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1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6篇
口腔科学   7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40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25篇
综合类   151篇
预防医学   53篇
药学   35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6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探讨18F-FDG符合探测正电子显像(SPECT/PET)在恶性淋巴瘤诊治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0年9月在本院经病理确诊为恶性淋巴瘤67例患者共102次18F-FDGSPECT/PET显像结果。霍奇金淋巴瘤患者9例,1例治疗前行SPECT/PET显像,8例为治疗中、后行检查。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58例,16例治疗前SPECT/PCT显像,9例治疗前、后均进行SPECT/PET检查,33例治疗后显像。结果 9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治疗前阳性显像1例,化疗中和(或)放疗后SPECT/PET显像共8例,其中5例完全缓解,1例未见明显缓解,1例部分缓解,1例进展。58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25例治疗前患者中的SPECT/PET显像24例为阳性(96.0%)。42例接受治疗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包括9例治疗前后均行检查患者),其中16例SPECT/PET显像为完全缓解(38.09%),10例部分缓解(23.81%),9例病灶有进展(21.43%),7例缓解后又复发(16.67%)。结论 18F-FDGSPECT/PET在淋巴瘤的临床诊断分期与疗效评估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通过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传导通路对人食管癌耐药Eca-109/VCR细胞耐药的逆转作用。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实验A组、实验B组、联合组和低、中、高剂量对照组。空白组给予不含药物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实验A组给予含20μmol·L^-1 Cur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实验B组给予含2μg·mL^-1长春新碱(VCR)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联合组给予含20μmol·L^-1 Cur和2μg·mL^-1VCR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低、中、高剂量对照组分别给予含10,20和40μmol·mL^-1 SB203580的完全培养基进行培养。干预24 h后,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38MAPK、磷酸化p38MAPK(p-p38MAPK)、切除修复交叉互补蛋白1(ERCC1)和P糖蛋白(P-gp)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A组、实验B组、联合组和低、高剂量对照组的p38MAPK蛋白灰度值分别为1.94×10^4±2927.88,2.09×10^4±651.32,1.50×10^4±1101.53,1.99×10^4±1520.01和1.95×10^4±1875.74,p-p38MAPK蛋白灰度值分别为1.56×10^4±1829.24,1.78×10^4±1718.27,7049.47±1609.40,1.56×10^4±1178.13和4802.11±1842.59,ERCC1蛋白灰度值分别为1.79×10^4±1180.51,1.98×10^4±1245.39,1.34×10^4±1151.07,1.45×10^4±1273.49和6475.16±1293.79,P-gp蛋白灰度值分别为1.42×10^4±996.42,1.64×10^4±1349.59,9614.54±664.98,1.28×10^4±1164.95和6793.34±911.56。实验A组、实验B组和联合组的上述指标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高剂量对照组的p-p38MAPK、ERCC1和P-gp蛋白表达量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的上述指标与实验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有Cur逆转食管癌细胞多药耐药的作用可能与下调p38MAPK通路相关的p38MAPK、p-p38MAPK、ERCC1和P-gp蛋白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描述和分析衡阳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流行病学特征,初步评估防控措施效果。方法 选取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直报的衡阳市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数据,回顾性描述衡阳市疫情概况、三间分布,分析新冠肺炎流行特征;使用SIR(susceptible infected recovered)模型,并用Python 求解微分方程,根据预测值和实际值的差异评估衡阳市防控措施的有效性。结果 衡阳市从2020年1月25日报告首例确诊病例开始,截至3月2日,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54例,其中无症状感染者6例(11.11%);输入病例32例(59.25%),本地病例22例(40.75%);男性病例35例,女性病例19例,男女比例1.84∶1;年龄以30~60岁居多,为40例(74.1%);职业分布中,农民/农村务工人员占大多数为18例(33.33%);流行曲线显示确诊病例多集中在1月23—30日之间发病,此后散在发生;除南岳区外,衡阳市所有县市区均有确诊病例;患者临床表现多有发热,共44例,咳嗽26例;CT检查有肺部影像学改变的46例(95.83%);将新冠肺炎疫情确诊数和出院数带入SIR模型,实际确诊数较模型预测确诊数少,提示衡阳市防控措施有效。结论 衡阳市疫情目前处于平缓下降时期,这得益于防控措施的有力实施,但随着境外病例输入的增多和本地复工复产复学的人口流动扩大,要进一步加强疫情监测和管理。  相似文献   
75.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NF)、白细胞介素 8(IL 8)在脂多糖 (lipopolysaccharide ,LPS)致大鼠脑水肿发生中的变化及作用。方法 :LPS诱发大鼠脑水肿发生后 ,制备脑组织匀浆 ,ELISA法测定IL 8含量 ,放免法测定TNF α含量。结果 :LPS注入后TNF α、IL 8相继释放增加 ,与A组、NS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 ,48h后仍维持较高水平 ,LPS组脑组织含水量与Evansblue(EB)含量 ,TNF α与脑组织含水量 ,IL 8与脑组织含水量 ,IL 8与EB含量均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 0 537、0 42 3、0 473、0 831。P <0 0 5。结论 :TNF α、IL 8与脑组织炎性损伤密切相关 ,介导了脂多糖导致脑水肿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6.
77.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筛选具有较明显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的中药。【方法】收集近15年关于乳腺癌中医治疗的有效文献,采用频次和聚类分析确定高频中药,制备其含药血清,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和Transwell小室侵袭、迁移实验,分别观察各高频中药含药血清作用三阴性乳腺癌细胞(MDB-MB-231)12、24 h后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变化。【结果】筛选出的高频使用中药为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这5种中药的含药血清对MDB-MB-231细胞的增殖能力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蒲公英、白花蛇舌草、牛膝对MDB-MB-231细胞迁移能力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蒲公英、川芎、白花蛇舌草对MDB-MB-231细胞侵袭能力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得到的高频中药川芎、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天花粉、牛膝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三阴性乳腺癌作用。  相似文献   
78.
在骨科治疗中,骨科创伤和感染面创伤的发生率较高,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感觉运动神经,使其出现剧烈疼痛感,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出现其他并发症的几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临床传统治疗骨科创伤及感染创面的方法是常规换药和引流,其效果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肿瘤细胞的药物敏感试验(CCK-8法)测定红毛五加多糖的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结果:不同浓度的红毛五加多糖对体外人食道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不同,其中浓度为6.075mg/mL抑制效果最稳定、最持久,4.050mg/mL次之。结论:红毛五加多糖对人食道癌可能有一定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80.
病例一:患者女,45岁。因左下肢浅静脉曲张并溃疡,拟行外科手术治疗。入院后行肝、肾、心功能检查均正常,血压正常,心电图示“间歇性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心肌轻度劳损”。给予一般对症治疗,患者无诉不适。入院后第3天到我科行双下肢静脉造影。核素检查前药物准备:新鲜的~(99mt)TcO_4~-由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提供,DX(右旋糖酐)药盒由江苏无锡原子医学研究所提供(有效期内),显像仪器为美国GE公司3200iSPECT。常规常温下无菌标记,无菌一次性注射器各抽取185MB_H/5ml的~(99m)Tc DX共2支放在铅箱等候注射。核素显像时嘱患者仰卧于检查床上,垫高足跟部,于双下肢踝关节上方5cm处扎止血带,常规消毒后,在双足背静脉建立注射通道。置于探头下,双足背静脉等速缓慢注入~(99m)Tc DX,同时启动显像。3mm后~(99m)Tc-DX推注完毕,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