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0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临床观察到糖尿病患者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后再狭窄发生率在 49%~ 71%之间 ,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者[1] ,而糖尿病患者内皮功能受损是导致其PTCA后高再狭窄率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拟探讨糖尿病时一氧化氮和氧自由基的变化 ,检测L 精氨酸 (L arg)和维生素C(VitC)对内膜增生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 糖尿病家兔模型建立及实验分组 :雄性健康成年家兔 5 0只 ,体重 2 0 0~ 2 2 5kg,随机取 42只静脉注射四氧嘧啶 (Sigma公司 ) 15 0mg/kg ,2d后测定血糖 ,以血糖≥16 7mmol/L者为糖尿病模型成功。…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与静脉溶栓的疗效。方法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例186例,并发2型糖尿病69例(糖尿病组),未合并糖尿病117例(对照组),均在发病后12 h内进行尿激酶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静脉溶栓的近期疗效。结果糖尿病组患者无痛性心肌梗死和多部位梗死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溶栓后糖尿病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病死率、再梗死和合并症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2型糖尿病并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较重,静脉溶栓近期疗效较差。  相似文献   
33.
细胞心肌成形术-心肌再生的突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肌细胞是人体心脏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心脏疾病,它所引起的心脏功能的变化,从本质上说,都是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造成的。在成熟个体中,心肌属于最终分化细胞,一旦损伤只能由疤痕组织代替。如何促使心肌细胞再生一直是心血管领域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细胞性心肌成形术  相似文献   
34.
35.
临床路径又叫关键路径、管理路径等,其核心理念是结合各地区及医院特点,尽可能收集最佳诊治方案,并在相应限定时间内高效率地执行以减少医疗过程的随意性,降低医疗风险,最终达到在不降低甚至提高临床疗效的基础上尽可能地降低医疗成本的目的.基于它的诸多优点,目前临床路径已经在全世界广泛应用[1].  相似文献   
36.
中医心脾相关的理论是在中医经典理论五行学说以及藏象学说的基础上,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断发挥发展而形成的学说性理论,其对中医病因病机学说以及脏腑辨证理论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极大地丰富了中医对心系、脾系疾病防治的理论体系.早在<内经><难经>就详细论述心脾两脏互相关系的重要性.<素问·阴阳藏象大论>"心生血,血生脾".<灵枢·决气篇>:"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心主血,脾统血,血成为心脾相关重要媒介.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暖心胶囊对实验性大鼠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暖心胶囊组(低剂量、高剂量)、地高辛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狭窄腹主动脉方法造模,成功模型灌胃给药,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SBP、DBP、LVSP、LVDP、LV+dp/dt、LV-dp/dt和血浆BNP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暖心胶囊高、低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降低SBP(P<0.0 5),降低LVDP,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和地高辛组均能提高LVSP,提高+dp/dtmax,暖心胶囊高剂量组能降低LV-dp/dtmax(P<0.05)。暖心胶囊高剂量组、地高辛组均能减低血浆BNP水平(P<0.05)。结论:暖心胶囊能改善实验性心衰大鼠模型的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和降低血浆BNP水平。  相似文献   
39.
正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是一种出现左室或双室扩大、收缩功能障碍,但没有存在其他负荷异常(高血压、瓣膜病)或冠状动脉病变造成的整体收缩功能损害的心肌疾病。本研究报道1例扩张型心肌病伴终末期难治性心力衰竭病例,在西医常规利尿、拮抗神经内分泌活性、扩血管、强心等药物对症治疗后症状未见明显缓解,予植入心脏再同步化并  相似文献   
40.
目的:调查分析非瓣膜病性心房颤动(房颤)的中医证候特点,探讨中医证候与病因的关系,为中医辨证论治非瓣膜病性房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6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入院时的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构建非瓣膜病性房颤中医证候及病因信息数据库,对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中医证候及病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非瓣膜病性房颤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依次为:气虚证(65.3%)痰浊证(偏寒)(28.1%)血瘀证(22.4%)痰浊证(偏热)(21.4%)阴虚证(11.2%)阳虚证(9.7%)水饮证=气滞证(6.1%)血虚证(4.1%)。不同病因性非瓣膜病性房颤的中医证候分布各有其特点,总体上均以气虚为主,但血瘀证、痰浊证在特发性、高血压病性、冠心病性、糖尿病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较常见;痰浊证(偏热)、阴虚证在脑血管病性、甲亢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较常见。其中血瘀证与特发性房颤、阴虚证与脑血管病性房颤关系密切。血瘀证和水饮证与左房偏大,气滞证与高血糖、凝血功能异常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各病因性非瓣膜病性房颤中医证候分布各有其特点,以气虚为主,其中血瘀证与特发性非瓣膜病性房颤、阴虚证与脑血管病性非瓣膜病性房颤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