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7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206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01篇
药学   92篇
中国医学   577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38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44篇
  2006年   38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2篇
  1996年   39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3年   6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51.
黄花倒水莲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阐明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Hemsl.[P.aureocaudaDumn])的抗氧化活性及有效部位,为进一步的活性追踪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广西采集黄花倒水莲的根部分,经植化手段分离得到7个化学性质不同的组分(PFE1、PFE2、PFE3、PFB4、PFB5、PFB6、PFW7)。用比色法研究了各组分还原三价铁离子及清除脂性自由基DPPH能力,采用化学发光法观察各组分清除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的活性。结果:PFE3、PFB4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阴离子的清除作用EC50分别为92·44,42·29,5·50;96·33,38·26,6·21μg·mL-1。结论:黄花倒水莲各组分均有一定的清除自由基作用,这可以用来解释其在传统应用中的抗炎、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2.
 目的总结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积累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国内外近10年来的30篇相关文献,并加以分析评述。结果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物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受到营养条件如培养基种类,培养基中碳源、氮源、大量营养元素、植物激素,物理条件如光照、细胞聚集体体积及剪切力,以及不同细胞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结论在植物组织和细胞培养物中黄酮的合成受多方面因素影响;而且欲从不同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物中得到最佳黄酮产量,需对不同植物的组织或细胞培养的最佳条件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53.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2006,31(13):1128-1128
显微鉴别法是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快速、简便的特点,不但适用于中药材,同时也适用于部分中成药制品。这一检测方法,先后被《中国药典》、《日本药局方》、《印度药典》、《英国草药典》、《美国草药典》等采用,新近出版的《香港中药材标准》也收录了这一方法与相应标准。在化学分析飞速发展的今天,显微鉴别仍然是一项不可忽视并有待发展的重要检测技术。主编赵中振教授近20年来潜心从事中药显微鉴别研究,在中药与中成药的方面颇有心得,  相似文献   
54.
金莲花傅里叶红外光谱鉴别及药效组分表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金莲花是毛茛科植物金莲花Trollius chinensisBunge的干燥花[1],金莲花药效组分为黄酮及有机酸类成分,主要有荭草苷、牡荆苷和藜芦酸等[2]。为了能够科学地评价金莲花品质,为中药鉴定提供适用的方法和技术,作者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及其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法对20个药材供试品进行了测定,并采用基团组分特征鉴定法对其水提取物和主要组分牡荆苷(vitexin)、荭草苷(orientin)、藜芦酸(veratric acid)的FT-IR表征进行了分析。1仪....  相似文献   
55.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草药》1997,28(7):423-425
研究了浙贝母低浊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鳞片近轴面表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大大高于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过氧化物酶活性,而和芽的酶活性接近。鳞片内部贮备组织的酸性磷酶酶活性在低温除休眠的后期快速上升。  相似文献   
56.
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过氧化物酶的电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文远  李志亮  肖培根 《中国中药杂志》1997,22(9):530-1, 574-5
为了探讨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的生理机制,利用电泳方法研究了芽、鳞片近轴面表皮与鳞片内部组织3个部位在休眠解除过程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变化。发现芽和鳞片不同部位的同工酶谱带在解除休眠的不同时期均有变化,且芽和鳞片近轴面表皮的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高于鳞片内部组织。这些结果说明芽和鳞片都参与了休眠的解除。  相似文献   
57.
桔梗现代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产品开发与临床应用、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和栽培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桔梗近十年来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8.
面向21世纪的中药研究肖培根彭勇(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100094)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今后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我国经济的飞跃发展,生活将由温饱向小康和更加富裕的小康生活转化;老龄化的倾向将更加突出,超出60岁以上的人口至本世纪末将达到12%,至2020年,很可能会超出15%~20%;疾病谱的防治重点已由烈性传染病转向癌症、心脑血管等慢…  相似文献   
59.
中药升麻的化学成分(Ⅴ)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次报道升麻CimicifugafoetidaL.的根茎中分得的10个单体化合物,经理化常数测定和光谱分析,分别鉴定为异阿魏酸(isoferulicacid,Ⅰ),3-乙酰氧基咖啡酸(3-acetrlc-affeicacid,Ⅱ),咖啡酸葡萄糖酯甙(caffeicesterglucoside,Ⅲ),升麻素(cimifugin,Ⅳ),升麻素葡萄糖甙(cimifuginglucoside,Ⅴ),6-异次黄嘌呤核苷(6-isoinosine,Ⅵ),北升麻瑞(cimidahurine,Ⅶ),北升麻宁(cimidahurinine,Ⅷ),D-葡萄糖(D-glu-cose,Ⅸ)和蔗糖(sucrose,Ⅹ)。  相似文献   
60.
朝鲜淫羊藿黄酮成分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MDA-TBA比色法检测了朝鲜淫羊藿中20种黄酮单体成分的抗氧化作用.结果显示其中8种成分能不同程度地抑制脂质过氧化,它们的作用强度顺序为:金丝桃甙(hyperoside)>淫羊藿次甙Ⅰ(icarisideⅠ)>朝藿素C(epimedokoreaninC)>宝藿甙Ⅱ(baohuosideⅡ)>朝藿甙C(caohuosidec)>朝藿甙B(caohuosideH)>木樨草素(1uteolin)>箭藿甙A(sagittatoside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