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3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1.
博莱霉素胸腔注射治疗癌性渗出长期疗效估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博莱霉素 (BLM ,bleomycin)作为治疗恶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药物 ,在临床广泛应用中得到肯定 ,为评价该药用于晚期肿瘤伴癌性胸水治疗的长期疗效 ,作者对乳腺癌及肺癌恶性胸水3 2例进行药物疗效、胸膜反应及毒副反应的观察。1 材料和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全组共 3 2例 ,男 15例 ,女 17例 ,年龄 3 4~ 78岁 ,中位年龄 5 6岁。所有病例均有病理学或 (和 )细胞学诊断。胸腔积液经X线、CT和B超等影像学检查证实。乳腺癌 14例 ,肺癌 18例 ,均为单侧胸腔积液 ,伴有胸闷、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或经积液引流后快速复发且估计生存 3 0d以上。临床分期均…  相似文献   
32.
目的观察表阿霉素(EPI)、甲酰四氢叶酸(CF)、5氟-尿嘧啶(5-Fu)和顺铂(DDP)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应用EPI、CF、5-Fu和DDP(ECF)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36例,其中术后辅助性化疗14例,可评价疗效的有25例,全部病例均治疗2~6周期,观察评价疗效。结果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1例,总有效率52%。主要不良反应有骨髓抑制,脱发和厌食、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但患者可耐受。结论ECF方案仍是治疗晚期胃癌较为有效的方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相似文献   
33.
本研究应用低剂量(≤2×106U/日)白细胞介素┐2(IL┐2)共治疗98例各种类型的恶性肿瘤。方法25例病人接受了单用IL┐2治疗(皮下、瘤体内、胸腔或腹腔内注射);59例病人接受了IL┐2与化疗或放疗联合治疗;14例病人接受了IL┐2与EAL细胞联合胸腔或腹腔灌注治疗。结果显示单用IL┐2对恶性实体瘤的有效率为13.7%(2/15,无CR病例),对恶性胸腹水的有效率为60%(6/10,CR10%);IL┐2与EAL细胞联合胸腹腔内灌注对恶性胸腹水的有效率为85.7%(12/14。CR50%);单用IL┐2治疗后T4/T8比值升高并有统计学意义,IL┐2与化疗或放疗联合应用治疗后T4/T8比值无明显变化,提示IL┐2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作用。结论本研究对IL┐2化疗或放疗联合能否提高近期疗效问题尚不能作出评价;本研究所采用的IL┐2剂量的毒副反应主要是发热、畏寒、疲乏,其毒副反应一般较轻,病人易于承受,未出现毛细血管渗漏现象  相似文献   
34.
作者研究了榄香烯乳胸腔灌注对恶性胸水中渗出液相关淋巴细胞(EAL)的增殖和LAK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榄香烯乳能够明显促进EAL细胞增殖共产生显著的LAK活性,榄香烯乳还具有增强IL-2诱导的EAL细胞增殖效应及其LAK活性的作用,提示榄香烯乳与IL-2联合应用有可能产生增效作用。榄香烯乳的抗肿瘤免疫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IL-2R/IL-2系统激活EAL细胞而发挥其抗肿瘤作用。结果提示,榄香烯乳有希望成为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而扩大应用于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  相似文献   
35.
用体外培养的Eca-109细胞观察了阿霉素(ADM)和平阳霉素(PYM)单用或与局麻药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合用时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局麻药在本身无细胞毒性浓度下与ADM或PYM联合应用时,可显著加强ADM和PYM的细胞毒作用,且随局麻药剂量增加增效作用加强,但各联合用药组之间的增效程度没有差异。普鲁卡因和利多卡因在本身无体内抑瘤活性的剂量下与顺铂合用,能显著地增强顺铂对实体型S_(180)肉瘤的抑瘤作用,并能延长荷S_(180)腹水瘤小鼠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36.
冬凌草甲素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观察冬凌草甲素体外诱导人结肠癌HCT8细胞凋亡的作用。方法 利用光镜及流式细胞仪观察不同浓度冬凌草甲素诱导结肠癌HCT8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诱导HCT8细胞凋亡,且凋亡率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结论 冬凌草甲素对HCT8细胞株具有体外抗肿瘤作用,其作用机制与诱导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37.
孟昭琳  张如刚  范魁生  谢弘 《肿瘤》2003,23(3):194-196
目的 观察顺铂(DDP)对人肺癌SPCA-1细胞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不同浓度的DDP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肺癌SPCA-1细胞72h,非放射性标记的改良TRAP法测定端粒酶活性,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凋亡。结果 DDP可抑制SPCA-1细胞端粒酶活性,随DDP浓度增大,端粒酶活性抑制增强。MTT结果显示DDP抑制SPCA-1细胞增殖且抑制率有浓度依赖性。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流式细胞仪结果表明DDP诱导SPCA-1细胞凋亡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结论 端粒酶活性的抑制可能是DDP发挥抗肺癌活性的作用机制之一,端粒酶活性可作为评价DDP抗肺癌化疗效果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MMP-3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LISA法,对56例胃癌患者血清MMP-3水平进行测定,并同期检测56名健康人血清水平作为对照。结果胃癌患者血清MMP-3水平明显高于正常人,MMP-3水平与胃癌肿瘤大小、血管侵犯、淋巴结受累及肝脏转移密切相关(P〈0.05);随着临床病理分期的升高,MMP-3水平亦明显升高(P〈0.05),血清MMP-3水平与组织学类型及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MMP-3参与胃癌浸润和转移,术前检测血清MMP-3水平对预测胃癌侵袭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9.
食管鳞癌中p53、PCNA和EGFR的表达与化疗疗效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p53、PCNA和EGFR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情况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对66例食管鳞癌化疗前的活检标本用免疫组化技术分别检测p53、PCNA、EGFR的表达。结果:p53蛋白积聚阳性组化疗有效率(16.7%)明显低于p53蛋白积聚阴性组(70.8%)(P<0.01),PCNA过表达组化疗有效率(79.4%)高于PCNA弱表达组(31.3%)(P<0.01),EGFR过表达组化疗有效率(30.4%)低于弱表达组(69.8%)(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3个指标中,PCNA对化疗疗效的预测价值较大(P<0.01)。结论:食管鳞癌中p53、PCNA和EGFR的表达情况对化疗疗效均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PCNA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40.
基因重排对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CR检测基因重排对淋巴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PCR和1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及硝酸银染色对非霍奇金淋巴瘤和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标本进行检测。结果:①对已明确诊断的标本检测,其总阳性率可达89.19%(66/74);②单纯依赖形态学诊断为淋巴瘤的蜡块组织出现基因重排的阳性率为80%(12/15),对淋巴结炎和淋巴结核的蜡块组织检测发现重排阳性的为47.22%(17/36)。结论:应用PCR法检测基因重排可作为淋巴细胞来源的良、恶性病变的一种辅助诊断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