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6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血透用颈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观察血液透析(血透)用颈内静脉留置导管并发感染的临床特征,探讨降低感染率的预防措施。方法:对119例建立颈内静脉导管的血透患者进行系统的观察,了解颈内导管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前期74例对照组用常规措施预防导管感染,后期45例为试验组,使用抗生素多途径联合给药的试验方法,两组的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共发生与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20例(16.8%),致病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属和假单孢菌属,感染的临床表现多呈现与血透相关的规律性,两组感染率分别为22.9%和6.7%,其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血透患者颈内静脉导管并发的感染临床上有其特征性,抗生素多途径用药有助于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12.
血液透析患者退出及住院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调查分析血液透析患者退出及住院的原因。方法对159例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追踪,调查分析其退出及住院的时间和原因。结果159例患者中有38例退出,退出的主要原因分别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159例患者的年住院次数为(0.93±1.02)次,住院率为9.6天/年。住院的主要原因分别是感染性疾病和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结论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和感染性疾病是导致血液透析患者退出及住院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8例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住院时间﹑住院期间是否出现感染及次数、血清白蛋白、血肌酐、血清C反应蛋白﹑甘油三酯﹑球蛋白﹑血红蛋白等指标,并测定其透析充分性指标(KT/V)。利用逐步回归分析将并发感染危险因素筛选出,并评价血液透析住院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感染的关系。结果 在88例血液透析住院患者中,共有146例次住院记录,各部位发生感染累计173例次,年龄>60岁者与<60岁者比较,并发感染的相对危险性为3.46(P<0.01),糖尿病患者较非糖尿病患者,并发感染的相对危险性为4.26(P<0.01),血白蛋白低于35g/L者较高于35g /L者并发感染的相对危险性为2.53(P<0.01)。 结论 年龄﹑糖尿病和血白蛋白水平是血液透析住院患者并发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颈内静脉置管与直接动静脉穿刺进行血液透析的效果。方法:分别统计2 组透析过程中血流量、静脉压及血管通路相关并发症。结果:颈内静脉置管组透析中血流量明显较高( P< 0 .001) ,静脉压明显较低( P< 0 .001) ,其中179 % 出现导管感染,89 % 出现导管堵塞。动静脉穿刺组609 % 出现肢体血肿,217 % 出现动脉瘤。结论:颈内静脉置管的血流量明显增加,易达充分透析效果,并可反复使用,不限制患者活动,是方便、安全、有效的血管通路。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医院尿路感染的规律,我们对近年来62例医院尿路感染患者进行了回顾分析。 临床资料 男27例,女35例,其中16岁以上57例,平均年龄57.4岁。按《医院感染学》规定标准筛选。原发病前3位为脑血管意外17例,肺部感染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62例患者的易感因素分别为联用和换用抗生素5种以上34例(54.8%),留置导尿管27例(43.5%),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18例(29%),泌尿系手术3例(4.8%),导尿患者平均停留尿管时间39.4天。经中段尿培养检出G~-杆菌33  相似文献   
16.
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新药及各种治疗手段不断用于临床,人们发现尿路感染发生与发展的规律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我院肠球菌尿略感染发生率增高且治疗困难,故此我们回顾分析了1994年6月-1997年6月3年间我院58例肠球菌尿路感染,以求对肠球自尿路感染的严重性、临床特点、药敏及治疗手段有某些新的认识。1临床资料1.1观察对象:3年来我院收治的经中段尿培养证实的历球菌感染者,院内感染控《医院感染学》规定标准筛选[l]1.2般资料:共58例.男18例.女40例。平均年龄53.1±13.5岁,其中院内感染28例,平均年龄53.6±13.2岁,院外感染力例…  相似文献   
17.
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尿路感染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曙光 《河北医学》2004,10(8):700-702
目的:研究宁泌泰胶囊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疗效及探讨其治疗机理。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把慢性尿路感染患者60例分为宁泌泰胶囊组(30例)、三金胶囊组(30例),观察治疗2个月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及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症状积分均有好转,但以宁泌泰胶囊组为好;经治后宁泌泰胶囊组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得到改善。结论:宁泌泰胶囊是治疗慢性尿路感染的有效药物,同时可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林卡帅  邱月  董兰  周姗姗  黄俊  秦曙光  何凤 《新医学》2021,52(6):415-420
目的 探讨长链非编码 RNA(lncRNA)在糖尿病肾病(DN)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临床肾活组织检查标本,采用RNA-seq 测序技术检测DN组与正常对照组(NC组)肾组织中差异表达的lncRNA及mRNA。通过 GO、KEGG数据库分析差异表达mRNA的生物学功能,并通过共表达网络分析预测差异表达lncRNA的相互作用基因。采用实时荧光定量 PCR(qRT-PCR)检测目标lncRNA、mRNA 在DN肾组织中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 RNA-seq 测序结果表明,与NC组相比,DN组共有353个差异表达的lncRNA,其中224个表达上调,129个表达下调。qRT-PCR 结果显示,DN组中CRNDE、PVT1和 BLZF2P 相对表达水平较NC组升高(P均< 0.001),而WT1-AS、TARID 和 ST13P6相对表达水平较NC组降低(P均< 0.001)。共表达网络分析及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lncRNA CRNDE 与 NPHS1(编码的 nephrin 是足细胞结构完整性和发挥功能的决定性关键蛋白)呈负相关。结论 lncRNA CRNDE 在DN肾组织中表达明显升高,且与 NPHS1存在负相关关系,lncRNA CRNDE 可能通过调控 NPHS1 的表达促进DN足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临床纳入92例我院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所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其中46例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治疗作为对照组,另46例患者采用他克莫司治疗作为观察组.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76.09%,观察组明显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Scr、FPG、尿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除FPG两组无差异外,观察组TC、TG、Scr、尿蛋白以及白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肌酐升高以及低血压等,观察组、对照组发生率分别为4.35%、21.74%,观察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 他克莫司对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老年患者治疗效果显著,有效改善肾功能和生化指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胰腺炎(AP)在血液透析(HD)和腹膜透析(PD)患者中的发病率、发病的可能原因及其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1日-2011年3月1日期间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长期维持性透析治疗的253例患者(透析时间至少3个月),血透191例,腹透62例,对其中AP的患病率、发病率、合并症、预后及发病的可能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例透析患者发生急性胰腺炎,4例血透1例腹透,AP在HD和PD中患病率分别为2.09%和1.61%,两组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6,P=0.813)。本透析中心观察总人年1045.42,急性胰腺炎在本中心发病率4.78/1000人年,血透中的发病率5.67/1000人年,腹透中的发病率2.94/1000人年,两种透析方式中AP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例重症患者发病前合并低血压,平均动脉压(MAP)均低于70mmHg。结论急性胰腺炎患病率和发病率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无显著性差异,急性胰腺炎在透析患者中发病原因可能与血透和低血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