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38篇
预防医学   6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1.
目的:分析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用护理干预对跌倒的效果,从而为病人的临床康复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2012年4月~2013年4月神经内科接诊的老年病人4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配合本次研究,随机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护理干预,包括改善病区环境、加强跌倒风险评估及强化护理人员防跌倒意识等,对比分析两组病人跌倒情况。结果:对照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7例,发生率为12.00%,研究组病人发生跌倒例数为2例,发生率为0.89%,两组跌倒发生率对比差异性显著(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神经内科老年病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策略,能有效减少跌倒情况的发生,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本次研究86例脑卒中患者,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3月~2013年5月接诊,全部经临床确诊,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同给予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与基础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3.02%(40/43),对照组总有效率则为81.40%(35/43),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脑卒中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明显降低患者致残率,大大提高了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我院自今年4月份开展血磁治疗以来,已治疗冠心病50例,疗效显,比单纯用扩冠及活血化瘀药物效果明显,改善冠状血管血氧饱和度快,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黄芪金樱子饮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气阴两虚证60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慢性肾小球疾病时,氧自由基和脂质过氧化反应是导致肾组织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不少中药能有效地调动机体内源性抗氧化系统,清除氧自由基。为此,我们重点观察了我科以往治疗慢性肾小球疾病气阴两虚证的经验方—黄芪金樱子饮对肾小球疾病和氧自由基的影响,今将有关资料整理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改良小切口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慢性泪囊炎36例(36眼)的临床资料。男7例,女29例。年龄15~66岁。病程,3月~4年。所有患者术前明确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冲洗鼻泪管不通并有脓液溢出。其中7例曾行泪道激光,6例曾反复冲洗过。手术采用改良小切口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皮肤切口10mm,以小型眼睑拉勾或缝线牵开暴露术野,钝性分离皮下组织,不切断内眦韧带,蚊式钳轻压造成骨孔,咬骨钳制做超过10mm的骨孔,骨窗尽可能较大且较低,充分止血,“H”字形切开泪囊及鼻黏膜,6-0可吸收线分别吻合前后瓣,不植管,前瓣悬吊于皮下组织。结果术后随访1—4年。1例因骨孔内肉芽组织增生,于术后3个月泪道堵塞,患者拒绝进一步处理而继续出现溢泪症状。一例泪道冲洗通畅,但患者仍出现溢泪而无溢脓,未行特殊处理。其余34例效果良好,无明显溢泪或流脓症状,手术成功率为94.4%。所有患者皮肤愈合良好,无明显瘢痕形成。结论改良小切口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掌握手术技巧,术中精心操作,可显著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尿失禁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64例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32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同时进行个体化护理干预,32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2组排尿功能的恢复情况及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排尿功能的恢复明显优于对照组,尿路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合并尿失禁患者采用个体化护理干预,能有效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同时尿路感染明显减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尿蛋白转归对Ig A肾病增生硬化型患者预后的影响,同时探讨尿蛋白控制的可能目标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7年01月~2016年03月在杭州市中医院行肾组织活检确诊为Ig A肾病增生硬化型的80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分析接受不同治疗方案患者的蛋白尿缓解情况、不同蛋白尿转归对血肌酐的影响以及蛋白尿对预后的影响。结果:经过50. 63±29. 01个月的随访,24例(30. 0%)患者在随访中达到终点事件,接受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的患者2年后蛋白尿缓解率高于激素联合霉酚酸酯(P 0. 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显示蛋白尿转归是肾脏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 0. 05),未缓解a组患者进入终点事件的风险是缓解a组的11. 3倍(P=0. 022),未缓解b组患者达到终点事件风险是缓解a组的31. 8倍(P=0. 001)。随访期间平均尿蛋白定量最佳截断值为0. 7 g/d。结论:一定疗程的免疫抑制治疗,可能有助于Ig AN增生硬化型患者蛋白尿的减少以及肾功能的保护。蛋白尿转归与Ig A肾病增生硬化型患者肾功能进展密切相关,而且是患者到达联合终点的独立危险因素,Ig A肾病增生硬化型患者的尿蛋白可能控制的目标值为0. 7 g/d。  相似文献   
19.
程晓霞  王玲花 《护理研究》2015,(9):1151-1152
<正>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预计到2020年,将成为仅次于冠心病的第二大疾病,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1]。因此如何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使病人快速康复,是护理研究的重要课题。我院将优质护理应用于抑郁症病人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将我院2013年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后出院的病人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出院的病人作为对照组。观察组113例,其中男46例,女67例,年龄  相似文献   
20.
高良云  翟晓玲  裘怡  程晓霞 《浙江医学》2017,39(19):1642-1645
目的比较不典型膜性肾病(AMN)与特发性膜性肾病(IMN)的临床特征与病理改变,以助于鉴别诊断。方法选取临床资料完整、初发初治AMN患者79例(AMN组),IMN患者134例(IMN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肾脏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年龄较小、肾病综合征发生率较高(均P<0.05)。两组患者性别、体重、BMI及高血压、急性肾损伤、血栓和栓塞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IMN组比较,AMN组患者尿RBC、24h尿蛋白定量、尿NAG、血清D-二聚体较高,血清白蛋白较低(均P<0.05)。两组患者血清TC、TG、血尿酸、Cr、ANA阳性率、HBsAg阳性率、HBeAg阳性率、IgG、IgA、IgM、C3、C4、CRP、eGF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肾小球硬化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MN组患者肾小管间质急性、慢性病变均较重(均P<0.05)。AMN组患者肾组织IgA、IgM、C4、C1q、IgG1、IgG2、IgG3阳性率均高于IMN组(均P<0.05),IgG4、PLA2R阳性率均低于IMN组(均P<0.05)。AMN患者在系膜区、基底膜部位比IMN患者更易出现电子致密物沉积(P<0.05)。结论AMN患者在临床特征和病理改变上均与IMN存在差异,提示AMN的发病机制及疾病预后可能不同于IM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