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73篇
  免费   245篇
  国内免费   78篇
耳鼻咽喉   19篇
儿科学   12篇
妇产科学   40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30篇
临床医学   415篇
内科学   176篇
皮肤病学   91篇
神经病学   39篇
特种医学   63篇
外科学   113篇
综合类   662篇
预防医学   386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25篇
  17篇
中国医学   345篇
肿瘤学   6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162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60篇
  2019年   145篇
  2018年   176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6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85篇
  2012年   187篇
  2011年   212篇
  2010年   132篇
  2009年   11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57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3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31.
目的探索一种可控、可靠、安全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自主设计并制作一种基于Microchip公司的PIC18(Peripheral Interface Controller,外围接口控制器)系列单片机和TI公司的RF(Radio Frequency,射频)无线收发芯片CC1101 CC1101(Chipcon公司)的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植入比格犬背部,记录电极留置腹侧皮下,刺激电极缝合于左心耳上,在犬清醒自由的条件下,通过计算机专用心电软件连续监测体表II导联心电信号,并发放间歇(刺激1 s,暂停2 s)高频(频率30 Hz)阈上(强度2 mA,脉宽5 ms)刺激,若间歇期内出现房颤,则人为干预中止刺激,若转为窦性心律,则继续刺激。结果植入式遥测刺激器在体外可稳定工作(包括采集模拟心电信号和发放刺激)30天,植入犬体内刺激3天后可诱导出房颤,持续时间最长达8 h。结论应用植入式遥测刺激器是建立房颤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32.
谢春红  管雯雯 《光明中医》2014,29(1):159-160
<正>糖尿病是一组以慢性血糖水平升高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口干、多饮、多尿及体重下降,该病由于长期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引起全身血管、神经病变,导致心脏、肾脏、脑、骨等身体各个系统的病变,致残率、致死率极高,是冠心病等的危症;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作压力的增加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并且是一种终身疾病,给人们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身心和经济上的负担,所以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糖尿病患者在世  相似文献   
33.
探讨甲羟孕酮、来曲唑和唑来膦酸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性。方法:1例6岁8个月男性患儿,出生时发现左臀部咖啡样色斑,4岁颅面部畸形,5岁时出现第二性征发育,同时出现骨龄超前,诊断为"McCune-Albright综合征"。入院后,相继给予甲羟孕酮片(4 mg bid po)+来曲唑片(1.25 mg qd po)+唑来膦酸注射液(3 mg once iv gtt)+碳酸钙片(250 mg qd po)和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1粒qdpo)治疗。结果:经过23 d的对症治疗后,患者一般情况及症状稳定,要求出院。结论: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的药物治疗过程,对唑来膦酸和甲羟孕酮、来曲唑的超说明书用药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提高了药物的治疗水平。临床药师通过参与临床实践,协助医师参与患者的用药监护,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4.
目的:探讨分析键对键与面对面联动在改善心外科患者不良情绪和睡眠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5 月湖南师范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心脏外科手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病房号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键对键与面对面联动的护理模式.结果:出院3个月后,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情绪、机体不适感、睡眠质量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键对键与面对面联动的护理模式可显著改善心外科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讨握力在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营养状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142例年龄≥65岁的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测量其握力及生化指标,全面评估糖尿病肾病病人的营养状态,并对其握力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握力水平与身高、体重、臀围、清蛋白、血红蛋白、24 h尿量呈正相关(P0. 05),与血肌酐、尿素氮、24 h尿蛋白呈负相关(P0. 05)。有营养不良风险的病人与无营养不良风险病人的握力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握力测量是一种简单、经济、无创的营养评估工具,可以结合其他营养指标对老年糖尿病肾病病人进行营养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36.
37.
目的观察益气固本调免方治疗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39例)给予基础治疗和益气固本调免方口服,疗程2个月。结果 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6%,对照组为57.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2治疗后两组尿红细胞数和24 h尿蛋白定量较治疗前降低(P0.05,P0.01),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对照组主要症状和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无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神疲乏力、腰膝酸软等症状及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P0.01);两组主要症状和症状总积分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益气固本调免方能有效改善脾肾气虚型Ig A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蛋白尿。  相似文献   
38.
目的浅谈综合护理应用于缓解四肢骨折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4月来就诊的70例四肢骨折经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各3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经过不同的护理措施后患者的疼痛情况及护理满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在疼痛程度上,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评分更低,而在护理满意度上,实验组表现得更高,P0.05。结论对四肢骨折实施手术的患者采取综合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感,尽快帮助患者恢复基本的肢体功能,使得患者能够快速回归正常生活,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升,值得被推广。  相似文献   
39.
慢性呼吸系统病症患者的发病时间集中于每年的十二月份、一月份及二月份,且病症发展趋势相对明显,患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相关症状,如咳嗽、喘息、咳痰等,咳嗽、喘息、咳痰等临床表征的发展程度与气候变化及温度变化具有紧密关联性.在对慢性呼吸系统病症患者实施临床诊治处理时,应始终坚持改善患者临床表征或使其彻底性消退、降低患者病症复发的可能性、提升患者生活质量的目标.本次研究将从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方式、G5振动排痰机排痰方式、人工叩击排痰方式、雾化吸入排痰方式等方面对排痰护理进展实施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川芎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潜在分子机制。方法 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获取川芎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肺癌脑转移的相关靶点;借助Clusterpro-filerR包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及STRING数据库构建川芎“活性成分-靶点-疾病”网络、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根据拓扑学参数筛选川芎治疗肺癌脑转移的核心成分及作用靶点,并将两者进行分子对接;最后,通过川芎处理人肺癌细胞PC9,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相关蛋白表达对核心靶点进行初步验证。结果 本研究共筛选出(Z)-藁本内酯、丁苯酞、油酸、杨梅酮等48个有效成分;INS、BDNF、FOS、VEGFA、PTGS2、ESR1、MAPK14、PTGS1等49个靶点蛋白;核受体活性、配体激活、转录因子活性等57个生物学功能;Prolactin signaling pathway、Breastcancer、Etrogen signaling pathway等40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杨梅酮、丁苯酞、4-羟基-3丁基苯酞、(Z)藁本内酯、洋川芎内酯-E等成分与BDNF、FOS、PTGS2、MAPK14等7个核心靶点有较强亲和能力。Western blot结果显示,0.1 mol/L和1 mol/L川芎处理肺癌细胞PC9后PI3K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86.51±13.09)%、(71.58±5.56)%,AKT的磷酸化水平分别为(87.49±13.09)%、(71.47±13.02)%,VEGF的水平分别为(84.39± 8.95)%、(80.65±10.07)%,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川芎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信号通路和多生物学功能发挥抗肺癌脑转移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