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篇
妇产科学   7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44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5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8篇
外科学   1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0篇
药学   26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8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51.
温度芯片在血液运输中的监测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是对温度极为敏感的特殊活性物质。血液的运输温度直接影响到血液的质量。2006年12月我们引进了智能血液温度芯片,不但应用于对血液的储存的监控,更主要解决了血液在运输中全过程中温度连续性的控制。现将我们使用温度芯片在血液运输中的监测与应用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2.
目的观察探讨低中心静脉压在肝叶切除术中对凝血和血小板功能的影响,总结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择期行肝叶切除术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低CVP组(Ⅱ组)各30例,观察对比术后24 h 2组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定量(FIB)。结果 2组治疗后Plt、PT、APTT、FIB存在显著性差异(P均<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应用于肝叶切除术中能有效保持血流动力学平稳及凝血功能正常,减少术中出血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3.
石海燕 《吉林医学》2010,31(9):1190-1191
目的:探讨普米克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方法:将73例患者小儿毛细支气管炎随机分两组。对照组给予综合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结果:实验组在显效率,总有效率,临床体征改善等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基础上,加用普米克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治疗,能提高临效果,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的技术要点及临床价值。方法:采用后腹腔镜技术行输球管上段切开取石术46例,其中有29例有ESWL失败史。结石直径10~25mm,平均17.5mm。结果:46例手术全部成功。手术时间55~160ra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60ml,平均30ml;术后无漏尿;肠功能恢复时间12~24h;术后2~3天拔除血浆引流管;术后住院7~8天;随访25例,随访时间6~10个月,患者肾脏积水及肾功能均明显好转,无结石复发、炎性息肉及输尿管切开缝合处狭窄。结论:后腹腔镜输尿管上段切开取石术作为微创泌尿外科的手术方法,丰富了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治疗手段;其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掌握好手术指征,是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5.
李文媚  张曙  石海燕 《中国医药》2009,4(6):457-459
目的观察盐酸戊乙奎醚对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围术期血乳酸盐水平和氧代谢的影响,探讨其对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96例急性失血性休克行剖腹探查术患者采用McLeod改良的Wichmann-Hill伪随机数发生器生成的随机序列分成2组,各48例。治疗组在手术开始时静脉注射盐酸戊乙奎醚0.05mg/kg,对照组静脉注射等量容积的0.9%NaCl溶液。分别记录输注前、注药后30、60、120min4个时点的动脉血乳酸盐浓度(BL)及氧代谢指标。同时监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心输出量、心率及排尿量的变化。结果2组患者注药后30、60min的中心静脉压、平均动脉压与输注前比较有所回升,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回升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心率在注药后30、60min与输注前比较下降,且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尿量在注药后60、120min与输注前比较增多(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增多更明显(P〈0.05)。2组患者在注药后氧输送量、氧耗量与输注前比较均上升,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心输出量在注药后60、120min时点上升(P〈0.05),对照组注药后120min时点上升;BL浓度进行性下降(P〈0.05);治疗组氧摄取率在注药后30、60min时点下降(P〈0.05),对照组氧摄取率各时点与输注前比较无明显变化。结论围术期盐酸戊乙奎醚用于抢救急性失血性休克患者可有效地改善氧供及氧利用率,减轻乳酸酸中毒,恢复正常的组织代谢。  相似文献   
56.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在犬体外循环(CPB)后肺组织的表达及N-乙酰半胱氨酸(NAC)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建立成年犬CPB相关肺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8例。C组(CPB中用生理盐水),N1组(CPB前用NAC),N2组(CPB中用NAC)。通过监测5个不同时段,即CPB)前(T0)、CPB中30min(T1)、停机后15min(T2)、30min(T3)和60min(T4)时间点取肺组织标本,检测肺组织TGF-β1的表达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同时于T0、T3、T4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T0时三组R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比较,N1组、N2组仍、T4时的RI升高幅度低(P〈0.05),且N1组低于N2组(P〈0.05);T0时三组肺组织中MPO活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T4时,N1组、N2组肺组织中MPO活性低于C组(P〈0.05);T0时三组肺组织中偶见TGF—β1表达,随CPB时间的延长,TGF-β1表达均增强,且N1组弱于N2组、C组(P〈0.05)。结论CPB可使肺组织TGF-β1表达明显增强,NAC能抑制肺组织TGF-β1的表达,改善RI,减轻肺损伤;且保护效果CPB前NAC的优于CPB中用NAC。  相似文献   
57.
目的 研究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的性激素和雄激素受体水平的变化,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性激素和雄激素受体与糖尿病的相关性. 方法横断面调查老年男性492例,其中健康对照组104例,平均年龄(71.4±5.2)岁;非糖尿病对照组259例,平均年龄(71.5±5.0)岁;糖尿病组129例,平均年龄(73.0±6.3)岁.测定总睾酮(TT)、游离睾酮(FT)、脱氢表雄酮硫酸酯(DHEAS)、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卵泡刺激素(FSH)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白细胞雄激素受体(AR)水平. 结果糖尿病组TT水平显著低于两对照组,分别为(17.1±6.1)、(15.8±6.0)nmol/L和(13.8±4.7)nmol/L(P<0.01),FT、SHBG、AR阳性率、AR荧光强度健康对照组、非糖尿病对照组和糖尿病组3组间呈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町见TT、E_2,E_2/T,SHBG与血糖水平呈负相关;SHBG与糖尿病病程呈正相关.TT和AR阳性率与糖尿病病程呈负相关.Logistic多元同归分析示年龄、腰臀围比、FSH、SHBG、AR阳性率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低水平的TT、SHBG和AR可能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在老年男性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58.
高血压是严重威协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几年又呈直线上升趋势,因此,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高血压病因比较复杂,多数人认为是综合因素,但与基因有密切关系,为此,我们从普查结果中分析了高血压与血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9.
目的:比较不同的丙泊酚、芬太尼配伍用于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行无痛人流术的早期妊娠病人150例,随机分成三组。A组(n=50)丙泊酚200mg+芬太尼0.1mg的混合液;B组(n=50)丙泊酚200mg+芬太尼0.05mg的混合液;C组(n=50)单纯丙泊酚;静脉给药。观察三组病人术前、术后的血压(MA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及所用丙泊酚的量和清醒时间。结果:A组病人MAP无显著变化(P〉0.05),HR、SpO2术后比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B组病人MAP、HR、SpO2无显著变化(P〉0.05),C组病人MAP、HR有显著降低(P〈0.05),SpO2无显著变化(P〉0.05);术后组间比较:C组病人MAP比A、B两组有显著降低(P〈0.05),A、B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别(P〉0.05);A、C两组两组病人HR比B组有显著降低(P〈0.05),A、C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别(P〉0.05);A组病人SpO2比B、C两组有显著降低(P〈0.05),B、C两组间则无显著差别(P〉0.05)。所用丙泊酚的量A、B两组元差别(P〉0.05),且均比C组明显少(P〈0.05),B组清醒时间比A、C两组明显快(P〈0.05),A、C两组则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丙泊酚与芬太尼复合用于无痛人流有明显优点,且以丙泊酚200mg+芬太尼0.05mg配伍最佳。  相似文献   
60.
子宫颈癌FHIT基因表达与杂合性丢失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FHIT基因在子宫颈癌发生中的作用及其失活的可能机制。方法 选取FHIT基因内 2个微卫星位点D3S130 0和D3S12 34,对 5 6例经显微切割分离肿瘤组织的原发性子宫颈癌进行杂合性丢失 (LOH)分析 ,同时采用免疫组化方法 (S P法 )检测FHIT的表达情况。结果 D3S130 0和D3S12 34的LOH发生率分别为 36 2 % (17/ 4 7)、32 7% (16 /4 9) ,5 2 % (2 9/ 5 6 )的子宫颈癌组织至少在一个位点存在LOH。 5 7 1%的子宫颈癌FHIT表达减弱或缺失 ,其中 71 9%存在FHIT基因LOH ,FHIT低表达与FHIT基因LOH之间有相关性 (P <0 0 1)。子宫颈鳞癌组织的LOH发生率及FHIT低表达率均高于腺癌 (6 4 3%vs 14 3% ,6 9 0 %vs 2 1 4 % ,P <0 0 5 )。子宫颈鳞癌LOH发生率及FHIT低表达与组织学分级、FI GO分期均不相关 (P >0 0 5 )。结论 FHIT基因可能在子宫颈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杂合性丢失可能是FHIT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