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8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1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69篇
基础医学   61篇
口腔科学   6篇
临床医学   52篇
内科学   25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1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290篇
预防医学   229篇
眼科学   6篇
药学   91篇
中国医学   56篇
肿瘤学   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9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55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73篇
  2006年   61篇
  2005年   87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61.
目的探讨胆固醇合成抑制洛伐他汀(Lovastatin,LOV)对人乳腺癌易感基因1(Breast cancer1,BRCA1)转染的密西根癌症基金会-7乳腺癌细胞(Michigan Cancer Foundation-7 breast cancer cell,MCF-7)增殖功能的影响。方法应用基因转染技术获得BRCA1高表达的MCF-7乳腺癌细胞(MCF-7^BRCA1),经8μmol/L LOV处理未转染组(MCF-7)与转染组(MCF-7^BRCA1)细胞1~3d后,通过生长曲线、二甲基偶氮唑蓝(MTT)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观察LOV对MCF-7及MCF-7^BRCA1乳腺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结果LOV处理乳腺癌细胞均能抑制未转染组和转染组细胞的增殖,以MCF-7^BRCA1细胞的变化更为显著。透射电镜结果显示,LOV能明显诱导MCF-7^BRCA1转染组细胞向正常细胞的分化。结论乳腺癌细胞BRCA1基因的高表达可增强LOV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2.
目的探讨膳食添加牛磺酸大鼠在光照和暗环境中视网膜代谢型谷氨酸受体6亚型(mGluR6)的mRNA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36只断乳大鼠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牛磺酸低剂量组及牛磺酸高剂量组(分别在饲料中添加0.3%和0.6%的牛磺酸).营养干预4周后,再随机分为光照组和暗环境组,继续喂养3d。用RT—PCR技术检测光照和暗环境下大鼠视网膜mGluR6的mRNA表达。结果暗环境下mGluR6的mRNA表达显著高于光照环境。在光照及暗环境中牛磺酸高、低剂量组mGluR6的mRNA表达均较对照组增加,以光照状态下的增加更为明显;光照时。高剂量组的mRNA表达明显高于低剂量组;暗环境下,高、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光照及暗环境中,牛磺酸可明显增加大鼠mGluR6的mRNA表达,有助于其参与调节视网膜的视杆信号传递。  相似文献   
63.
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牛磺酸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及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成1,2,3个月组,在普通饲料中加入1.2%牛磺酸进行营养干预,用免疫组化、RT-PCR及Westem blotting技术检测视网膜GF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结果 1个月的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GF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无明显改变,从2个月开始,视网膜中GFAP mRNA及其蛋白表达增强,且呈时间-效应关系;牛磺酸能够下调病程在2~3个月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GFAP mRNA及蛋白表达。结论 牛磺酸可能间接作用于GFAP,牛磺酸下调GFAP蛋白及mRNA表达,反映牛磺酸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4.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未破卵泡黄素化综合征(LUFS)是无排卵性月经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多认为LUFS与围排卵期黄体生成激素(LH)峰减弱及月经中期孕激素分泌的不足、卵巢局部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卵泡周围的甾体激素和细胞因子变化有关;其临床表现酷似正常排卵周期,只有排卵期过后,B超观察未见卵泡排出才可确诊,尚无有效的方法预防预测其发生;对于因卵泡未破裂而不孕的患者,多采用助孕技术治疗。  相似文献   
65.
子宫内膜间质细胞雌二醇的分泌及其调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细胞能否直接或间接分泌雌激素及其调节因素。方法:采用体外子宫内膜间质细胞(ESC)培养模型观察睾酮(T)、孕酮(P),T、P对ESC分泌E2的作用;观察HCG、FSH、LHRH对ESC分泌E2的影响。结果:ESC能直接或利用T产生E2,而且P与T有协同作用;LHRH、FSH对ESC分泌E2有促进作用。结论:子宫内膜间质细胞分泌E2可能通过旁分泌途径调节子宫的功能;下丘脑-垂体激素能直接作用于子宫内膜细胞调节其生理功能。推测子宫切除后,即使卵巢完好无损,雌激素的转化途径亦被切断,循环中的雄激素相对增多,可反馈抑制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功能。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基因-病毒治疗系统AdHA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意在为卵巢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直接感染台盼蓝染色排除法、MTF实验检测血管抑素K1-5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直接感染台盼蓝染色排除法及MTT法检测表明,携带血管抑素K1-5基因的腺病毒能显著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生,并对其具有杀伤力。结论:血管抑素K1—5能明显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为进一步行体内实验,研究其对血管形成的抑制作用及卵巢癌抗血管生成基因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7.
DNA修复能力增强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NA修复存在5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结、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蛋白如BRCA1,ERCC1,XPD,XRCC1和hMLH1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联.DNA修复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化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68.
DNA修复能力增强是导致肿瘤细胞对化疗产生耐药的原因之一,DNA修复存在5种途径,包括同源重组修复、非同源末端连结、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和错配修复。研究显示,DNA修复相关基因蛋白如BRCA1,ERCC1,XPD,XRCC1和hMLH1等与卵巢癌化疗耐药相关联。DNA修复相关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肿瘤患者对化疗药物的敏感程度和预后有关,有助于预测化疗反应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 研究木瓜超氧化物歧化酶粗提物颗粒的加工工艺,并评价其生物学效应.方法 1%纤维素酶酶解木瓜匀浆,β-环糊精和γ-环糊精包埋,制得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粗提物,50只小鼠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3个试验组(样品剂量分别为1000、2000、3000 U/kg).对照组予同质量基础饲料,除空白对照组外,各组给予5 Gy60Coγ射线全身照射1次,3 d后处死,测定血清和各组织MDA含量及SOD活性.结果 酶解后单位体积的上清液中SOD的活力比酶解前降低了7.8%,但是由于出汁率大大提高,使得单位质量木瓜所得上清液中SOD总活力提高近10.65%.采用3%的γ-环糊精包埋木瓜SOD,并运用喷雾造粒技术制备PC-SOD,其SOD活性保留率为67.8%.动物实验显示:各剂量组中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MDA含量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各剂量组中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SOD活性均高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木瓜的本方法SOD粗提物颗粒(PC-SOD)的加工工艺效果好.产品PC-SOD对降低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MDA有显著作用,且对提高小鼠血清和组织中的SOD活性也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70.
宫颈癌HPV型别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不同型别人乳头瘤病毒(HPV)与宫颈癌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用PCR-RFLP方法,以E6-E7区共用引物对171的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分型检测。结果:HPV总阳性率为87.7%,其中HPV16为50.3%,HPV18为29.8%,HPV其他型7.6%。在9例有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患者中,HPV18阳性的有6/9,高于HPV16的yg和HPVV阴性的1/9(P<0.05)。HPV18阳性宫颈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15.2%,低于HPV16阳性的73.1%与HPV阴性的58.3%(P<0.01,P<0.05)。在与宫颈癌预后有关的临床、病理及HPV型别的多因素分析中,HPV18与癌周间质细胞反应为有关因素。结论:提示HPV18为影响宫颈癌患者预后的不良因素,HPV分型检测将有助于宫颈癌患者的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