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5篇
儿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7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1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1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评价过敏性紫癜早期肾损害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住院的过敏性紫癜、紫癜性肾炎患儿各50例,健康对照组50例。免疫比浊法测定尿微量白蛋白;乳胶颗粒增强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胱抑素C。结果:紫癜性肾炎组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均大于过敏性紫癜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紫癜性肾炎组血清胱抑素C与血肌酐、尿蛋白定量及尿微量白蛋白呈正相关;肾活检显示,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肾脏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呈正相关。结论: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可作为儿童过敏性紫癜肾脏损害的早期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42.
正随着围产医学和新生儿重症监护技术的发展,超低出生体重早产儿存活率不断提高,但其脑损伤问题也愈显突出,25%~50%早产儿发生脑损伤~([1])。脑损伤已成为当前早产儿死亡和遗留神经系统后遗症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早期识别脑损伤进而判断其严重程度,预测远期预后,对指导临床早期积极治疗,改善危重早产儿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2])。目前,临床迫切需要一种操作简便、易于分析、无创、适于床旁连续监测的神经功能监  相似文献   
43.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治疗妊娠期尖锐湿疣(CA)的疗效。方法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去除疣体后,治疗组用中药熏洗患处,并设术后用庆大霉素48万u、聚肌胞6ml加入0.9%生理盐水250ml中,外敷患处为对照组,观察至分娩前两组妊娠期CA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复发率17.20%,对照组复发率53.60%。结论中药熏洗可降低妊娠期CA复发率。  相似文献   
44.
目的:观察鲜生地黄对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JAK2/STAT3通路的影响。方法:30只雄性Wistar大鼠按照1∶4比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大鼠先用四氯化碳诱导成肝纤维化模型,再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观察组,应用D氨基半乳糖进行急性攻击,建立慢加急性肝衰竭大鼠模型。观察组在急性攻击前7 d予以鲜生地黄连续灌胃。各组大鼠分别在急性攻击后24 h取材,检测血清内毒素、白细胞介素-6含量及肝脏组织中JAK2mRNA、STAT3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组织中JAK2mRNA、STAT3mRNA表达低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大鼠肝组织中JAK2mRNA、STAT3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大鼠血清内毒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高于对照组和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鲜生地黄能够降低肠道内毒素的吸收,促进JAK2/STAT3通路活化,但是介导物质可能并不是IL6,相关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45.
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PICC置管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经贵要静脉与颈外静脉行中心静脉置管的优缺点,为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术的合理应用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对41例贵要静脉穿刺置管组和36例颈外静脉穿刺置管组从输液滴速、置管并发症、病人满意程度3方面进行比较研究。[结果]颈外静脉置管组输液滴速明显快于贵要静脉置管组(P〈0.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18);贵要静脉组病人满意程度明显高于颈外静脉组(P〈0.001)。[结论]对于长期化疗和静脉输液病人应首选贵要静脉置管,而在抢救危重病人或液体需求量大的病人应给予颈外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46.
目的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儿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特征及其临床预后意义。方法收集217例初诊AML患儿骨髓标本,采用PCR扩增产物Sanger测序法检测FLT3、CEBPA、NPM1、DNMT3A、NRAS和KRAS基因突变情况,收集临床资料,探究各基因突变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意义。结果本研究中突变率最高的是NRAS(11.9%),其他依次为CEBPA(10.0%)、FLT3-ITD(5.7%)、KRAS(3.0%)、NPM1(1.4%),未检测出DNMT3A突变。KRAS突变均发生于M5型,NPM1突变均发生于M2型。FLT3-ITD突变组外周血白细胞计数(×109/L)较非突变组明显升高[104.0(19.8,201.0)vs 11.4(3.8,38.7),Z=-3.061,P=0.002];KRAS突变组年龄明显低于非突变组[2.0(1.0,3.3)岁vs 7.0(3.0,10.0)岁,Z=-2.282,P=0.005]。FLT3-ITD突变组患儿总生存率较非突变组明显降低(25.0%vs 52.5%,χ2=4.993,P=0.026);无病生存率呈减低趋势(33.3%vs 60.6%,χ2=3.750,P=0.053)。RAS突变组与非突变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FLT3-ITD突变是AML患儿患者的不良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47.
目的了解天津市秋冬季腹泻患儿的星状病毒感染情况及其分型特点。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于2014年9月—2015年2月收集天津市儿童医院住院部1 127例疑似病毒性腹泻的婴幼儿粪便样品中的星状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并将部分阳性株的PCR产物进行测序,采用序列分析软件分析测序结果,推断其毒株型别,同时收集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 127份腹泻粪便样品中,星状病毒RT-PCR阳性99份,检出率为8.78%。感染星状病毒的患儿多为1岁以下,患儿年龄中位数为3.00月龄,且1月检出率最高。99例阳性星状病毒患儿中,有52例与其他病毒混合感染,混合感染率为4.61%,其中以诺如病毒合并星状病毒最常见。26份PCR阳性产物送往测序,经Genbank Blast及系统进化树分析,所有星状病毒均为人类星状病毒1型。结论星状病毒是天津市秋冬季婴幼儿病毒性腹泻的重要病原体,本次调查期间星状病毒以人类星状病毒1型毒株流行为主,此外存在一定比例的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分析极早早产儿中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发病人群的临床特征,以避免抗生素的过度使用。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住院的极早早产儿临床资料。将无胎膜早破,同时母孕期无绒毛膜羊膜炎临床表现的极早早产儿归入低风险组,不满足低风险条件的即为对照组。根据生后72小时内血培养结果诊断早发型败血症,回顾分析两组极早早产儿的临床特点、治疗及结局。结果共纳入245例极早早产儿,其中低风险组153例(62. 4%)。与对照组相比,低风险组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和高血压比例较高,产前激素使用率较高,产前抗生素使用率较低,新生儿Apgar评分5分比例较低,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及呼吸支持和机械通气比例较高;低风险组的死亡风险和早发型败血症发生率都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存活时间24小时的极早早产儿中,低风险组的呼吸窘迫综合征、动脉导管未闭、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肺出血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 05)。低风险患儿中,与抗生素短时组相比,抗生素长时组死亡、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风险均增加,肺出血发生风险降低。结论早期识别极早早产儿中早发型败血症低风险人群,对减少早期经验性抗生素治疗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9.
目的探讨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2019年5月高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8例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宫颈环形电切术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乳酸菌阴道胶囊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出血时间、出血量、创口愈合时间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阴道出血时间、创口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阴道出血量少于经血量的比例为86.36%,高于对照组的65.9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酸菌阴道胶囊应用于宫颈糜烂合并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较好,相比常规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可以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减少阴道出血量,从而减轻患者病痛及心理负担,提高治疗有效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0.
目的 了解西安市男男性行为者(men who have sex with men, MSM)rush poppers使用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定针对性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于2021年9月至2022年3月,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在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HIV Voluntary Counseling&Testing, VCT)门诊招募调查对象,对其进行自填式匿名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性行为特征、rush poppers使用情况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SM使用rush poppers的影响因素。结果 调查的579名MSM中,rush poppers的使用率为31.6%,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户籍为外地(OR=1.668,95%CI:1.151~2.474)、本地居住时间≤1年(OR=1.756,95%CI:1.080~2.854)、性向为同性恋(OR=1.952,95%CI:1.322~2.882)、近6个月同性临时性伴数≥2名(OR=2.376,95%CI:1.502~3.757)、近1周肛交次数≥2次(OR=1.9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