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56篇
  免费   260篇
  国内免费   142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44篇
妇产科学   18篇
基础医学   168篇
口腔科学   29篇
临床医学   491篇
内科学   300篇
皮肤病学   12篇
神经病学   151篇
特种医学   17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19篇
综合类   1030篇
预防医学   472篇
眼科学   19篇
药学   552篇
  2篇
中国医学   367篇
肿瘤学   100篇
  2024年   27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12篇
  2021年   75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11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6篇
  2016年   113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56篇
  2013年   177篇
  2012年   217篇
  2011年   237篇
  2010年   194篇
  2009年   189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35篇
  2005年   156篇
  2004年   137篇
  2003年   143篇
  2002年   96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8篇
  1999年   83篇
  1998年   92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53篇
  1991年   52篇
  1990年   31篇
  1989年   30篇
  1988年   38篇
  1987年   23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5篇
  1983年   20篇
  1982年   17篇
  1981年   9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5篇
  1958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91.
万琴  刘芳  胡文清  罗明 《颈腰痛杂志》2021,42(3):322-325
目的 探讨认知行为训练对慢性腰痛(chronic back pain,CBP)患者疼痛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2019年12月在本院就诊的94例CBP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推拿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训练.观察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疼痛强度(VAS评分)、疼痛自我效能(PSEQ评分)、疼痛应用策略的使用频率及痛阈值.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VAS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PSEQ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P<0.05),积极策略使用频率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消极策略应用频率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上述指标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痛阈显著高于干预前,且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认知行为训练可提高CBP患者的疼痛自我效能,降低患者消极疼痛策略使用频率,增加其积极疼痛应对策略使用频率,提高痛阈,从而降低疼痛水平,改善疼痛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最常见的面部神经痛,最近报道[1],其发病率约为8/100000,50~60岁为高发年龄。该病的特点为:在三叉神经(即第5脑神经)分布区域发生单侧撕裂性或电击性阵痛,  相似文献   
93.
某军区总医院建设发展SWO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某军区总医院采取学科调研、座谈交流、纵横比较等方法,分析当前医院所处的各种环境因素,应用SWOT分析,提出中长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94.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假单胞菌耐药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假单胞菌对亚胺培能(IMP)、头孢他啶(CTZ)、头孢哌酮(CPZ)和氨曲南(AZ)的耐药机制。以绿脓杆菌标准株PAO1和对照株TNPOO4为对照,应用SDS-PAGE外膜蛋白图谱和β-内酰胺酶测定方法,研究了临床分离的两株多重耐药绿脓杆菌和一株IMP耐药荧光假单胞菌。结果表明:两株绿脓杆菌分离株均缺失了外膜蛋白OprD_2和外膜蛋白E(OprE),并出现了44.7KD的未知蛋白带;两株菌均产生了较高水平的β-内酰胺酶,其酶活性分别为0.681U/mg和0.6l0U/mg,经IMP诱导,两株菌产酶量未见显著增加;其β-内酰胺酶对上述药物的相对水解率均小于10%。提示该两株绿脓杆菌对上述药物的多重耐药机制可能是OprD_2、OprE的缺失和大量β-内酰胺酶的共同作用结果;其中对IMP耐药的主要原因可能是OprD_2丢失。另一株IMP耐药荧光假单胞菌出现了OprD_2含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95.
秦伟  胡文立  杨磊 《山东医药》2007,47(27):32-33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患者的ECG改变来分析岛叶梗死与ECG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80例急性大脑中动脉供血区的非腔隙性脑梗死患者,根据其头MRI弥散相上是否有岛叶受累分为岛叶梗死组和非岛叶梗死组,通过回顾患者入院时的ECG,观察岛叶梗死与ECG异常的关系。结果124例(44%)患者的MRI弥散相上见到岛叶不同程度的梗死,ECG分析发现ST—T异常见于85例岛叶梗死患者和78例无岛叶梗死的患者(P〈0.01)。QT间期延长在右侧岛叶梗死更常见。结论岛叶梗死患者的ECG改变主要表现为非特异性的ST—T异常。  相似文献   
96.
目的探讨Wilson病患者驱铜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的相关因素及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5月~2013年5月本院神经内科)15例驱铜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的WD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及治疗方法、护理方案和预后,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防治措施及护理对策。结果 WD患者治疗期间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可能与患者驱铜药物过敏史及的驱铜药物剂量、时间相关。WD患者在应用驱铜药物治疗时,有过敏史同时应用DMPS剂量较大、时间较长时易出现急性粒细胞缺乏;粒细胞缺乏过程中绝大多数患者出现发热、咽痛,常见咽炎、扁桃体炎。结论 WD患者驱铜治疗过程中出现粒细胞缺乏可能与药物过敏及病毒感染导致的免疫相关,预防药物过敏及感染可能减少粒细胞缺乏的发生,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激素等可有效提高粒细胞数,合理的护理策略对此类患者治疗及预后具有一定益处。  相似文献   
97.
摘 要 目的: 提高复方醋酸钠注射液含量测定方法。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复方醋酸钠注射液中氯化钠、氯化钙、氯化钾的含量。结果:钙离子浓度在9.124×10-7~1.369×10-5 g·ml-1范围内(r=0.999 5);钾离子浓度在1.501×10-7~4.504×10-6 g·ml-1范围内(r=0.999 2);钠离子浓度在7.500×10-8~2.251×10-6g·ml-1范围内(r=0.999 5),线性关系良好。氯化钙的回收率为100.4%,RSD为1.4%(n=9);氯化钾的回收率为102.4%,RSD为1.6%(n=9);氯化钠的回收率为100.3%,RSD为1.1%(n=9)。结论: 提高后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醋酸钠注射液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98.
麝香醒脑滴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麝香醒脑滴丸(Shexiang Xingnao dropping pills,SXD)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MCAO)再灌注模型,按 Bederson 的方法对 MCAO 再灌注0、4、8、22 h 时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进行评分;测定脑梗死百分比、脑指数、脑含水量;检测血浆中血小板聚集率和脑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乳酸脱氢酶(LDH)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含量;HE 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结果与模型组比较,SXD(0.42、0.84 g·kg -1)对MCAO 再灌注大鼠的神经功能损伤评分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能减少脑梗死百分比、脑含水量、脑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提高脑组织 SOD 和 LDH 活性,降低脑组织中 MDA 含量,减轻脑组织皮质神经元的损伤。结论SXD 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抗氧自由基损伤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
分泌性中耳炎(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疾病。该病在小儿中的发病率较高,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完全阐明,咽鼓管(ET)阻塞及功能障碍、感染及免疫反应被认为是SOM的主要病因。现对SOM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 ET阻塞及功能障碍ET是正常中耳腔与外界环境沟通的唯一管道。传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究康复期心理干预对脑外伤并发失眠患者睡眠康复的疗效。方法选取82例脑外伤合并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单纯接受传统药物治疗的40例患者设为药物组,将在传统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的42例患者设为心理组。结果治疗后,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心理组患者治疗后睡眠质量指数、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潜伏期及日间功能紊乱评分均低于药物组(P0.05),而2组间睡眠持续性、习惯睡眠效率及睡眠紊乱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组的睡眠质量改善总有效率90.5%显著高于药物组的65.0%(P0.05)。结论在脑外伤失眠患者康复期实施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