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5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29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19篇
基础医学   43篇
口腔科学   4篇
临床医学   261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235篇
预防医学   172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69篇
  1篇
中国医学   41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34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42篇
  2005年   3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43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71.
目的 探讨生活方式干预对高脂血症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 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食品交换法控制饮食,用能量代谢当量值控制每周运动量,指导患者记生活日记,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96例患者,干预后总热量与脂肪摄入显著减少,运动量增加;LDL-C、TG、TCH、HDL-C均有不同程度改善(P<0.01);肥胖患者体重降低,健康意识普遍增强.结论 饮食与运动行为的干预,能使患者建立良好饮食与运动行为习惯,全面降低对患者预后不利的影响,亦显示本文干预策略是有效与可行的.  相似文献   
72.
糖尿病性脂肪肝病人饮食行为的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学菊  罗红  肖又姑 《护理研究》2006,20(7):1738-1740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脂肪肝病人饮食行为的干预方法。[方法]采用健康教育、营养计算及食物处方式、反馈调查及指导病人记生活日记,干预3个月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48例病人干预前饮食控制不合理97.9%,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者占100.0%与85.1%:干预后高热量与高脂肪摄入显著减少,体重明显减轻,且健康意识增强。[结论]对糖尿病性脂肪肝病人进行饮食行为干预,包括健康教育、营养计算及食物处方式干预、反馈调查及指导病人记生活日记,能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有效地控制病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73.
目的:分析经心尖置入国产生物支架主动脉瓣的麻醉管理方案及预后。方法:选择进行经心尖主动脉瓣置入术的11例患者(平均年龄77.91岁),其中主动脉瓣狭窄7例、关闭不全4例。术前即开始水化治疗,采用严格的麻醉设计和仔细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方法。麻醉诱导后经左侧颈内静脉放置临时起搏器,记录术前、术中、术后血流动力学参数,记录手术时间、气管导管拔管时间、监护室停留天数、住院天数,以及并发症和全因死亡情况。结果:11例患者中,9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1周,1例患者发生肝肾功能不全;2例患者发生低氧,其中1例死亡。所有术中和术后并发症均发生于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诱导后患者的血压和心率(heart rate,HR)、心排量(cardiac output,CO)、心排血指数(cardiac index,CI)均明显降低,并持续到瓣膜释放后(P0.05)。至手术结束时,CO和HR降至诱导前水平;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和CI依然低于诱导前水平,但波动均在可接受的范围,且未导致明显的不良预后。结论:经心尖主动脉瓣置入术需要严格的麻醉设计及仔细的血流动力学管理来有效保障患者安全度过手术期;瓣膜狭窄患者可能较关闭不全患者有更复杂的手术过程及相对危险的预后。  相似文献   
74.
目的研究影响HCG日卵母细胞成熟度的临床因素,及卵母细胞成熟度对胚胎发育潜能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生殖中心2014年3月至2015年4月行ICSI治疗的不孕患者427例,根据取卵日脱颗粒细胞后卵母细胞成熟度(成熟卵母细胞数与卵母细胞数的比例)分为A、B、C三组,A组为成熟度≥80%,283例;B组成熟度为60%~79%,124例;C组成熟度60%,2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年龄、不育年限、促性腺激素(Gn)天数、Gn用量、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注射日血清LH,E_2,孕激素(P)、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成熟卵母细胞数、获卵数、MⅡ卵数、获卵率;2PN受精率、卵裂率、可移植胚胎率、优胚率、囊胚形成率、累积妊娠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率。结果三组的年龄、不育年限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和B组Gn天数、用量[(12.46±2.27)d,(2 713.96±976.55)U][(12.23±1.78)d,(2 779.23±1 098.21)U]少于C组[(13.65±3.08)d,(3 365.00±1 125.93)U],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G日血清E_2:A组[(14 662.80±1 157.38)pmol/L]B组[(13 556.60±1 200.66)pmol/L]C组[(10 560.56±1 338.43)pmol/L],两两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HCG日血清LH、P水平、每成熟卵母细胞E_2水平、每卵母细胞E_2水平,三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成熟卵泡数、获卵数、MⅡ卵数:A组B组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获卵率(获卵数/≥14mm卵泡数):(99.28%)大于B组(96.24%)、C组(95.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受精率、卵裂率:A组(86.55%;99.17%)大于B组(78.19%;97.91%)和C组(79.82%;95.60%),有统计学差异(P0.05)。优胚率、累积妊娠率:A组(48.03%;51.59%)和B组(44.58%;48.38%)大于C组(39.62%;35.00%),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中重度OHSS发生率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与卵巢反应不良或对Gn敏感性下降有关;卵母细胞成熟率低可能影响受精及胚胎发育潜能,导致可供移植的胚胎数减少,妊娠率下降。  相似文献   
75.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超声诊断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罗红  杨太珠 《华西医学》2005,20(1):189-190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包括葡萄胎、侵蚀性葡萄胎、绒癌及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葡萄胎是胚胎绒毛异常增生所致的滋养细胞疾病。亚洲国家发病率比欧洲或北美高3~10倍。葡萄胎组织侵入子宫肌层或转移至子官以外,即为侵蚀性葡萄胎,约10%~20%的葡萄胎患者有可能发展为侵蚀性葡萄胎:绒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继发于葡萄胎流产或足月妊娠分娩以后,其发生比率约为2:1:1。妊娠滋养细胞疾病是一种较为复杂的疾病,临床诊断有一定困难。超声显像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使该病的诊断率明显提高,并且可动态观察子宫病灶大小、血流的变化,病变是否复发.对于妊娠滋养细胞疾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很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76.
目的:探讨胎儿脐动脉的S/D值与孕龄的关系,把东北与西南地区的S/D值对照,探讨两地的S/D值是否有差异。方法:将东北地区714例和西南地区642例末次月经明确、平时月经规律的正常妊娠的孕妇,孕龄为20周~42周,每4周为一组,将其脐动脉的S/D值加以记录,计算出每组孕龄的S/D值范围,得出孕龄与S/D值的对应关系,并将两地的S/D值范围对照,验证两地脐动脉S/D值是否具有差异。结果:随着孕龄的增加脐动脉的S/D值呈下降趋势,两地之间正常胎儿的S/D值无差异性,P>0·05。结论:脐动脉的S/D值不具有区域性的差异,是一个较客观的指标,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7.
正近日,南方周末一篇《上海头孢过敏致死案调查:有没有皮试是关键吗》引起热议。报道称,2018年12月18日下午,张某在上海某医院被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两分钟不到,突发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在这起医疗纠纷中,患方和医院争议的焦点在于:使用头孢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试验(简称皮试)。家属质疑医生在注射头孢曲松钠前没有给死者做皮试,并认为这是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但医院认为,  相似文献   
78.
罗红 《健康生活》2019,(8):46-48
正前不久《南方周末》的一篇文章《上海头孢过敏致死案调查:有没有皮试是关键吗?》引起热议。报道称,2018年12月18日下午,张某在上海某医院被诊断为分泌型中耳炎,输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两分钟不到,突发过敏性休克,经抢救无效死亡。在这起医疗纠纷中,患方和医院争议的焦点在于:使用头孢前是否需要做皮肤试验(简称皮试)。在此次头孢致死案中,家属质疑医生没有给死者做皮试,并认为这是导致  相似文献   
79.
罗红 《健康生活》2019,(9):11-12
正何杰金病是一种什么病?何杰金病(即霍奇金淋巴瘤))是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之一,欧美国家多发,发生率约3.3/10万,约占淋巴瘤的20%;我国何杰金病的发病率低于美国,约占淋巴瘤的9%。何杰金病主要原发于淋巴结,以浅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以颈部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最常见,患者还可出现肝脾肿大、淋巴结外器官侵犯及全身症状。全身症状提示预后不良,包括原因不明  相似文献   
80.
目的分析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前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变化。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4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单侧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共124例作为受试对象,患者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检测患者术前和术后1、3、5、7、14d和1、3个月的CRP、ESR和SAA水平。并回溯性分析术后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阻塞的患者与术后恢复正常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区别。结果 CRP术后急剧上升,并于第3天到达峰值后迅速消退,术后1个月即恢复至术前水平;ESR术后持续上升直至到达峰值后缓慢下降,术后3个月可恢复至正常水平;SAA术后急剧上升,于3d内到达峰值并缓慢下降,术后3个月可恢复至术前水平。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患者,其CRP、ESR和SAA水平在同一时间显著高于术后正常恢复的患者,且术后3个月不能恢复至术前水平。结论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动态监测患者CRP、ESR和SAA水平可能有助于提早发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堵塞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