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道镜胆囊切除胆总管切开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比分析腹腔镜手术组(n=65)与开腹手术组(n=65例)胆总管探查取石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天数、并发症发生率、残余结石例数等.结果:腹腔手术组与开腹手术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28.5±16.9)mim、(93.5±12.0)min,术中出血量为(61.2±11.5)ml、(298.6±78.9)ml术后残余结石例数分别为0例、12例,术后排气时间分别为(30.2±4.6)h、(58.6±13.5)h,住院时间分别为(8.6±2.1)d、(13.9±3.0)d.以上项目两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5%,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是一种安全、可行、手术创伤小、残余结石少的微创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2.
慢性乙型肝炎(乙肝)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肝纤维化指标升高,若不进行治疗,有可能导致肝硬化[1-2]。故慢性乙肝的治疗目标是持续抑制或终止复制,抗肝纤维化,减少肝细胞损伤[3]。近年来对慢性乙肝多采用抗病毒、免疫调节、抗肝纤维化等综合疗法,其中抗肝纤维化具有重  相似文献   
53.
目的:回顾性评价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置入结合鱼鳞化自体骨移植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疗效.方法:选择2005-08/2009-01郴州市湘南学院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患者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28-59岁,平均36岁;全部患者均采用锁定加压接骨板结合自体骨鱼鳞化移植进行治疗,操作要点:上臂后正中入路或外侧入路,首先保护好桡、尺神经,清除骨不愈合部位的瘢痕组织,打通骨髓腔,骨膜做有限剥离.利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接骨板应足够长,骨不愈合的两端至少各有三四枚自锁螺钉固定,锁钉应穿过双侧骨皮质,自体松质骨鱼鳞化植骨.结果:所有骨不愈合患者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个月,平均7.2个月.2例术后出现桡神经牵拉性麻痹,经对症处理分别于术后3,6周逐渐恢复.7例仍遗留不同程度肩肘关节功能障碍,但不影响日常生活.无感染、螺钉松动及接骨板折断等并发症发生.结论: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优点在于螺钉与接骨板锁定为一体,不会出现单钉折断或接骨板松动的情况,自体松质骨移植与鱼鳞化去皮质技术联用,骨折治愈率更高.  相似文献   
54.
骨质疏松性股骨颈骨折术后早期康复干预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股骨颈骨折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骨折,多由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引起,常并有心、肺、肾等多脏器功能减退等病,从而增加了骨折治疗的复杂性.资料显示,全球每年有一百万名新发骨质疏松性髋关节骨折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预计到2050年,将提高到每年450万名[1].如何有效治疗骨折及术后功能恢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提高此类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55.
急性有机磷中毒是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治疗常遇困难。我院总结 1997年 1月~ 2 0 0 2年 6月 2 4例急性有机磷中毒采用血液透析抢救的经验。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 2 4例 ,男 5例 ,女 19例 ,年龄 17~ 5 3岁。中毒种类 :甲基 16 0 5中毒 7例、甲胺磷中毒 6例、乐果中毒 6例、菊马乳油中毒 5例 (内含马拉硫磷、杀灭菊酯 ,为有机磷和除虫菊酯混合中毒 )。均为口服中毒 ,服毒量为 30~ 5 0 0ml。从服药中毒至我院就诊时间为 1~ 96小时 ,其中 2 4小时以上者 17例 ,均为下级医院转诊的急诊病例。二、临床诊断和分…  相似文献   
56.
57.
目的探讨儿童骨盆骨折及其合并伤的治疗效果。方法1999年7月~2008年3月的35例儿童骨盆骨折,其中,男20例,女15例,年龄5~16岁,平均11.7岁。骨盆骨折分型按Torode—zieg分类法。Ⅰ型,11例;Ⅱ型,12例.Ⅲ型,8例:Ⅳ型,4例。患者入院后早期明确诊断,及时抗休克,积极处理合并伤,对骨盆骨折予早期复位固定等处理。疗效评价分优、良、差三级。结果35例患者中,死亡2例,33例经6月~7年,平均26.8月的随访。疗效评价,优14例,良18例,差2例,优良率为93.94%(31/33)。结论儿童骨盆骨折应早期明确诊断,骨折早期复位固定,及时治疗合并伤,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8.
小切口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改良小切口在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我院自2000年6月~2005年1月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17例34髋,切口长度为6.7~13.5cm,平均(8.5±1.2)cm。分析其手术时间、总出血量、总输血量、术前与术后Harris评分及术周、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所有患者手术均在术前设计的切口下顺利进行,一侧开始手术至完成双侧手术时的总时间为(184.5±20.3)min,总出血量(1258.4±246.5)ml,平均输血量(1032.5±221.5)ml,Harris评分术前为39.2±12.5,术后为90.5±13.5(t=22.541,P〈0.05)。术后并发脱位1例、精神症状1例;无肺栓塞、深静脉血栓形成、感染等发生。术后随访6.2~20.2月,X线检查示假体位置良好。结论在术前准备充分、解剖入路熟悉的前提下,采用改良小切口技术进行一期双侧全髋关节置换术可行,且具有创伤小、愈合快、瘢痕小、外形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