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5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8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34 毫秒
71.
目的探讨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的重度主动脉瓣狭窄(AS)患者行经导管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一站式”手术的可行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9年4到10月于阜外医院接受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的患者3例。收集患者的术前临床、影像学(包括超声心动图及主动脉根部及全主动脉CT)评估资料,及冠状动脉介入、TAVR手术资料和手术效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例患者,其中2例为女性,年龄范围66~80岁,平均胸外科医师学会(STS)风险评分为7.8%,术前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4.4 m/s,平均跨瓣压差为52.3 mmHg(1 mmHg=0.133 kPa),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48.6%。2例患者需旋磨靶病变位于前降支中段,1例位于左主干到前降支,3例均合并非旋磨靶病变,平均SYNTAX积分为20分。术中均采用股动脉入路,先进行主动脉瓣跨瓣留置猪尾导管,然后行冠状动脉靶病变旋磨并置入药物洗脱支架,同期进行非旋磨靶病变的支架置入,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予以主动脉瓣球囊扩张及自膨胀瓣膜置入,1例因瓣膜位置偏高予以“瓣中瓣”置入。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即刻效果满意,术中均无并发症。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平均主动脉瓣最大流速为2.1 m/s,平均跨瓣压差为9.3 mmHg,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9%。随访6个月内无死亡,无冠状动脉再次血运重建。结论对于合并冠状动脉重度钙化及狭窄且外科风险较高的AS患者,行冠状动脉旋磨及支架置入+TAVR“一站式”手术治疗初步结果满意,该技术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72.
黔南州2000-2007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黔南州近几年狂犬病流行状况及趋势。方法对黔南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疫情室2000-2007年狂犬病发病资料和2006年门诊部狂犬病疫苗接种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00-2007年全州共报告狂犬病病例357例,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人群以农村村民和乡村学生为主。门诊狂犬疫苗接种以15岁以下学生为主。结论农村养犬普遍,犬只未免疫,村民对狂犬病认识不足,暴露后对伤口未能正确及时处理和未接种狂犬疫苗是狂犬病疫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3.
胺碘酮联合应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顽固性室性心动过速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例 1 男 ,66岁。因心悸、胸闷就诊 ,外院心电图示室性心动过速 (室速 ) 1 60~ 1 80次 /min ,经静脉应用利多卡因、普罗帕酮 ,心内程序电刺激及多次电复律均不能终止 ,伴血压下降而转入我院。临床诊断为陈旧性心肌梗死。体检 :血压 85 / 60mmHg( 1mmHg =0 .1 33kPa) ,双肺有湿口罗音 ,四肢凉。心电图示室速 1 5 0~ 1 60次 /min ,超声心动图示左室射血分数 (LVEF) 2 0 %。予多巴胺维持血压 ,同时予胺碘酮 (SanofiWinthropIndustrie生产 ,杭州赛诺菲民生制药有限公司分装 ,商品名 :可达龙 ) 1 …  相似文献   
74.
目的探讨利用酒石酸亚锡溶液作为还原剂9,9mTc直接标记血小板的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探讨还原剂的最适pH值。方法实验兔在左右髂动脉处置入血管支架,3 d后抽静脉血,分离血小板,分别使用pH为1、2、3、45、的酒石酸亚锡溶液作为还原剂9,9mTcO4体外标记血小板,测量标记后的血小板悬浮液的放射活度及上清液的放射活度,计算出相应的血小板标记率,测定标记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另一方面,将标记后的血小板重新输入兔子,进行体外核素显像,观察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结果当酒石酸亚锡溶液pH为3、亚锡溶液亚锡离子浓度为4.5 mmol/L时,血小板标记率最高,为(29.7±3.6)%,并能保持血小板部分活性,标记后的血小板聚集功能仍能达到(42.5±2.5)%,亦具有黏附能力。结论经过本研究改进的、在国内现有实验条件下利用99mTc标记血小板的方法,具有标记率较高、稳定、血小板活性受影响小、简便廉价等优点,可以作为体外标记血小板方法的一种可选方案。  相似文献   
75.
先天性肺动脉瓣缺如常合并室间隔缺损及法乐四联症,孤立的先天性肺动脉瓣缺如更为罕见。我们现有1例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0岁,于2001年2月15日因感冒咳嗽、咳痰、发烧住院。体检:胸骨左缘第2~3肋间有舒张期回流性杂音。X线胸片:肺纹理增多,肺动脉段突出,肺动脉瘤样扩张。超声心动图:右心房内径30mm,右心室前后径32mm,右心室流出道增宽,房室间隔完整,未探及到肺动脉瓣启闭活动,各瓣膜无异常。电子束计算机断层摄影术:肺动脉主干扩张,直径为3504mm(升主动脉直径为33…  相似文献   
76.
目的 探索云南不明原因猝死(SUD)的临床表现特点.方法 前瞻性的调查2005年发生在云南的不明原因猝死病例,分析了具有聚集性特征的7个家庭及相关病例的临床表现特点.结果 通过对2005年发病的7个发生聚集性猝死的家庭及其相关病例的调查资料,分析病例的临床特点.发现死者和同发病例除具有头晕、乏力、甚或反复晕厥等共同症状外,尤其采用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的消化道症状将聚集性病例分为两大类:(1)具有消化道症状的聚集性死亡:多可以寻找到共同的可疑饮食史,或具有发病过程中类似的实验室指标(天冬氨酸转氨酶、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等)剧烈升高到降低恢复的过程.(2)没有消化道症状的聚集死亡:这组聚集死亡和同发病例临床表现呈现多样化,首例死亡与续发死亡病例临床表现差异大,续发病例发病到死亡时间短,死亡前缺少或无症状.(3)能得到的心电图显示为显著的长Q-T间期和ST-T改变.结论 云南SUD具有时间、空间和人群高度聚集的特点,其中家庭/时间聚集性特征的猝死更是研究的主体,它很难用某一疾病来解释.其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可根据有无消化道症状粗分为两种不同特点的猝死.没有发现有遗传性疾病和(或)传染病的特征.由于其病因不明,故还需进行详细、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7.
罗彤  陈丽华 《中国药房》2008,19(26):2044-2046
目的:考察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1例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给予复方樟柳碱注射液2mL,均作患眼侧颞浅动脉旁皮下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传统药物口服治疗,疗程均为30d。以患者自诉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最佳矫正视力及平均光敏感度为观察指标。结果:治疗前2组各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1个月治疗组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显著好转(P<0.05),治疗后3个月2组视力提高和Amsler表中心暗点及变形情况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平均光敏感度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除个别患者有短暂口干、头晕及心慌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复方樟柳碱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能保护黄斑的视功能,缩短病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8.
目的探讨膜性肾病患者尿中自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免疫球蛋白(IgG)、β2-微球蛋白(β2—MG)、α1微球蛋白(α1-MG)与临床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用散射比浊法检测人院后治疗膜性肾病的54例患者次日新鲜晨尿液中Alb、TRF、IgG、α1-MG、β2-MG的浓度;收集患者血压、年龄、性别、血肌酐以及病理分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54例膜性肾病患者病理分期Ⅰ、Ⅱ、Ⅲ、Ⅳ期病例数各占25.9%、51.9%、14.8%、7.4%;男性发病年龄显著高于女性;尿中Alb、TRF、IgG、α1-MG、β2-MG升高的比例分别为100%、100%、100%、94%、85%;血压升高组较血压正常组尿IgG、α1-MG、β2-MG明显升高;肾功能异常组较肾功能正常组尿IgG、β2-MG、TRF明显升高;随病理分期、肾小管间质损害积分的增加尿中TRF、IgG、β2-MG的浓度亦明显升高。结论膜性肾病患者尿Alb、TRF、IgG、α1-MG、β2-MG的浓度检测可以作为膜性肾病病理改变的参考观察指标,能更全面地反映膜性肾病的病变程度,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在临床实践中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9.
寻常疣为常见病,1996-2002年本院采用2%碘酊局部注射治疗此病患者159例,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0.
目的 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的临床实用价值.方法 自2004年3月~2006年8月,22例冠心病患者接受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搭桥术.采用前胸正中切口,应用CTS、OCTOPUS血管固定器,搭桥1~5(平均3)根.结果 无手术死亡,无1例中转体外循环,ICU时间(1.2±0.3)d,术后(12.8±4.5)d出院.术后随访6~29个月,平均(20±7)个月,所有患者心绞痛症状消失,活动量增加.结论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安全、经济、有效,适用于体外循环高危患者,并可应用于多支血管病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