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42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摘要] 目的:检测Ral-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检测组织芯片中68例乳腺癌(导管原位癌8例,浸润性导管癌54例,浸润性小叶癌6例)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RalA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各项指标的关系。结果:Ral-A表达于细胞浆和细胞膜。导管原位癌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没有显著性差异;浸润性导管癌及浸润性小叶癌与癌旁正常组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浸润性导管癌级浸润性小叶癌表达均低于导管原位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小于0.05。浸润性乳腺癌中Ral-A表达与年龄、肿瘤大小、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与肿瘤分级有关(P<0.05)。结论:Ral-A在浸润性乳腺癌中表达下调,其表达水平与分级有关,提示Ral-A在乳腺癌的演进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在肝细胞肝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对其靶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细胞肝癌组织芯片中CtBP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 CtBP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9.69%(204/256),其表达与分化程度相关(P=0.049);E-cadherin在肝细胞肝癌组织表达率为20.31%(52/256),与肿瘤分级相关(P=0.027);CtBP1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表达与E-cadherin呈负相关(P=0.036)。结论在肝细胞肝癌组织中,CtBP1和E-cadherin可以作为肿瘤诊断的分子标记;同时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对其靶基因E-cadherin的表达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转录辅抑制因子CtBP1在结肠腺癌中的表达状况及对其靶基因E-cadherin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结肠癌及癌旁组织中CtBP1及E-cadherin的表达.结果:CtBP1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6.25%(77/80)和100%(80/80);E-cadherin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表达率分别为32.50%(26/80)和100%(80/80),且与肿瘤浸润深度相关;CtBP1在结肠癌中表达与E-cadherin不相关.结论:CtBP1对其靶基因E-cadherin表达的抑制并不是由CtBP1的异常表达介导的.  相似文献   
64.
目的以病理学学科研究生培养为基础,依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社会对高层次实用型人才的需求,从研究生的培养环节切入,探索以学科为中心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方法通过实行病理学研究生的科室统一化管理,成立学科研究生培养管理工作组、建立病理学开放实验室等办法,以期培养集创新能力与临床实践能力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结果该校病理学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和对本专业学习的积极性显著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及自主能动性得到很大提高、临床实践技能增强、就业率显著提高。结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时代赋予高等学校的重大使命,也是确保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核心任务。完善病理学研究生培养模式,全面提高病理学研究生的综合素质是现代病理学发展与社会的需求。  相似文献   
65.
目的:探讨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应用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的治疗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借鉴拱桥力学原理及结构形式设计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并于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应用于45例低龄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治疗.其中男31例,女14例;年龄8个月~5.5岁,平均3.2岁;股骨上1/3骨折14例,中1/3骨折26例,下1/3骨折5例;横形骨折20例,斜形骨折14例,螺旋形骨折6例,粉碎性骨折5例.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观察影像学改变、并发症及临床疗效.结果:45例患几随访6~21个月,平均12个月,骨折均在固定后5~7周(平均6周)达临床愈合.7例出现患肢软组织并发症,包括臀部压疮,足背及跟腱部表皮坏死等,经局部换药及拆除外固定后均愈合.随访期间原重叠、成角及倒方移位者经自身塑形改造,患肢均恢复正常力线关系及骨结构.根据Flynn临床疗效标准,优35例,良8例,可2例.结论:踝背伸位桥式钢丝夹板外固定治疗低龄儿童(6岁以内)股骨干骨折安全可行,操作简单,疗效满意,值得基层医院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观察细胞骨架蛋白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检测7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及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中PDLIM7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与癌旁正常甲状腺组织相比,PDLIM7蛋白在甲状腺乳头状癌中表达上调。PDLIM7蛋白表达与肿瘤直径(rs=-0. 272,P=0. 022)、TNM分期(rs=-0. 341,P=0. 004)呈负相关;与淋巴结转移(rs=0. 321,P=0. 006)、甲状腺外播散(rs=0. 251,P=0. 035)呈正相关。结论 PDLIM7在甲状腺乳头状癌组织中表达上调,可能在其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8.
芦荟大黄素为蒽醌类化合物,主要来源于芦荟、大黄、巴天酸模、山扁豆等植物中,具有良好的抗菌、泻下作用。近年来,研究者在对芦荟大黄素药理活性的研究中发现其有巨大的抗肿瘤潜力。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抑制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诱导肿瘤细胞自噬、抗炎、免疫调节方面对芦荟大黄素的抗肿瘤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为其进一步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通过多色荧光原位杂交(multicolor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M-FISH)技术检测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诊断膀胱移行细胞癌(bladder transition cell carcinoma,BTCC)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3、7、17号染色体着丝粒探针和9p21区带探针对46例BTCC患者、15例非肿瘤患者和5例正常人尿液脱落细胞核行M-FISH检测,并同时行尿脱落细胞学(urinary cytological examination,UCE)检查,比较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并分析各条染色体畸变与肿瘤恶性程度的相关性。结果:①M-FISH和UCE的灵敏度分别为73.9%(34/46)、47.8%(22/46),两者比较P0.05;特异度分别为95.0%、100%,两者比较P0.05。②MFISH在肿瘤临床分期T_a-T_1、T_2~T_(?)的阳性率分别为50.0%、84.4%;病理分级G_1、G_2、G_3的阳性率分别为42.9%、80.0%、100%,其阳性率与BTCC分级分期呈正相关(P0.05)。③3、7、17号染色体在BTCC的畸变率分别为71.7%、73.9%、73.9%,其畸变率与肿瘤分期分级呈正相关(P0.05)。9号染色体畸变率为56.5%,与分级分期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使用M-FISH技术检测尿脱落细胞3、7、9、17号染色体数目畸变具有敏感度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并具无创性,对BTCC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0.
腰椎间盘退变及其突出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也是导致腰腿痛最常见的病因之一,但对其疼痛发生的确切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1].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腰椎间盘突出后神经根受压不是引起神经根痛的唯一因素.Takahashi等[2]研究表明,椎间盘突出可以导致椎间盘局部慢性炎症的发生,退行性变与突出过程中的如巨噬细胞、肥大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等炎症因素在椎间盘退变和神经根痛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本研究旨在探讨CD68巨噬细胞及免疫复合物在腰椎间盘退变中的分布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