用胆道控制性手术(BTCO)治疗的患者和常规确定性手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对照.将APACHE-Ⅱ评分>15分者作为A组,采用BTCO 63例,确定性手术110例,将APACHE-Ⅱ评分≤15分者作为B组,采用BTCO 29例,确定性手术42例,比较两组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A组中BTCO术后病死率(4.8%)和并发症发生率(6.3%)明显低于确定性手术(8.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中BTCO术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与确定性手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ACHE-Ⅱ评分可以用于指导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急诊手术决策.APACHE-Ⅱ评分≤15分者,可行确定性手术;APACHE-Ⅱ评分>15分者,以采用BTCO为宜.  相似文献   
79.
目的探讨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6月至2006年6月53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右半结肠切除术12例,左半结肠切除术4例,乙状结肠切除术4例,Dixon术26例,Miles术7例,在学习曲线早期术后并发症下肢静脉血栓1例,输尿管损伤1例,直肠吻合口漏1例。结果出现的3例并发症均及时发现,经积极治疗后治愈,未给患者造成严重后果。结论要重视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并发症的预防,对出现的并发症,如及时发现,处理得当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80.
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胫腓骨粉碎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院采用单侧外固定支架治疗腔肿骨粉碎性骨折22例,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总结如下:一般资料男15例,女7例;左12例,右10例;胫腓骨上1/3骨折4例,中1/3骨折6例,下1/3骨折8例,严重粉碎性骨折4例;闭合性骨折8例,开放性骨折14例,其中软组织严重挫裂伤并皮肤脱套伤3例;单纯胫腓骨骨折17例,合并其它骨折5例,其中伴休克2例。治疗方法采用腰麻或硬外麻,大腿上止血带,伤肢术区皮肤常现消毒、铺巾。有伤口的常规清洗伤口,彻底清创,缝合软组织,闭合伤口。选取合适的单侧外固定支架,以所上的支架固定针孔距骨折端不小于2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