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53篇
综合类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01.
目的 探讨肾移植后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PTLD)的病理特点、临床表现、诊治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肾移植后PTL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 4例患者肾移植术后均采用三联免疫抑制疗法,移植后至PTLD诊断时间为5~ 112个月,平均34个月.病理组织学类型:2例早期病变(浆细胞增生和传染型单核细胞增生样PTLD各1例),1例多形性PTLD,1例单一型PTLD.均无特异性临床表现,确诊后均予免疫抑制剂减量,或辅以利妥昔单抗和化疗.单一型PTLD患者在短期内死亡,余患者均生存.结论 PTLD是发生在器官移植后具有独特形态和临床特征的淋巴组织增生异常;治疗上以免疫抑制剂减量、生物治疗和化疗为主;单一型PTLD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2.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早期由急性排斥导致移植肾动脉狭窄的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经彩色多普勒超声筛查并经动脉造影证实为移植肾动脉狭窄并同时经移植肾穿刺病理证实发生急性排斥反应的3例肾移植患者的治疗过程.结果 3例患者造影证实移植肾动脉狭窄未予球囊扩张或支架治疗,给予抗排斥治疗,3例患者治疗均取得成功,患者血压和肌酐均较前明显下降,随访B超无狭窄表现.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可用于移植肾动脉狭窄的筛查和治疗后随访,移植肾动脉造影是其诊断的金标准,急性排斥是引起移植肾动脉狭窄的原因之一,明确动脉狭窄原因为急性排斥后抗排斥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3.
目的:以往膝关节术中放置硅胶膜减少术后肌肉黏连是预防关节僵硬的有效方法,但术后需二次手术将膜取出。实验拟观察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在减少关节术后肌肉黏连的作用效果。 方法:实验于2006-03/08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选择雄性成年新西兰兔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5只。在兔的左膝关节内侧切口,切除髌骨上方股直肌股骨面的薄层肌肉和大部分滑膜,实验组将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修剪至合适大小(0.8 cm×1.2 cm),完全覆盖在股直肌下方滑膜切除处,对照组不放膜。术后用石膏管型固定将兔膝关节固定在屈膝90°,持续3周后拆石膏,在术后8周将所有兔麻醉后处死,行病理学检查。检测损伤前及损伤后3,8周的膝关节被动屈曲角度;检测膝关节的局部黏连,组织变化,生物膜的吸收情况。 结果:①大体观察结果:术后8周对照组黏连较严重,呈致密的纤维性黏连,限制膝关节被动活动。实验组黏连呈松散状,无关节强直发生。②组织学观察结果:术后8周对照组有较多的厚而致密的胶原纤维形成,与骨皮质或肌肉组织黏连,实验组有较薄而松散的胶原纤维存在,无致密黏连存在。③兔膝关节屈曲角度比较:实验组术后3,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两组兔中,术后3,8周膝关节屈曲角度间比较,术后8周时的角度均小于术后3周,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 < 0.01)。 结论:用聚-DL-乳酸可吸收防黏连膜可减轻术后肌肉周围组织间的黏连,有效预防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04.
目的观察五苓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的影响。方法将200例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五苓胶囊,同时辅助功能锻炼。对照组常规口服甲磺酸多沙唑嗪缓释片,同时辅助功能锻炼。观察患者治疗6个月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评分)、B超、尿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膀胱收缩力明显增强,最大尿流率提高,残余尿量明显减少,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苓胶囊可增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术后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并显著改善排尿障碍。  相似文献   
105.
临床上的可能供体不能满足健康供肾标准者称为边缘供体,边缘肾是指合并外科病变的活体供肾,存在形态学异常,甚至有些异常需要外科手段干预.1994年5月至2008年1月我们完成亲属活体肾移植121例,其中供肾合并外科情况5例,对供肾进行外科处理后常规植入受者体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6.
王立  陶海荣  朱彤  丁勇  诸乾华  胡小鹏 《广东医学》2012,33(20):3119-3120
目的 探讨股骨髓内钉动力化促进骨折愈合的临床时机.方法 回顾34例股骨髓内钉术后出现骨痂生长后,连续3个月影像学无明显变化的患者进行动力化治疗,随访时间6 ~56个月.分析愈合的疗效.结果 34例患者中,32例均于18周内出现通过骨折线的环形骨痂愈合,2例患者于12 ~ 20周出现骨折吸收现象,拔除髓内钉钢板植骨后愈合.动力化后骨折愈合明显加速.结论 股骨髓内钉固定骨痂生长后,连续3个月影像学无明显变化,静力化改为动力化,是促进骨折愈合的有效时机.  相似文献   
107.
活体肾移植是缓解目前供体来源短缺的一种重要途径,随着肾移植技术在我国的开展和普及,供体来源的减少和尿毒症患者的日益增多成为突出矛盾。活体肾移植在供体选择、手术方式以及手术难度都与尸肾移植有很大差距。泌尿外科医师在进行活体肾移植的过程中,无论从供体选择、手术技巧都要进行严格的培训,规范化培训在此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8.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人康复早期心理应激状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20年3月1日至2020年3月14日由专科医院治愈出院并转入我院隔离观察病房的COVID-19康复者126例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采集心理学信息,问卷包含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抑郁自评量表和焦虑自评量表。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检验影响因素。结果 126例PTSD-SS评分平均(45.5±18.9)分,39例(31.0%)存在应激障碍;创伤性再体验评分平均(15.4±6.8)分,52例(41.3%)有反复重现体验症状;回避症状评分平均(11.9±5.7)分,35例(27.8%)存在回避症状;警觉性增高评分平均(11.3±5.0)分,51例(40.5%)警觉性增高。28例(22.2%)有焦虑情绪,48例(38.1%)有抑郁情绪。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退休、心理支持与PTSD-SS评分及其三个症状评分呈显著负相关(P<0.05),女性、焦虑情绪与PTSD-SS评分及其三个症状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抑郁情绪与警觉性增高评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 近1/3的COVID-19病人康复早期存在应激障碍,女性、未退休、缺乏心理支持、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这四大类人群应激障碍症状尤为严重,建议所有康复病人定期接受心理评估  相似文献   
109.
摘 要目的:分析奥曲肽注射液治疗对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疗效。 方法:选取 2021 年 1 月至 2023 年 1 月自贡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 150 例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 75 例。对照组采用脑垂体后叶素治疗,观察组采用奥曲肽治 疗。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临床疗效、生活质量、睡眠质量、舒适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 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 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各项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导致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采用奥曲肽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以 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舒适度,对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