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0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8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86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1篇
综合类   80篇
预防医学   29篇
药学   39篇
  3篇
中国医学   40篇
肿瘤学   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慢病毒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s)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 将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的慢病毒感染第3代rMSCs.观察感染的rMSCs的形态学;感染的rMSCs与FITC标记的抗大鼠CD29抗体、PE标记的抗大鼠CD90抗体及APC标记的抗大鼠CIM5抗体孵育后,立即检测细胞表面CD29、CD90、CD45的表达水平;感染的rMSCs在成骨诱导培养基中培养21 d时,观察骨细胞的形成情况;感染的rMSCs在成脂肪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4 d时,观察脂肪细胞的形成情况;感染的rMSCs培养1、2、3、4、5、6、7、8 d时测定细胞活力;感染的rMSCs在琼脂培养基中培养21 d时,观察细胞克隆的形成情况;将感染的rMSCs接种于BALB/c-nu/nu裸鼠背部,观察接种后42 d内接种部位肿瘤的形成情况.结果 感染的rMSCs的形态学无改变,表达CD29+ CD90+ CD45-,具有形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的能力,细胞活力无明显改变,无细胞克隆形成,接种裸鼠后接种部位未见肿瘤形成.结论 慢病毒对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生物学特性无影响.  相似文献   
32.
香豆素类化合物是传统的中草药成分,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近年来,其抗肿瘤作用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表明,香豆素类化合物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分裂周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及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抗氧化以及调控多种蛋白和酶的活性等机制发挥抗肿瘤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香豆素类化合物抗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豆素类化合物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33.
目的:了解不同喂养方式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的水平,为临床应用维生素D制剂提供参考。方法:以儿童保健健康检查门诊200名0~6月儿童为研究对象(纯母乳喂养60名健康儿童,混合喂养79名健康儿童,人工喂养61名健康儿童),取清晨空腹静脉血,用醇联免疫法检测血清25-(OH)D的水平。结果:0~6月健康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68.2±22.3),均在正常范围之内。纯母乳喂养组未添加鱼肝油制刺的儿童血清25-(OH)D平均水平低于人工喂养组健康儿童(P<0.05)。结论:门诊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反映儿童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较好;单纯母乳喂养的健康儿童维生素D水平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4.
罗婷  张明鸣  吴纳  伍晓汀  吕青 《华西医学》2004,19(3):499-500
乳腺癌是妇女常见的恶性肿瘤,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120万人发病,50万人死于此疾病。在西欧、北美等发达国家。乳腺癌发病率更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虽然亚洲是乳腺癌低发区,但我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也正逐年上升,并且有跃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的趋势。迄今为止,关于乳腺癌的病因尚不清楚,各种危险因素在乳腺癌发病中的作用也仍在探索中。在过去的30余年里。关于病毒与人类乳腺癌关系的研究已取得了初步进展,近年来在人类组织中发现了与小鼠乳腺肿瘤病毒(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简称MMTV)相似的660-bp基因序列。为了更好的认识该基因序列,特将其在人类乳腺癌中的研究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5.
目的 研究胃癌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与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及腹膜转移的相关性,并比较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和细胞学检测游离癌细胞预测腹膜转移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0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中PCNA表达,PCR—TRAP-ELISA法检测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同时行腹腔灌洗液脱落细胞学(peritoneal lavage cytology.PLC)检测;并分析其与相关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 胃癌患者腹腔灌洗液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41.7%;与浆膜侵犯、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浆膜受累面积及腹膜转移密切相关,并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P〈0.05)。PLC检测阳性率为25.0%;在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增高,也随着浸润深度及浆膜受累面积的增加而升高。两种方法检测的阳性率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未分化型癌、pT1、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端粒酶活性阳性率明显高于PLC。PCNA增殖指数(PI)在腹腔灌洗液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者明显高于表达阴性者,伴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1-3)者明显高于无肉眼可见腹膜转移灶(P0)者,浆膜受侵者明显高于浆膜未受侵者(P均〈0.05)。结论 两种方法均适用于胃癌腹腔脱落癌细胞的诊断或腹膜转移的预测,端粒酶活性检测微量癌细胞的灵敏度优于PLC法检测;胃癌端粒酶活性与恶性增殖活性密切相关;胃癌高增殖活性是浆膜受侵及腹膜转移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6.
目的:研究过氧化酶增殖因子活化受体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胃癌手术中的PPARγ、VEGF表达,同时选取相同病例的癌旁组织、癌旁正常组织作为对照。结果:免疫组化提示PPARγ阳性率在胃癌中是72.5%,癌旁组织中是25%,癌旁正常组织中是17.5%,三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EGF阳性率在胃癌中是75%,癌旁组织中是40%,癌旁正常组织中是10%,三者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PARγ的蛋白表达与VEGF表达有关(r=0.388,P=0.013);结论:PPARγ可能影响胃癌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37.
天控器是远程医疗会诊车天线系统的一部分,天线工作时,由车载GPS确定天线的地理位置,由电子罗盘获得天线初始方位角度,通过计算自动得出对星的方位、俯仰和极化的理论角度,之后,由天控器采用蜗轮蜗杆传动方式驱动天线转台,控制方位电动机、俯仰电动机和极化电动机使天线实现对星。天控器故障意味着天  相似文献   
38.
39.
李梅莉  罗婷 《内科》2013,(2):144-145
目的观察兰索拉唑三联疗法联合复方乳酸茵胶囊治疗幽门螺杆茵(Hp)感染消化性溃疡的疗效。方法将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消化性溃疡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兰索拉唑三联疗法(兰索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治疗,观察组在给予上述三联疗法的同时加服复合乳酸胶囊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胃液pH值、溃疡愈合情况、幽门螺杆菌的根除率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胃液pH值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观察组幽门螺杆茵根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患者在兰索拉唑三联疗法的基础上加用复方乳酸茵胶囊治疗能提高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降低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0.
罗婷 《职业与健康》2002,18(5):132-133
目的 探讨有效预防6个月健康小儿的缺铁性贫血。方法 对辖区内系统管理健康小儿采取4个月后常规按序添加强化铁米粉,6个月时常规监测血常规与对照组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坚持常规按序添加强化铁米粉者贫血检出率为O,偶尔添加强化铁米粉者贫血检出率为39.66%,添加家庭自制米粉者贫血检出率为92.30%。将三者分别进行卡方检验,差异均非常显著(P<0.01)。结论 提倡对小儿4个月后坚持常规按序添加强化铁米粉,可望有效预防健康小儿6个月时出现缺铁性贫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