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5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1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84 毫秒
41.
胡玉祥  郭翱  张文亚  章鸣  章峰火  郭随林 《骨科》2016,7(6):394-397
目的 探讨采用足底撕脱皮肤预制皮瓣游离并修复足底软组织撕脱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月,本院诊疗的20例足底软组织撕脱伤患者,清创撕脱离体的皮肤软组织,将其削薄后打包移植于股外侧中段筋膜上预制足底皮瓣.3周后皮瓣成活,再行二期皮瓣移植术将皮瓣游离回植原位.术后常规抗感染,改善微循环,清洁换药等.结果 所有患者预制皮瓣血运丰富、全部成活,修复创面均一期愈合.但有2例患者发生血管危象和感染,探查发现部分皮缘坏死,经清洁换药后愈合.术后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为13个月,患者均恢复行走和负重能力.根据章鸣等制定的评定量表作为评定指标.其中优15例、良3例、可2例,优良率为90%.结论 采用足底撕脱皮肤预制游离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撕脱伤能取得满意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2.
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 2007年3月至2010年6月,采用修薄股前外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12例,切取皮瓣面积为15.0 cm× 8.0 cm~7.5 cm×5.2cm.先确定皮瓣穿支血管部位,沿皮瓣外侧切开皮肤、皮下组织,在阔筋膜浅层显露穿支后,逆行向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主干解剖至所需血管蒂长度.以穿支血管为中心,向四周由浅及深削除皮下脂肪,在皮瓣周缘可将皮下脂肪完全削去,仅保留真皮层.皮瓣周缘厚度修薄前约2.5 cm,修薄后约0.4 cm.结果 12例修薄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愈合良好,术后随访3~ 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外观良好不臃肿,不需二次修薄手术,游离皮瓣两点辨别觉为8.0~10.0 mm.结论 修薄股前外侧皮瓣外形质地优良,不需再次手术整形,对供区创伤小,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43.
2005-2008年,我院对20例离断废弃手指,经剔除骨质及肌腱形成游离皮瓣后,修复其他手部创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一般资料: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18~55岁.均为手指碾压、撕脱离断或多段离断伤,指体无法再植或再植后无功能,同时伴有其他指体皮肤软组织缺损.离断指中示指5例,中指8例,环指4例,小指3例.废弃指剔骨皮瓣切取面积为1.5cm×5.0 cm~3.0cm×7.0cm.  相似文献   
44.
在我省稻田区,中华按蚊、三带喙库蚊为主要蚊种,为寻求有效易行的防制方法,采用南京军区医科所研制的长效灭蚊蝇窗纱涂料(以下简称“涂料”),经过室内初试显示良好灭蚊效果后,于1989年7~10月在济宁市郊区稻田区居民住房进行了现场灭蚊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5.
山东省位于黄河下游,地处北纬34°25′~38°23′,东经119°36′~122°43′,总面积约15.3万km~2,滨临渤海、黄海,海岸线长,岛屿多。中部多属太沂山区,东部半岛多属丘陵,津浦铁路以西、胶济线以北为广大平原,黄河山西南至东北流入渤海,京杭运河自北向南贯穿本省西部,沿河有微山、昭阳、独山、南阳,东平等湖泊,湖周地势  相似文献   
46.
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外侧闭合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high tibial osteotomy,HTO)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引起的关节疼痛临床应用结果。方法:应用外侧闭合楔形HTO治疗9例(男3例,女6例)伴内翻畸形的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年龄52~58岁,平均56岁。术中显露胫腓关节近侧,切开前侧关节囊,用骨锯或骨刀去除外侧楔形骨块,闭合截骨处缺损后用“U”形钉固定。结果:手术顺利,无手术并发症,经2-5、5年(平均3.5年)随访,按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评定标准:优5例,良好3例,尚可1例。结论:外侧闲合楔形HTO是治疗膝关节单间室骨性关节炎引起关节疼痛的有效手术方法,但不适用于年龄过大的患者(〉60岁)。  相似文献   
47.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6岁。因机械性损伤致左前臂大面积软组织缺损,行皮瓣移植术后3周入院。检查:左手腕背皮瓣成活,在皮瓣近、远侧(手背与前臂背侧)分别有8cm×10cm与5.5cm×6.5cm软组织缺损创面,伴有部分桡骨与掌骨外露(图1)。手背伸肌腱与前臂伸肌有较大范围的缺损,手指感觉与血供尚好,手指屈伸活动受限。治疗方法:先行受区清创术,去除肉眼可辨认的坏死和炎性肉芽组织。  相似文献   
48.
目的:观察在C型臂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 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3月至2014年12月对18例Bennett骨折病例采用了C型臂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的治疗方法,治疗18例,其中男12例,女6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55岁,平均32岁,均为新鲜骨折。术后观察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时间12~24周,平均随访时间18周。从术后开始至X线片显示骨折端有连续性骨痂形成,且局部无压痛及无假关节活动为骨折愈合的临床计算时间,骨折愈合时间8~10周。掌指关节活动度为骨折临床愈合后的实际活动度数平均为(86.4±8.8)°。按TAM系统评定方法评定:优13例( 占72.2%),良4例( 占22.2%),可1例(占5.6%),差0例(0);优良率为94.4%。结论:由于拇指的功能在手的运动中十分重要,所以探索Bennett骨折的最佳修复方案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笔者认为在C型臂下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内固定治疗Bennett骨折适合开展与推广,是一种治疗Bennett 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9.
小腿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难以用常规局部带蒂皮瓣转移修复时,需行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但有时,肢体损伤较重,伴有主要血管损伤或缺损,局部无可供吻合的血管时,处理较困难。于仲嘉等(1983)报告利用健肢血管行桥式交叉吻合技术取得满意效果,但对供区肢体有一定的损伤,为了减少对供区的损伤,我们改进了术式,在临床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0.
目的探讨胃手术后功能性胃排空障碍的发病机制及综合治疗。方法对1991年至2005年561例胃手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61例中有33例发生功能性胃排空障碍,发病率为5.8%。33例中有2例行手术探查,行Braun's吻合术,1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其余32例经综合治疗,2—4周内治愈。结论胃手术后,严重改变胃的正常解剖生理关系,导致正常的神经激素和肌源性因素对胃的调控失常。神经递质紊乱、胃窭-幽门缺失、营养不良因素、吻合口水肿、胆汁返流是其主要病理生理和病理解剖的基础。胃肠道造影和胃镜检查为主要的诊断方法。采取保守综合治疗均可治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