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6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8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目的研究草苔虫Bugula sp.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Sephadex-LH-20和硅胶拄层析分离化合物,用光谱数据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产于我国南海深圳大亚湾海域一种草苔虫(Bugula sp.)的CH2Cl2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神经酰胺类化合物(1~8)并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结论神经酰胺类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海洋物种中得到。  相似文献   
92.
半夏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目的:研究传统中药半夏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结构。结果:从半夏乙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分分离鉴定了6个化合物:豆甾4烯3酮(stigmast4en3one)(Ⅰ),环阿尔廷醇(cycloartenol)(Ⅱ),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双烯3醇(5α,8αepidioxyergosta6,22dien3ol)(Ⅲ),β谷甾醇3OβD葡萄糖苷6′O二十烷酸酯(βsitosterol3OβD glucoside6′eicosanate)(Ⅳ),α棕榈精(αmonpalmitin)(Ⅴ),β谷甾醇(βsitosterol)(Ⅵ)。经MTT实验表明:化合物Ⅲ对人肿瘤细胞株HCT8,Bel7402,BGC823,A549,A2780具有一定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Ⅰ~Ⅳ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Ⅱ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三萜类化合物,化合物Ⅲ可能为半夏抗肿瘤作用的有效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93.
高通量技术在天然药物和中药现代化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中草药来源于实践经验,对其本质的认识尚存诸多空白,因而制约其发展,同时也潜在着广阔的研究内容。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进行高效快速的中草药药效物质和作用机制的研究,不仅是挖掘、发展和完善中医药宝库的迫切需要,也是中药现代化研究中急需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保证药材、饮片、中药制剂和中成药产品的药效和质量等的关键;同时,中草药中新型药效物质的不断发现,将为我国创新药物研究、开发提供最主要支撑和保证。本文从认识中草药本质的关键、中草药样品(天然生物样品)高通量制备和高通量结构鉴定与高通量活性筛选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及该方法对中医药理论研究和创新药物研究的意义等方面介绍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进行中药现代化研究和创新药物先导物发现的高效率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94.
通过大孔吸附树脂、MCI树脂、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和Toyopearl HW-40C柱色谱结合制备薄层色谱和反相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从酸枣仁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4个新三萜苷类及6个已知三萜类化合物。利用多种波谱学方法,结合酸水解反应,确定了它们的结构,新化合物分别命名为酸枣仁美洲茶酸苷A (1)、23-表酸枣仁皂苷A (2)及酸枣仁皂苷J和K (3和4),已知化合物鉴定为酸枣仁皂苷A~C (5~7)、酸枣仁皂苷II (8)、卖珠子酸(9)和白桦脂酸(10)。其中, 1的结构得到单晶X-射线衍射分析的确证。  相似文献   
95.
透骨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透骨草化学成分。方法 :柱色谱分离 ,MS ,IR ,H ,13C NMR等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 :从全草中分离得到 2个化合物 ,鉴定为 18 hydroxy(- ) manool和 β 谷甾醇。结论 :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获得。  相似文献   
96.
慈竹茹中木脂素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硅胶、大孔树脂、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和HPLC等多种色谱分离方法相结合,从慈竹茹Sinocalamusafinis茎的乙醇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15个化合物;借助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数据分析,鉴定其结构为(+)-(1S,2R)-1,2-双(4-羟基-3-甲氧基苯基)-1,3-丙二醇(1),苏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2),赤式-愈创木基甘油-β-O-4’-松柏基醚(3),(+)-(7S,8R,8’R)-5’-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4),(+)-(7S,8R,8’R)-5,5’-二甲氧基落叶松树脂醇(5),(±)-秃毛冬青素Ⅰ(6),(-)-丁香树脂酚(7),(-)-杜仲树脂酚(8),(-)-(8R,8R’)-4,4’-二羟基-3,3’,5,5’-四甲氧基木脂烷-9,9’-二醇(9),(-)-开环异落叶松树脂酚-9,9’-缩丙酮(10),(+)-珍珠花树环木脂醇(11),2,6-二甲氧基吡喃-4-酮(12),β-谷甾醇(13),4-羟基桂皮酸(14)和2,6-二甲氧基对苯醌(15)。这些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慈竹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2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7.
火木层孔菌Phellinus igniarius (DC.ex Fr.)Quel又名桑黄,属于木层孔菌属(针层孔属)真菌。该真菌寄生于杨、桦、栎树等树干上,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及西南等地区均有分布。作为药用真菌的一种,桑黄在我国传统医药中主要用于治疗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不止、妇人劳损及瘰疬溃烂等症。有关桑黄成  相似文献   
98.
杜鹃兰化学成分及肿瘤细胞毒活性研究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对人工种植杜鹃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鉴定。方法: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ODS柱等色谱分离手段对栽培杜鹃兰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利用薄层色谱比较及多种波谱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杜鹃兰乙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分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鉴定为cirrhopetalanthrin(Ⅰ),7-羟基-4-甲氧基菲-2-O-β-D-葡萄糖(7-hydroxy-4-methoxy-phenanthrene-2-O-β-D-glucoside,Ⅱ),4-(2-羟乙基)-2-甲氧基苯-1-O-β-D-吡喃葡萄糖[4-(2-hydroxyethyl)-2-methoxyphenyl-β-D-glucopyranoside,Ⅲ],对羟基苯乙醇8-O-β-D-吡喃葡萄糖(tyrosol 8-O-β-D-glucopyranoside,Ⅳ)vanilloloside(Ⅴ),对羟基苯甲醛(p-hydroxybenzaldehyde,Ⅵ),蔗糖(sucrose,Ⅶ),腺苷(adeno-sine,Ⅷ)。结论:化合物Ⅱ~Ⅷ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cirrhopetalanthrin(Ⅰ)对结肠癌(HCT-8),肝癌(Bel7402),胃癌(BGC-823),肺癌(A549),乳腺癌(MCF-7)和卵巢癌(A2780)细胞表现出非选择性中等强度细胞毒活性,IC50在8.37~13.22μmol.L-1;其他化合物无明显毒性。  相似文献   
99.
绿藻基根硬毛藻的化学成分及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对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torsa进行化学成分研究,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以及抗动脉硬化活性筛选。方法:利用正相和反相色谱、SephadexLH20色谱以及反相HPLC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应用MS,IR和1D,2DNMR等方法鉴定结构;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细胞毒活性筛选;通过MTT法对单体化合物在犬血管平滑肌细胞模型上进行增殖抑制活性测试。结果:从基根硬毛藻中分离并鉴定了5个化合物,分别为euphol(Ⅰ),loloilide(Ⅱ),4cumylphenol(Ⅲ),zeaxanthin(Ⅳ),lactucaxanthin(Ⅴ)。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本属海藻中分离得到,其中4cumylphenol(Ⅲ)为新天然产物。细胞毒活性试验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均无明显活性(IC50>10μg·mL-1);犬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抑制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Ⅰ具有一定的增殖抑制活性,其细胞成活率为(0.32±0.056)%。  相似文献   
100.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15D)测定天冬中天冬皂苷甲含量的方法。方法 采用ODS色谱柱(C185μm,250mmx4.6mm,Alltech,美国),以甲醇-水(75:25)为流动相流速为0.5 mL·min-1。ELSD参数:漂移管温度为105℃,载气流速为1.6 L·min-1 。结果 天冬中天冬皂苷甲的线性范围为0.848~3.053μg(r=0.999 2),平均回收率(n=5)为98.26%(RSD=2.64%)。结论 本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为评价不同产地的天冬质量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