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篇
耳鼻咽喉   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7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3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目的 总结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资料,提高对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85年3月~2005年7月收治的21例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 21例患者中脑脊液墨汁染色发现隐球菌者14例(66.7%),脑脊液隐球菌培养阳性者12例(45%);颅内压显著升高大于3.92 kPa者5例;脑室扩大经侧脑室引流者3例;鞘内注射9例;单用两性霉素B(AMB)治疗3例,AMB+氟胞嘧啶(5-FC)治疗者10例,AMB+5-FC+氟康唑(FCZ)治疗者8例,AMB的平均用量2.5 g,疗程67 d~2 a;治愈13例,好转3例,死亡或自动出院5例。结论 降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病死率的关键在于提高早期诊断率,治疗仍首选AMB+5 FC鞘内注射,侧脑室引流可提高治愈率,缩短疗程。  相似文献   
82.
早期应用甘露醇对中小量高血压性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是高血压性脑出血降低颅内压,防治脑疝的首选药物,但近年来经过临床及头部CT的动态观察,我们发现中小量脑出血在早期应用20%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治疗的过程中有可能使血肿扩大,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2年1月—12月在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0例,发病6小时内头部CT检查血肿量均≤30ml幕上非丘脑出血,分为A、B两组。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出血部位、出血量、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平均动脉压,以及吸烟、酗酒、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肝功能异常等一般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  相似文献   
83.
背量脑卒中后有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整个综合治疗过程中将会妨碍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恢复,成为康复治疗中的一大难点.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对ADL能力改善之间的关系.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非随机对照研究.单位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对象对绍兴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脑卒中患者40例在发病3 d内进行简明智能状态检查表进行评定,根据得分情况分为正常组和异常组.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例(异常组),男11例,女9例.无认知功能障碍患者20例(正常组),男13例,女7例.方法两组患者治疗前进行初次功能评定后根据制定的综合治疗计划,贯穿实际,进行姿势摆放,每日定时被动逐步到主动运动等康复训练,配合针灸、高压氧、低频循环仪等综合治疗,定期评估并及时修改治疗计划.在治疗后2周、3个月、6个月对ADL能力的改变进行比较.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主要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治疗前后ADL能力恢复情况.②疗效结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ADL能力恢复方面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疗效比较,正常组总有效率80%,异常组总有效率15%,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老年脑卒中后认知障碍严重影响脑卒中患者ADL能力的全面恢复,早期对脑卒中所引起的认知障碍进行评定,从而作出判断,并给予及时的认知康复干预,对于提高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改善生活质量与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目的 观察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将67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成二组,治疗组36例采用纳络酮加参麦注射液治疗,对照组31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治愈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为94.4%,对照组治愈显效率为32.26%,总有效率为70.97%,二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χ~2=6.57和5.96,P均<0.01)。结论 纳络酮加参麦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且对神经功能的恢复及血液流变学的改善有一定促进作用,优于复方丹参,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5.
硝烟酯 (尼可地尔Nicorandilum ,a -烟酰胺基硝酸乙酯 ,又名硝酸乙氧烟酰胺 ,烟浪丁等 ) ,用于治疗冠心病和心绞痛 ,是常用的扩张血管药 ,有较强的冠状动脉扩张作用。但该药对肝脏及眼有一定的损害。现有剂型有片剂、胶囊剂 ,经查阅大量临床资料 ,以及在实际应用中 ,都发现该药物的水溶性较差 ,存在药物的溶出释放性和生物利用度不好等问题。为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减少服药次数、提高生物利用度、降低毒副作用 ,对其进行了微囊化研究。测定了所得微囊的粒度均匀性、药物含量、包封率及药物的释放度 ,为使该药具备缓释性以制备长效制剂提供…  相似文献   
86.
通心络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通心络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方法 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观察 4 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经通心络治疗前后的效果。结果 应用通心络治疗后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减少 (P <0 .0 5 ) ,舒张期最小血流速度、平均血流速度均有增加 (P <0 .0 5 ) ,搏动指数明显降低 (P <0 .0 5 )。结论 通心络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有效的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87.
目的观察活力苏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对5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活力苏)和对照组(常规治疗)各28例,进行对照观察。治疗前后行汉尔密顿抑郁(HAMD)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评定其疗效。结果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后((9.2±2.3)分)较治疗前((15.4±3.4)分)显著下降(P<0.01),对照组HAMD评分治疗后((11.3±4.2)分)较治疗前((15.1±3.1)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S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活力苏治疗卒中后抑郁状态有效,且能促进脑卒中后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8.
目的 了解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年来检测出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的基因分型结果,分析基因型分布特征。结果 1 998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共检出5种基因型、15种基因亚型,其中4例为2种基因亚型的混合感染。其基因型或亚型分布:1a型8例(0.40%)、1b型1 368例(68.47%)、1c型18例(0.90%)、2a型78例(3.90%)、2b型1例(0.05%)、2i型16例(0.80%)、3a型291例(14.56%)、3b型154例(7.71%)、3k型4例(0.20%)、5a型1例(0.05%)、6a型50例(2.50%)、6b型3例(0.15%)、6h型1例(0.05%)、6n型1例(0.05%),混合感染中1b/1c型、1b/6h型、2c/2a型、3b/3k型各1例(各占0.05%)。不同性别间主要基因亚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不同年龄段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患者丙型肝炎病毒基因亚型主要为1b亚型,其次为3a、3b、2a、6a亚型,同时还存在1a、1c、2b、2i、3k、5a、6b、6h、6n、1b/1c、1b/6 h、2c/2a、3b/3k等单一或混合基因型,提示患者基因型存在多样性。  相似文献   
89.
目的:分析研究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的影像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0例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急性起病,8例产前发病,22例产后发病(其中20例发生于自然阴道分娩后,2例为剖宫产术后发病);16例发生于产后48h后。产前发病者6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而产后发病者仅1例具有子痫前期表现。首发症状以头痛为主,主要表现头痛(23例)、抽搐(22例)、视觉异常(19例)、意识障碍(8例)。影像表现为双侧对称性可逆性以大脑后部皮质下白质为主的病变,包括枕叶(27例)、顶叶(23例)、颞叶(10例)、额叶(7例)等。MR扩散成像显示血管源性脑水肿。治疗以降血压和控制癫痫为主,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影像改变在1天~6个月有明显改善或消退,其中25例在2周内缓解。结论:围产期脑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具有特征性的临床和影像表现,好发于产后,特别是产后48h后,且发病前多无子痫前期;MR扩散成像有助于鉴别病灶性质;治疗及时病灶完全可逆,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0.
参数估计是统计推断的基本问题之一,本文将未知参数的函数的估计的一致最小方差无偏估计判定定理中的参数θ推广到多个参数的函数的情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