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15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4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5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10篇
  1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评价国内外关于应用血浆醛固酮/肾素活性比值(ARR)诊断原发性醛固酮症(PA)的文献质量。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1962—2007.12)、PubMed(1970—2007.12)、VIP(1989—2007.12)、万方(1982~2007.12)、CBMdisc(1978—2007.12),纳入应用ARR诊断PA的所有诊断性研究文献,按QUADAS(Quality Asse—ssment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质量评价标准由两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如遇分歧,讨论解决。结果共纳入14篇相关文献,质量评价结果表明,大多数文献与QUADAS质量评价标准符合率不高。其中9篇病例谱未包含各种病例及易混淆病例,8篇未清楚描述研究对象的纳入排除标准,3篇金标准不能准确区分有病无病状态,13篇均没有采用盲法比较诊断性试验与金标准的结果。结论国内外关于应用ARR诊断PA的诊断性研究文献质量在病例选择、金标准选择、盲法比较、偏倚控制等方面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82.
目的 了解2008年重庆市主城区社区人群糖尿病(DM)患病情况.方法 调查于2008年3月至6月进行,对重庆大学A、B校区3 668例2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等检查.结果 DM、糖耐量异常(IGT)、空腹血糖受损(IFG)的患病率分别为7.44%、6.43%、7.16%,且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结论 重庆市主城区社区人群DM患病率较高,并旱逐年上升趋势,应加强防治.  相似文献   
83.
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诊断技术提升与认识深入, 其确诊率逐渐提高。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属少见肿瘤, 临床诊断困难, 容易误诊、漏诊, 治疗方式也不规范。近年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诊治取得进展, 特别是病理学、影像诊断、核素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方面, 提高了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率及疗效。文章总结了其流行病学、病理诊断、影像诊断、手术治疗、靶向治疗、放射性核素治疗、化疗、免疫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将胃肠-神经内分泌肿瘤的治疗区分为转移性与非转移性两类, 以期对指导临床诊疗和研发新的治疗方案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84.
方法 观察穿琥宁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用穿琥宁对上呼吸道感染进行为期5-7天的治疗观察,并与另一抗病毒制剂双黄连进行对比,同时还进行了自身对照的治疗观察。共264例病人完成项观察研究。其中对照组102例,观察组162例。结果 对照者的观察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4.3%,观察组总有效率89.5%,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穿琥宁 为一安全有效的抗病毒药物。  相似文献   
85.
目的:研制二羟丙茶碱双层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以湿法制粒技术制备双层片,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按照转篮法测定药物的体外释放度。结果:二羟丙茶碱双层片在900mL水中,转速为100r/min时有较好的释放度。结论:二羟丙茶碱双层片制备方法简单,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和速释特征。适宜的溶出介质和转速是体外释放度试验的关键。  相似文献   
86.
浅析医疗投诉管理的必要性及其原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医疗卫生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对医疗投诉的原因、规范医疗投诉管理的必要性、正确看待医疗投诉等问题进行了阐述,为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规范医疗服务流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7.
1 病例介绍例 1:男性患者 ,5 5岁。因上腹部间歇性疼痛 1周 ,持续性疼痛伴胸闷、大汗淋漓 5h入院。患者 1周前上腹部疼痛 ,呈发作性 ,持续 5~ 10min ,发作 3~ 5次 /d。诊断为“胃痉挛” ,口服各种胃药及解痉药无效。入院前 5h ,运动后突发持续上腹部疼痛 ,口服止痛、解痉药无效。同时 ,大汗淋漓、胸闷 ,来我院急诊室查心电图 ,示前壁心肌梗死。既往无心绞痛史。入院后查CDK、AST、LOH均增高 ,经积极治疗 ,3周后痊愈出院。例 2 :男性 ,48岁。因上腹部疼痛 3d ,持续剧烈疼痛 8h入院。 3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阵发性上腹部疼…  相似文献   
88.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impacted mandibular third molar,IMTM)拔除术是口腔科门诊的常见手术。由于IMTM变异性大、存在多种阻生情况、局部解剖结构复杂,手术操作视野局限等原因,拔除IMTM也是拔牙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拔除IMTM时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或继发症[1,2]。由于舌侧骨壁较薄弱,拔除IMTM(特别是低位、水平阻生的IMTM)时用力过猛或操作不当可造成舌侧骨壁折裂并将患牙推入  相似文献   
89.
目的探讨经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儿童咯血的近远期疗效及常见并发症的原因。方法在DSA引导下对10例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不同原因咯血患儿行支气管动脉、肺动脉造影,并行支气管动脉药物灌注及栓塞治疗;8例患儿栓塞剂用明胶海绵颗粒,2例用明胶海绵条联合弹簧圈。结果 10例患儿均成功手术,其中,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后即刻止血8例;1例咯血明显减少,经内科保守治疗3~5 d后咯血停止;1例咯血减少不明显,经2次栓塞治疗后咯血停止。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脊髓损伤及异位栓塞等严重并发症。结论支气管动脉介入治疗儿童咯血,具有微创、止血快、疗效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可作为内科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0.
脓毒症和脓毒性休克是重症监护室常见病种,全球每年有超过1 800万严重脓毒症病例。国外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脓毒症的病死率已经超过心肌梗死,成为重症监护室非心脏病人的死亡主要原因。医学的进步带来越来越多治疗脓毒症的创新治疗方式,连续血液净化逐渐成为脓毒症患者早期治疗的重要手段,同时体外血液吸附在脓毒症患者中的治疗价值也逐渐受到重视。本文旨在总结近些年血浆炎性因子吸附在脓毒症治疗中应用的研究进展,对现有研究报道或已在临床应用的常见的几种体外血液吸附技术及其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更好认识其在临床治疗中的运用价值及对预后的改善提供参考,从而为脓毒症及脓毒症休克患者治疗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