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5篇
内科学   11篇
神经病学   2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专科临床能力评价是实现医院战略目标、体现医院水平的核心手段。作者重点介绍了一套基于C-DRG综合信息平台数据资源的专科临床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利用此指标体系对深圳市部分三级公立医院的专科临床能力进行评价后发现,其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符合度很高。此指标体系为各级卫生行业管理部门、医院管理者及学科带头人进行专科建设管理提供了量化且相对客观的考核依据,也提示了专科建设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82.
目的通过观察除湿化瘀方对高尿酸血症患者血尿酸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探讨除湿化瘀方治疗高尿酸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60例高尿酸血症患者,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予除湿化瘀方和别嘌呤醇片,8周为1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血尿酸(sUA)、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结果除湿化瘀方较别嘌呤醇可明显降低患者 sUA、FPG 和 FINS 及胰岛素抵抗水平.结论除湿化瘀方有降低sUA、改善胰岛素抵抗的作用.  相似文献   
83.
38例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诊断及外科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探讨胰腺囊腺瘤、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980年1月~2005年4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38例胰腺囊腺瘤和囊腺癌患者的临床表现、检查、手术方式及预后进行了分析.结果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主要发生在胰体尾部(79%),女性多见(84%),肿瘤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超声和CT是主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本组病例超声的诊断率为66%,CT为78%,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查对诊断意义不大.38例胰腺囊腺瘤、囊腺癌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2例,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1例,胰体部分切除1例,胰体尾切除21例,肿瘤摘除8例.手术切除的28例胰腺囊腺瘤中25例获得随访,2例因其他疾病死亡,23例健在.8例胰腺囊腺癌手术切除5例,4例获得随访,3例存活.手术后胰瘘的发生率为28%.结论胰腺囊腺瘤手术切除后可以达到治愈,囊腺癌切除后也有较高的生存率.术中病理检查是术式选择的关键,对于诊断明确的良性肿瘤可行胰腺局部切除术,或行肿瘤摘除术.  相似文献   
84.
脑卒中以急性脑梗死最多见。对急性脑梗死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是多年来医学工作者全力攻克的难题之一。脑缺血的临床治疗目标是尽早恢复血流改善半暗区的血液供应,抑制缺血再灌所致的损害,故抗血栓治疗及神经细胞保护剂的应用成为治疗脑梗死的两大原则。  相似文献   
85.
对20例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采用滋阴清燥汤和羟氯喹治疗,可以明显改善症状。  相似文献   
86.
目的 探讨激活小胶质细胞对损伤神经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法及传代培养法分别培养小胶质细胞和PC12,以LPS激活小胶质细胞,PC12经纤维化Aβ1-40损伤后与小胶质细胞进行共育,流式细胞仪法检测PC12凋亡.结果 接受激活小胶质细胞共育的损伤PC12的存活率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结论 在本实验环境下,LPS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对PC12细胞具有营养功能.  相似文献   
87.
寻常疣、扁平疣、跖疣是常见的皮肤病。我部自 1999~2 0 0 2年使用高频电离手术治疗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32 2例 ,疗效确切。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32 2例中 ,男 2 0 3例 ,女 119例 ;年龄 6~ 6 0岁 ;病程数月至数年。疣体部位 :手部10 2例 ,面部 71例 ,手部及面部均有 2 9例 ,颈部 78例 ,足部42例。寻常疣、扁平疣、跖疣诊断标准依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 。疣体大小 :粟粒至小指尖。1 2 治疗方法 使用成都产GDZ 96 5 1(A)型高频电离手术治疗仪。常规消毒 ,局部浸润麻醉或表…  相似文献   
88.
表现为Foix-Chavany-Marie综合征的巴洛病一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性,33岁,30d前无诱因发呆,不爱说话,对周围事情漠不关心,就诊于某精神病院按“精神病”治疗症状不见好转。逐渐出现吞咽困难,构音障碍,20d来病人不能说话,仅能进流食,偶有进食呛咳,3d来左手无力,病后无发热,既往健康。查体病人缄默,失音,营养状态中等,能进半流质食物,眼球运动正常,不能按指令微笑、皱眉、闭眼、张嘴、伸舌,下颌下垂,口呈半张开状态,上下门齿缝间距1.5cm,无口内唾液残留,睡觉时能合眼,检查者在耳旁突然拍手时能反射性瞬目,打哈欠时张口正常,软腭抬举无力,咽反射减弱,无强哭、强笑,左上肢肌力Ⅳ 级,其余各肢体肌力…  相似文献   
89.
鼠缺血脑组织中Fas抗原表达及细胞凋亡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缺血后Fas抗原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以鼠局灶脑缺血为动物模型,在缺血后不同时间点(30min,60min,24h,3d,7d)分别以免疫组化法和TUNEL法动态检测Fas抗原表达和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缺血后30min,Fas抗原呈阳性表达,60min至高峰,24h开始回落,3d时忆为阴性。TUNEL阳性细胞于缺血后60min开始出现,3d达高峰,1周时有回降。结论:脑缺血后有细胞凋亡发生,Fas抗原的大量表达与神经细胞凋亡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0.
患者男,46岁,因“发热10天,周身散在丘疹5天”于2009年2月4日入院。该患于10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波动于38.5℃-39.4℃之间。伴有持续性全脑闷痛,可忍受,无恶心、呕吐。8天前家人发现其爱睡觉,可叫醒,能正确回答问题。就诊于当地医院,行头CT示右岛叶病变。给予抗病毒、抗菌治疗后头痛略有好转,5天前发现散在丘疹,以耳后、躯干及双足双手为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