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4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13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7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41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4篇
特种医学   19篇
外科学   29篇
综合类   143篇
预防医学   2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1篇
  1篇
中国医学   24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7 毫秒
71.
目的 分析在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治疗中应用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本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收治的VD患者50例,根据患者的个人意愿划分为观察组(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25例)和对照组(尼莫抒联合安理申,25例).观察两组疗效,并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自理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价.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0%,对照组76.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MSE评分均明显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MMSE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Blessed-Roth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lessed-Roth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ADL评分均明显提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DL评分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尼莫抒联合安理申与醒脑静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确切,可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自理能力以及延缓痴呆进行性加重.  相似文献   
72.
背景 纤维肌痛(fibromyalgia,FM)是慢性广泛性疼痛的最常见原因之一,具有疲乏、睡眠障碍和功能性症状的多症状学表现,国内医师缺乏对该病的认识.目的 分析FM误诊情况及影响正确诊断的因素. 方法 纳入2016年6月-2017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风湿免疫科确诊为FM,并有既往其他医院就诊记录的患者,收集其临床表现及既往诊断资料,比较正确诊断组与误诊组患者临床表现的差异. 结果 研究纳入70例FM患者,平均年龄38岁,女性占88.6%,共计在二、三级医院诊治110次.正确诊断为FM有9次(8.2%);误诊为脊柱关节炎27次(24.5%),误诊为类风湿关节炎6次(5.5%),诊断为"痹症"11次(10.0%),诊断为焦虑和(或)抑郁7次(6.4%),误诊为其他疾病24次(21.8%),未明确诊断26次(23.6%).三甲医院诊断正确率为9.3%(9/97),其中风湿科正确诊断为FM仅占11.8%(6/51),三乙及二级医院正确诊断率为零.被误诊患者与正确诊断患者相比,体格检查出现的压痛点数量明显偏少(8.0 vs 14.5,P=0.039),其他指标包括性别、年龄、红细胞沉降率、HLA-B27、弥漫性疼痛指数、症状严重程度积分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 国内各级医院中包括风湿科在内的各科医生对FM的认识严重不足,正确诊断率较低,误诊和漏诊现象严重.过度依赖体检中的压痛点数量和忽视其他临床表现是导致误诊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3.
口服结肠靶向给药系统由于能改善结肠局部疾病的治疗效果和降低副作用而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口服给药系统设计方法的不断发展显著提高了药物在结肠部位的生物利用度,然而,要使药物在发病期能够发挥治疗效果,还须关注到结肠炎症时胃肠道出现生理条件变化的影响。纳米技术已经作为提高药物在结肠炎症病灶区摄取的新策略而应用于口服剂型设计中,本文主要介绍该纳米给药系统的设计方法和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探索40 Hz白光经眼无创光疗的色温、光源面积、照度三种光参数对诱导正常人脑波夹带响应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健康受试者30名,在距离受试者双眼10 cm处进行不同光参数的40 Hz白光刺激,包括(1)不同色温(3 500 K、5200 K和7 100 K),照度均为400 lux、光源面积均为20 cm×40 cm;(2)不同光源面积(2.5 cm×5 cm、5 cm×10 cm、10 cm×20 cm和20 cm×40 cm),照度均为400 lux、色温均为3 500 K;(3)不同照度(100 lux、200 lux和400 lux),色温均为3 500 K、光源面积为均20 cm×40 cm,每部分试验纳入受试者10名,对于同一名受试者,每种光参数试验每次刺激时长1 min,重复刺激5次,刺激顺序随机。受试者在接受光刺激的同时实时采集前额极(frontal pole,Fp),包括左额极(Fp1)、额极中点(Fpz)、右额极(Fp2)三处的脑电信号,使用傅里叶变换分析脑电信号数据,将光刺激与静息无光刺激时40 Hz脑电振幅的比值作为衡量该试次脑波夹带响应度的指标,以评估40 ...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的手术方法和中期效果.方法 2002年12月至2007年5月对35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行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术,30例获得随访,其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左肩3例,右肩27例.全部病例行肩峰下滑囊切除及肩峰成形术.肩袖修复方式:19例应用缝合锚钉行肩袖止点重建,11例联合应用断端缝合及缝合锚钉技术.16例行单排缝合,14例行双排缝合.2012年6月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分别在术前和随访时采用UCLA肩关节评分标准进行评价,评分结果行配对t检验.结果 小型撕裂3例,中型撕裂22例,大型撕裂3例,巨大撕裂2例,随访时间5 ~ 10年,平均78.5个月.UCLA评分从术前的(14.2±3.1)分增至术后(33.6±2.1)分(t=-37.154,P=0.000).其中疼痛评分平均为(2.5±0.9)分比(9.5±1.0)分(t=-24.466,P=0.000),功能评分平均为(4.5±1.5)分比(9.4±1.1)分(t=-18.500,P=0.000),主动前屈角度评分平均为(3.3±1.6)分比(4.9±0.2)分(t=-5.614,P=0.000),前屈肌力评分平均为(3.9±0.5)分比(4.7±0.4)分(t=-6.591,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根据术后随访UCLA评分,优19例,良11例.单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3.0±3.2)分,术后平均(33.6±1.7)分.双排缝合患者术前平均(15.6±2.4)分,术后平均(33.6±2.6)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3.071和-26.455,P<0.05).所有患者对手术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治疗肩袖全层撕裂创伤小、恢复快,中期效果令人满意.单排缝合与双排缝合的效果均令人满意.术中应正确识别撕裂的形状,充分松解粘连并采用恰当的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76.
复方氯化氨基汞霜的研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利平  肖健  李里 《华西医学》2000,15(4):420-420
目的:研制复方氨化氨基汞霜并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剩余滴定法测定氯化氨基汞的含量。结果:氯化氨基汞的平均回收率为98.31%,RSD为0.60%。结论:本制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77.
蛋白激酶C-θ(PKC-θ)是一种丝氨酸/苏氨酸激酶,作为免疫突触的重要组成部分、共刺激分子的下游分子,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PKC-θ表达的局限性不仅能用于调节T细胞功能,也可作为抗病毒药物的潜在靶点。对PKC-θ的深入研究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复杂的细胞信号传导,帮助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文章就PKC-θ在T细胞活化过程中的作用机制,以及在艾滋病病毒(HIV)感染中的相关生物学效应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8.
目的:比较XELOX方案及mFOLFOX6方案在Ⅲ期胃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中应用的耐受性,及两组患者3年生存率的差异.方法:分析2004-01-2007-04 60例接受术后辅助化疗的Ⅲ期胃癌患者,其中31例患者接受XELOX方案化疗,29例患者接受mFOLFOX6方案化疗,根据NCI-CTC 3.0毒性标准来评价化疗的毒性,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结果:XELOX组手足综合征发生率明显高于FOLFOX组(51.6% vs 13.8%,P<0.05).两组患者Ⅲ~Ⅳ度毒性发生率均较低,最常见的是恶心呕吐(32.2% vs 34.5%)和白细胞下降(12.8% vs 17.2%),无治疗相关的死亡.XELOX组和FOLFOX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和6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22.XELOX组平均生存期为31.3个月,FOLFOX组为37.4个月,P=0.204.结论:Ⅲ期胃癌患者术后接受XELOX方案和FOLFOX方案辅助化疗毒性低、耐受性好、疗效相当,均优于5-FU单药辅助化疗,5-FU联合奥沙利铂的方案将成为胃癌辅助化疗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79.
80.
患儿,女,11月龄,因接触麻疹患儿后于2013年4月13日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9.2,伴咳嗽,无痰,流清涕,卡他症状明显,无呕吐、抽搐、惊跳等症状,16日自颈部开始出疹,为淡红色斑丘疹,逐渐波及胸背部。在当地医院抗感染治疗(具体用药不详),效果差。于4月17日入我院感染内科,初步诊断为麻疹合并肺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