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 探讨参芪胶囊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促排卵治疗后黄体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克罗米芬促排卵,治疗组47例,于排卵后口服参芪胶囊治疗,对照组46例,于卵泡成熟时肌注HCG 5000u.治疗前后测性激素、胰岛素(INS)、体重指数(BMI),统计获得的排卵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黄体期天数和妊娠率.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自身比较,LH、LH/FSH、T、INS、BMI均下降(P<0.01).治疗后组问比较,治疗组LH、LH/FSH、T、BMI下降(P<0.05),黄体期E2、P、黄体期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排卵率83.44%,妊娠率55.32%,对照组排卵率82.78%,妊娠率36.9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在克罗米芬促排卵周期中应用参芪胶囊,通过降低患者BMI,降低T和LH/FSH,调整性腺功能,能较好维持黄体功能,从而使患者成功妊娠,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22.
目的:观察清经散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的临盏床疗效。方法:将109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清经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促性腺激素(HCG)治疗。治疗前后测雌二醇(E2)、孕酮(P),并对证候进行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37%,对照组75.96%,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E2、P均有明显上升,黄体期和月经周期延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2组治疗后积分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清经散加减治疗黄体功能不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3.
目的:观察梅花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卵泡发育不良的患者随机分为梅花针组和药物组,每组25例.梅花针组在卵泡生长期采用梅花针循经叩刺任、督、带脉,以及脾俞、胃俞、肾俞和卵巢、子宫穴,隔日治疗1次;药物组采用口服氯米芬(CC)及肌内注射人绒膜促性腺激素(HCG)进行治疗,每天1次.两组均以1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的卵泡发育情况、子宫内膜厚度及形态变化、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排卵率和妊娠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最大卵泡平均直径均有所增加,且梅花针组子宫内膜形态及厚度改变优于药物组(均P<0.05).成熟卵泡期梅花针组卵巢动脉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低于药物组(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排卵率和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梅花针治疗卵泡发育不良能增强患者的卵巢血流灌注,促进卵泡生长发育,提高成熟卵泡排卵率,疗效优于西药,并能避免西药治疗中卵泡生长与子宫内膜生长不同步的缺点.  相似文献   
24.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证候分布及其规律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中医证型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分布规律,以及PCOS相关参数的改变与中医证候分类可能存在的联系,指导选用与证型紧密相关的指标评价疗效。  相似文献   
25.
目的 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病例回顾性研究,对2008-2009年于我院住院的69例异位妊娠未破裂型采用中医综合治疗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9例患者中治愈62例,治愈率89.86%,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未破裂型异位妊娠(血IICG在1000u/L以下)者有较好疗效,副作用少,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26.
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中医证候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SPID)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方法:应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调查101例SPID患者,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PID出现频率最高的前10个症状分别是腰骶酸痛、带下量多、神疲乏力、小便清长、恶寒、舌质偏暗、口干、月经色暗或有血块、头晕、急躁易怒。探索性因子分析显示该病的中医证候分别为脾虚湿瘀互结型、湿热瘀结型、气滞血瘀型。结论: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对SPID进行流行病学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本病的中医证候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